《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男人和女人之间似乎有种天然的结界。看《如果岁月可回头》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明显,越往后面越能感受到主创团队对中年人婚姻脉搏的把握之准。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如果说这三兄弟刚开始的“中年人不合时宜跟风寻青春”是主创团队故意营造的喜剧效果,那么这三组(离异)夫妻的婚姻情感推拉才是这部剧真正的底色——处处都是过来人对婚姻男女的思索,原汁原味,带着中年人经历过的生活印记。这还不是年轻人对这届中年人的臆想,而是真正正正来自创作者对经历过婚姻的中年人的审视,用蓝天愚的话来说“看都能看出樟脑球的味道。”

中年人的婚恋观相对保守,同时又被动接受着新时代婚恋观的冲击,但是再耳濡目染,在感情上他们还是习惯藏着掖着。看剧的时候真想冲进电视给每个主角做阅读理解:“你看看!TA明明是这个意思啊!没看懂么?扣分!”

从这个层面上说,《如果岁月可回头》里塑造了三对“不懂弦外之音的夫妻”,而主创显然希望通过这三组“反面教材”提醒婚姻中人,躲开雷区,拥抱太平。

【反面教材出现,请小心避雷!】

《如果岁月可回头》播到现在,白志勇(靳东饰)和景雅(左小青饰)离婚了,蓝天愚(李乃文饰)和上官慧(赵子琪饰)也离了,只剩黄九恒(李宗翰饰)和林响(傅晶饰)这一对儿“硕果仅存”。

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但凡这几个人懂得对方的一举一动、欲言又止里的潜台词,婚姻都不至于分崩离析。

比如,蓝天愚和上官慧离婚之前住到了白志勇家,面对上官慧的主动示好,蓝天愚主动解释自己借住在朋友家,是男的,潜台词是:“我还在意你的感受。”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上官慧先是笑笑,然后回应:“你用不着告诉我。”潜台词是:“你在意我的感受,我很欣慰。”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再比如景雅离婚后不知不觉走到白志勇家楼下,解释:“我不是来看你的…我忙叨了一天,走着走着,不由自主地就走到这里了,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快十年了,已经成习惯了…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了。”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临走还把自己买的饺子给了白志勇。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她都主动拉手递饺子了,白志勇你光自己眼眶转泪有什么用!来真格的不行,嘴硬耍贫第一名。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真白·呆若木鸡·志勇。其实景雅的言行潜台词就是“我舍不得你”,白志勇只需要给个拥抱就满分。

还有黄九恒和林响说起蓝天愚和上官慧离婚后去相亲的事,林响问他:“如果咱俩离婚了,你会不会也赶快找个女朋友?”黄九恒先是没回答疑似默认,后来又否认说自己不会,接着解释说自己会先缓一缓。

越说越黑…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林响这段情节里的表情变化很值得玩味,什么叫“笑容逐渐消失”,这就是。黄九恒还在那有条有理地分析——还分析啥啊,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斩钉截铁说你不会,善意的谎言才是林响现在想听的。

这三个男人,有人曾经是公司中层经理,有人是星级名厨,有人是大学副教授,但在婚姻潜台词这场考试里,都在及格分上下徘徊。

【成年人潜台词get小课堂】

能读懂对方的潜台词是一种察言观色的智慧,夫妻间的潜台词往往是埋藏了火药的引子,往往言简意赅,但是对方理解有误的话,很可能就是一场大战。

一方说“再说吧。”——潜台词就是这件商量中的事儿基本就没有了后续,因为但凡TA有一点兴趣,都会及时做出反应,而不置可否地推延,就是拒绝。

一方说“你看着办吧。”——潜台词就是“你不照我说的办,出了岔子看我怎么和你算账”,主动权看似在另一边,实则还在这边。

一方说“你说呢?”——这也是景雅在剧中经常反问白志勇的一句话,潜台词是“我拒绝和你再就这件事交流,可以停止了”。充满了不耐烦,杀伤力很足。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一方说“是,你说的都对。”——潜台词是“你说的都错,但我懒得跟你争辩。”正话反说时,意味着双方交流已经陷入僵局。

一方说“算了,就这样吧。”——这是最危险的结束语,如果说上面那些还能吵起来,就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这句话基本就宣告了哀莫大于心死。连吵都不想吵了,婚姻长此以往,神仙难救。

相比较而言,还没进入婚姻之前的那些男女潜台词则相对平和。

成年人一方面自诩是个“大人”要理智,不要再受情感的蛊惑,另一方面肉体凡胎因爱情而百转千回和年龄大小也没直接关系,毕竟“70岁的人,因为失恋而卧床不起,也不失为一种美谈”。尤其是中年人,对情爱、婚姻看得开,不会再像年轻时候爱时掏心掏肺,没了爱时撕心裂肺,对感情收放自如是闯荡社会的必备武器,只可伤人断不可伤己。

你看出来最好,你看懂了装不懂也没关系,反正我也没说什么。“干嘛呢?”这种话如果不是出自很久不见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前同事,排除掉结婚随份子、借钱的可能,刚巧对方还是想起来心里泛点涟漪的异性,那么潜台词就等于“我想你了。”如果对方回复都是“哦”“嗯”“好”,那这天儿就没必要聊下去了。

点到即止的潜台词是成年人的基本社交礼仪,连拒绝都是委婉的。

“你猜。”基本等同于“我不想说。”“我尽量吧”基本就表示“我并不想干,非让我这么干,要是搞砸了,别怪我。”“还好吧。”翻译过来就是“不可,真不怎么样。”“随便。”这两个字儿扫射范围更广——“我不知道我要什么,但是不好意思,你建议的我可能都不想要。”

看到头大?成年人的世界是有点儿复杂。不过潜台词小用省心,多用伤脑,沟通成本过高,徒增交流壁垒。毕竟你是说得痛快了,等自己接收起来也费劲,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总能猜对信号。

【结语】

《如果岁月可回头》播出过半,从最开始的“浮夸青春style”到现在的“中年别扭寻爱”,故事渐入佳境,围城内外的人看了更是深有感触。那些要说而没有说的话,要做但是不敢做的事,要断却断不干净的牵扯,都包装在看似没心没肺的插科打诨里了。

《如果岁月可回头》:你是婚恋潜台词几级选手?


咱也不知道某瓣平台上那些给一星评价的人看剧眼界是有多高或者是有多年轻,反正我这个三字头的中年人一路追剧追得很欢乐,间或被剧中人物说出来的话触动一下,或者被一些老掉牙的梗咯吱一下:“果然是实实在在中年人,现在哪儿有年轻人这样说话啊。”弹幕里那些秒懂的人暴露年龄,岁数更大的怕是连弹幕都不会发。

中年人集体失语的处境,不只是在剧里,剧外也是——只在熟悉的小圈子里蹦跶得欢,圈子之外努力扮演一个情绪稳定话不多的成熟中年人。

当下网络文化盛行,别说是潜台词了,普通词语属性变化速度之快都令人咋舌。生活已经如此艰难,词汇装备停留在1.0系统的中年人更难。他们未必不想表达,或者不会表达,只是越来越少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如果岁月可回头》从某种程度上讲填补上了这种空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些准中年人的认真赤诚、笨拙古板、保守婚恋观,那些看起来不合时宜的“老旧”,是他们这届中年人对初心的坚持,又何尝不是年轻人丢失的美好?

Anyway,还是希望等到我们这一届中年人四十岁的时候,也能有这种和年轻人拼韧劲,和岁月拼活力的勇气。我方中年人,不认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