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和同村的人结婚有哪些坏处?

刺楸


在农村,和村里人结婚有哪些坏处?

我和媳妇就是这样的情况,今天就用我自身的情况来说说这其中的“坏处”,给婚后或者在考虑结婚的农民朋友有个心里准备。在此强调一下,在村里结婚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坏和好,我只说自己的切身体会。


近亲问题

同村不一定是近亲,但同村一般同姓较多,往上数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婚嫁远的,生的小孩会相对聪明一些,在村里也有这样的说法,同村不通婚,所以你可能还会面对世俗异样的眼光,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会被人看不起,说成没能力,通俗点就是容易被人啦嚼舌头。

不利于感情培养

夫妻之间生活,难免争争吵吵,这一到气头上,说话就不怎么经过大脑,两人同村长大,对彼此的家里知根知底,有点矛盾容易互相揭短,人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你这可能讲不清理还乱,一团糟,小事变大事,一点点小矛盾容易被双方大人知道,那更糟糕,都是在村里混,人活一张脸,似乎不争出个高下谁都不舒服。


没有新鲜感、神秘感

同村结婚,彼此失去了新鲜感和神秘感,没有新鲜事物融入生活,生活容易倒退,很容易失去应有的创新能力。举个例子,鸡蛋各地吃法不一样,同村结婚,你永远不知道鸡蛋的其他吃法。对待事物失去创造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可能决定了夫妻二人未来的高度。

面和心不和

两边的父母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顾及你二人的感受,可能表面上和和气气,可日久生变,长期的压抑自己内心的不爽,越久爆发越难收场,同村还非常容易较劲,再举个例子,很多年轻人都在外面,难得回来一趟,可能也没想那么多,两边家长根据需要买的东西不一样,就这点小事,能给你上升到一碗水是不是端平的境界,一次还好,久了你自己都心累。同村结婚,可能比别人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护两边老人的感受。


有人说,夫妻之间生活需要互相包容和理解,但我更赞同那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初的选择如果真的可以重新认真来考虑,我觉得知道一些总比不知道的强,这让我又想到了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选择对了,花在家庭关系的维护上精力少了,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所以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三思。


农人说民俗


在我们村,以前有一个传统,本村不嫁本村人!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我们村子里只有一个姓,说白了,那相当于都是一家人!天下本姓是一家,更别说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了,多多少少都能攀上一些关系!

后来,慢慢有了一些外迁户,但还是少数。在农村,和村里人结婚有哪些坏处?

在农村,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都要先打听一下,打听一下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打听一下父母的秉性。如果是村里人的话,这个步骤可以直接省略了。你娘家的大小事,婆婆都会知道。你婆家的大小事,娘家也会知道。

有些亲戚,关系是亲近的,但有些关系,多少有一些敌对。比如婆婆和儿媳,永远不可能一条心,婆婆和丈母娘,表面上是和气的,但都有各自的立场。作为媳妇,对待婆婆和亲妈,也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厚此薄彼的话,很容易传闲话。

还有,在农村夫妻吵架了,都是往娘家跑。如果,是一个村子里的话,生气了都没有地方跑,因为距离太近了,也太容易被找到了。不要小看了这件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吵架了总需要一个地方疗伤,总需要一个地方冷静一下,不是吗?

找婆家,距离太远不行,距离太近也不行,和村里人结婚,好处还是大于坏处的。


快乐农人驿站


在农村,和同村的人结婚有哪些坏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都会选择与同村的人结婚,因为选择同村人结婚,一般都比较了解,无论是个人的脾气秉性还是家庭的实际情况,都能后精准掌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根知底。

但是选择同村人结婚也有一定的坏处,笔者就以前在老家遇到的一些情况来谈谈。

与同村人结婚,最终弄得两家关系最终都不会太好。他们结婚之后,一些妇女经常会到娘家去,因为同村又比较方便,所以很多时候就会按照娘家的思路来处理婆家的事儿,这就容易导致出现矛盾冲突,完成两家人的不和。

此外,同村人结婚之后,在之后的夫妻相处中,一旦夫妻吵架,很多妇女会选择跑到娘家,要知道娘家人一旦参与,这就会使得夫妻之间的“小吵”变成了“大吵”,对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只会加剧,很少有娘家人在其中能够起到公正调停的作用,毕竟谁家的孩子谁来疼嘛!

综合来看,在农村同村人结婚有好处,也有坏处,但从更全盘的角度考虑,还是利大于弊的。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农村问题答疑等。

东爱雨公考


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和同村人结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对一致,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些坏处。

中国人的村庄,也就是自然村,往往以宗法血亲为基础,繁衍而成。一个村庄内,同姓的人同族同宗,多少都沾亲带故。即使不同姓,也有外戚等关系,因而,从遗传学角度上,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给后代带来遗传病隐患,还是尽量不要跟同村人结婚。

再就是,在当代经济社会,传统的,偏于淳朴、互敬、互让的风俗渐渐让位于利益本位。夫妻双方都在一村子,遇到经济问题往往会增加许多情感的成本。以财礼举例。现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是,男家要给女家下很大的聘礼,还要盖房子、城市买楼房等等,才能娶回媳妇。如果在一个村子,这些问题不仅不好处理,还容易伤和气。

婚姻的经营有时候是需要一定距离感的。同村一块长大,青梅竹马的关系在恋爱中比较甜蜜。而在现实婚姻中,彼此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因为太熟悉而没法在婚姻中找到合适的节奏和次序。

当然,婚姻是需要用心呵护和经营的,夫妻双方来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互敬互爱,互相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