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旅遊產業什麼時候可以復甦?

漢唐一夢


旅遊業雖然被按下了暫停鍵,但隨著疫情控制漸好,旅遊業也開始有序恢復。望著旅業未來的光景,越來越多旅遊人那顆一直懸吊著的心慢慢放下,緩緩地舉起了“V”字。

1

“V”字傳達出的信念,已被使用數百年

19世紀初,奧地利猶太藥師伯恩·維克特(Victor)家族每當研發成功,科研人員都會用手勢“V”來傳達祝賀。1938年,當德軍包圍羅斯柴爾德醫院,主治醫生維克特帶領躲避在醫院的猶太病人比V,彼此傳遞必勝信心,此事傳遍奧地利。

代表勝利與自由的“V”

2003年“雙解除”後的北京,醫護人員、普通市民比“V”慶祝

V字手勢拯救了世界,成為勝利的代言。2003年6月24日,非典結束。北京宣武醫院醫護人員,比“V”字勝利手勢。北京市民搖旗歡呼,慶祝世界衛生組織取消對北京地區的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有疫情傳播地區的名單上去除。

非典之年,民航業曲線也神奇地呈現“V字型”。觸底後迅速反彈上揚,彷彿一切沒有發生。而攜程在當年的7至9月三個月內,營業額達創紀錄的5800多萬元,比第一季度增長73%。

(2003年,民航業旅客運輸量呈“V字曲線”)

“V”字如此深入人心。它在一場災難中,超脫一個手勢,成為一種必勝的態勢。

2

“V”字型復興,再次樹立旅遊人信心

17年後,“新冠病毒”洶洶而來。這場疫情比17年前的非典要複雜、對海外旅遊影響更廣。

從春節開始,疫情數字每日變化。隔離、口罩、消毒、放休,讓很多人的情緒像“V”字般跌入谷底。旅行業層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旅行社數量,比非典期間翻了3倍多。全年旅行業損失預計達10億元,或佔GDP的10%。很多旅行從業者經歷了風暴退訂,但他們堅信“已觸達V字谷底”,寒冰融化盼復興。

普通遊客也在感慨:“鮮花、海灘的陽光、曬國外美食的人去哪了?它們在我們朋友圈消失了3個月。禁足與口罩,不是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打開各種社交軟件, “種草”下一場旅行。隨著全國復工浪潮開啟,人們也逐漸回到往常的生活,旅遊業也蠢蠢欲動地在做好各種市場恢復的應對準備。目前,近2000家大牌景區預售產品美團上線,一週增長超1倍;“五一”酒店搜索增長35%,五成以上旅客重新預訂春節行程;越來越多的景區恢復運營後排隊擁擠不開,開啟限流......被壓抑許久的人們若脫籠之鵠,渴望出遊的心按奈不住地飛向了遠方。

與此同時,攜程通過大數據平臺“旅行觀察家”對數百目的地進行了“復甦得分值”統計,發佈《2020目的地復甦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3

疫後V形回暖清晰可循,40個目的地復甦指數超50

這份綜合報告綜合了全球近年來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前後旅遊業的恢復數據、2019年-2020年旅遊行業成長規模、疫情發展預判、平臺用戶的搜索、瀏覽、下單、收藏以及時令因素後,建立的2020年行業復甦預估模型。根據該模型呈現的結果顯示,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平緩,行業歷經低谷後,會隨著疫情控制開始平穩回升,並隨著五一、暑假等傳統旅遊節點的到來開始獲得增長,全年趨勢呈現明顯V型。年末乃至2021的春節假期,應該有望達到報復性反彈的最高點。

據介紹,此報告根據有無疫情的綜合數據對比差值輔以相應算法,從而得出目的地復甦指數數據,而50分是一個關鍵節點。報告結果顯示:已經有超過40個國內目的地復甦指數超過50,顯示出回暖期初期的跡象。

在國內“心願指數熱門目的地”榜單,三亞、成都、貴州位列國內前3,上海、西安、北京、廈門、杭州、廣州、開封、重慶、青島、長沙、蘇州、黃山、湖州、西藏、深圳、婺源、廣西也同步上榜。

境外部分,除了泰國、日本、新加坡三個“老朋友”,上榜國家還包括越南、迪拜、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加拿大、摩洛哥、新西蘭、意大利、韓國、巴西、智利、阿根廷、以色列和斐濟。

4

國內一線城市“周邊遊”、“主題遊”成熱門

受疫情影響的旅行信心,也許將從“周邊遊”開始回升。報告顯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消費者對“周邊遊”十分期待,北京周邊的天津、秦皇島、張家口、保定、濟南;上海周邊的湖州、黃山、麗水、蘇州和杭州;廣州周邊的澳門、惠州、珠海、湛江、桂林等地均進入“周邊遊”心願目的地指數榜單前5名。此外,成都及周邊的貴州、重慶、甘孜州、麗江和香格里拉,心願指數日漸提升。

儘管疫情未過,不少消費者已經開始嚮往“踏青”、“賞花”和“看海”。以花聞名的婺源、洛陽、大連、西藏、青海心願指數最高;黃山、揚州、延慶、貴州和內蒙古排名“踏青”類心願指數榜前列;氣溫回升,三亞、廈門、青島、日照和寧波則霸榜國內“海濱熱門心願目的地”。

熱門主題榜單中,“親子”、“古城”、“美食”三個維度的心願指數呈現強勁勢頭。上海、廣州、香港、蘇州、杭州等地更吸引親子家庭;“中國風”屬性的西安、開封、荊州、晉城、瀋陽則拔得“古城目的地”榜單頭籌;因為疫情忍耐已久的老饕們更愛華西、華南等區域城市,廣東、上海、成都、重慶、長沙或許將在疫後迎來大批“食客”。

5

把握機遇 做好準備 靜候佳時 全力以赴

據《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年國內遊客6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4%;國內旅遊收入57251億元,增長11.7%。按原本增長預估的話,今年要超過6萬億。

《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旅遊業作為幸福產業之首當仁不讓,這次受疫情的影響,大家的出遊需求只是暫時壓一壓。從長期來說,疫情終將過去,市場終會全面啟動。旅遊者在短期內被壓抑的需求會在疫情結束以後出現報復性增長,旅遊業不僅會走向正軌,甚至將呈“井噴”狀況。

面對如此龐大的潛在旅遊需求,旅遊企業更需要對未來充滿信心。旅遊業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只要市場需求重新啟動,相應的旅遊經濟體系就能迅速恢復運轉。在這樣特殊的時期裡,企業把握好低谷期暗藏的機遇,做好優化升級、應對未來市場全面恢復的準備,並向旅遊市場傳遞積極的信號以樹立民眾的旅遊信心,一旦出遊的浪潮來襲,做好一切準備全力以赴的你自然是乘風破浪的佼佼者。







時光的旅行


題主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旅遊產業什麼時候可以復甦?我想可以分為三方面來談,觀點如下:

①出境遊:在國內疫情控制逐漸轉好的情況下,國外疫情的控制還在惡化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疫苗或者特效藥的情況下,今年開放出境遊基本就是不可能了;

如果今年疫苗在九月最快能夠在人身上使用,那要想全球的人都很快用上疫苗,這個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今年的出境遊,基本是不可能了。

②國內遊:個人覺得國內遊可能要在各省市清零之後再有個14天穩定後,才會逐漸慢慢的開放國內遊。

③省內遊:現在部分省市已經開放省內遊,廣東為例,開放了12市的本市內組團旅遊業務,今天肇慶重啟了廣東第一團;湖南等省也開放了省內遊,所以各省市的省內遊開放已經在路上。

旅遊不是必需品,它是奢侈品,並且是我見過最脆弱的產業之一,它需要很多的政策和環境來配合,並且旅遊者他是敏感的,要想真正的復甦,路還有點長,所以旅遊從業者們加油,相信大災之後會有大爆發的。


愛旅遊的大可


旅遊一定會旺盛的. 人們都要出去走走、 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玩一玩.....


鞍山二姐


清明節過後,天氣暖和了,短途遊會復甦,長途遊和國際遊,照這樣子,今年估計懸了


是陸陸醬呀


經過這次疫情以後,對我們的旅遊業打擊是很大的,各大旅行社和景點都是零收入,不過,現在我們的疫情基本已經過去,我們也可以看到周邊衣食住行的商場百貨,飯店都已恢復營業,新聞上說國內好多景點已經恢復正常了,就是需要控制人數,我覺得到6,7月初夏時候,全國景點都會開放,屆時疫情結束,我們又可以一起遠遊了,在家待的時間長了,都會感覺疲倦,不急再等等,也就是2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三五好友,或者一家人,一起美美的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路上的美好時光


因疫情的影響,國內遊要想復甦,可能要到七八月份疫情完合控制,才能大家放心的去玩,國外遊今年可能不會復甦,因為國內疫情己控制差不多了,而國外反而沒有得到控制,國人暫不會考慮出國遊。


滇藏路上張師傅


新冠肺炎肆虐,對旅遊業來說算得上是致命的打擊了。

今天剛看到新聞,權威機構預測入境遊客將減少40%以上,目前國內雖然疫情基本控制住,但國外情況還很嚴重。

對於酒店業來說,目前雖然已經開始慢慢變好,但是相比正常時候出租率也縮減了近三分之二,預計起碼到6月份才能慢慢變好,可能到九十月份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客源方面可能本地客源先恢復,然後是商務客源,之後才是旅遊休閒和其它客源。

景區可能稍微好一點,目前各個景區已經恢復,雖然有限流,但是政府通過消費券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

今年的旅行社估計會非常困難了,尤其是小型旅行社,境外遊今年可能基本沒辦法恢復了。


預計今年旅遊業會有一部分洗牌,畢竟大多數公司現金流吃緊,沒辦法支撐太長時間。只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吧,不然日子都沒法過了。


80後死肥宅


作為一名旅遊從業人員,自己也是非常期待旅遊業早日復甦。

現在全國有很多省份的文旅局都已經下發了文件通知,解禁周邊遊,但是禁止國內遊和出境遊。

就目前國內疫情情況而言,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開放周邊遊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之所以沒有開放國內遊,是因為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擔心出現疫情反彈,那樣的後果是不敢想象的。如果一切按照好的方向發展,國內遊有望在1-2月左右得到進一步的解禁,也可能是逐步開放。

境外遊今年暑假應該是不會開放了,目前國外疫情全面爆發,按照國內疫情經驗來看,最少還要兩個月才能結束,再加上防止疫情反彈期,時間會更長。所以今年出境遊短期內解禁會非常困難!

加上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大家收入都有減少。另外很多企業也會利用假期時間加班,挽回疫情對企業的損失。所以不管從資金方面還是自由支配時間方面,都註定了今年肯定是所有旅遊從業人員最困難的一年!











就旅遊那些事兒


個人感覺旅遊業應該會在暑假期間回暖,那時候天氣溫度回聲,疫情會好轉很多,4月跟5月天氣溫度還不是很高。疫情還不是特別穩定


拽拽去遊玩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國疫情首先的到了有效控制,真的很不容易。疫情使我國各行各業經濟產業都有很大的影響,相信一情歌控制後國家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但是還是會對人員聚集和流通性比較大的行業有所控制,比如餐飲業、旅遊業、娛樂業等這些可能會造成疫情復發的行業進行適當控制。所以旅遊業合適能夠復甦取決於疫情徹底控制的時間,鑑於國際疫情現在形勢還不明朗的當下,感覺在六個月內大面積復甦的可能性不大,這只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