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直軍:華為去年逆勢增長20%,今年力爭活下來

“2019年對華為是極具挑戰的一年。”3月31日,華為召開2019年年度線上報告發佈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指出,2020年華為的目標是“挺過去”、“活下來”,“爭取明年還能舉行年報發佈會。”

徐直军:华为去年逆势增长20%,今年力争活下来

事實上,就在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68家關聯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該日起,除非得到美國政府批准,否則美國公司不能向華為供應零部件。

這一決策給華為海外業務的增長按下了“暫停鍵”。“我們去年在中國區以外的消費者業務,在5月16日號前是快速增長,在5月16號後是快速下降,直到第四季度才稍微有所回升。”徐直軍表示,“實體清單”至少讓華為減少了100億美金左右的收入。

徐直军:华为去年逆势增长20%,今年力争活下来

儘管如此,根據華為2019年財報顯示,去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6%,實現“逆勢增長”。

無論是在中國、美洲還是歐洲中東非洲市場,華為均錄得一定比例的營收增長。比如:2019年華為在中國區實現銷售收入5067億元,同比增長36.2%。消費者業務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2019年品牌智能手機全球發貨量超過2.4億臺,同比提升16.5%。

華為如何看待2020年品牌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會後,徐直軍接受了媒體採訪,對HMS生態建設,華為海外業務、利潤率下滑等問題做出了一一解答。

【以下是部分採訪實錄】:

記者:最近美國媒體報道,白宮考慮一項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會限制包括臺積電在內的芯片製造商對華為供貨,請問華為將如何應對可能更加嚴格的出口管制?

徐直軍:我看到了路透社報道的消息,同時也看到了2020年3月29日中國日報的消息,中國日報提到:如果新措施得以實施,中國政府也別無選擇,只能對某些公司採取同樣的措施。

我想,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或者對華為置之不理。相信中國政府也會採取一些反制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基於同樣的網絡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的5G芯片及含有5G芯片的基站和智能手機、各種智能終端在中國使用呢?就算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MTK、中國展訊購買芯片來生產手機,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芯片做出了犧牲,相信在中國會有很多芯片企業成長起來,和韓國、日本、歐洲、中國臺灣芯片製造商目前提供的芯片來研發生產產品。

如果美國政府可以任意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其實是破壞全球技術生態,如何中國政府採取反制,會對產業造成怎樣的影響,推演下去,這種破壞性的連鎖效應是令人吃驚的。

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對於全球化的產業生態可能是毀滅性的連鎖破壞,毀掉的可能將不止是華為一家企業。我們希望全球產業鏈合作,希望聚焦客戶和產業界的挑戰,為全球客戶提供可信任的產品與客戶、為客戶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與體驗。我期望這條信息是假的,否則會後患無窮。全球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獨善其身。

記者:儘管擴大和升級對華為的限制措施可能造成整個行業和產業的系統性風險,但您能否更深入地談一下,如果美國政府一意孤行,仍然選擇實施相關的禁令,這將對美國芯片產業造成怎樣的影響?他們將遭遇怎樣的挫折?

徐直軍:這裡不會做深入的分析,我推薦你去看一份美國半導體協會,請BCG做的一份報道,叫《限制與中國貿易如何終結美國半導體行業全球領先地位》,這份報道會幫你回答的很清楚。我想你搜索一下就能搜索到這份報道,他的回答肯定比我講的更深入。

記者:我們注意到,2019年華為的利潤率有所下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徐直軍:華為2019年利潤率下滑的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在5月16日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後,肯定要加大研發投入,來努力“補洞”。因為同一時間,大量的供應商無法繼續向華為供應零件,所以我們必須重構供應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去追求向2017、2018年一樣的淨利潤率,而不顧自己的生死,我們肯定還是要先把“洞”補起來,以生存作為第一目標。

徐直军:华为去年逆势增长20%,今年力争活下来

記者:2019年華為的海外收入佔總營收比例有所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徐直軍:海外收入佔比的下降,與2019年5月16日以後谷歌不再為華為新上市手機預裝GMS系統很有關係。我們去年在中國以外的消費者業務,在5月16日號前是快速增長,在5月16號之後是快速下降,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才稍微有所回升。“禁令”對華為海外業務的影響,至少使華為海外收入下降了1000億美元以上。

記者:華為手機在國內已取得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但在海外有一定受阻。目前國內其他手機廠商也在積極進軍海外。對於今後的海內外市場,華為有何佈局?

徐直軍:其實我們的選擇很簡單,就是在國內全面推進“1+8+N”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同時著力搭載HMS生態,讓華為手機在海外也能夠銷售和使用。我們當然希望華為能夠繼續使用GMS系統,但這個決定權不在我們手上。我們自己可以主力去做的,就是著力去打造HMS系統,以及華為應用商城。儘管很艱難,但我們沒有選擇。華為的智能終端業務肯定不會侷限在國內,我們肯定希望努力做成一個全球的業務。

【記者】許雋

【作者】 許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