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草瓶:讓觀音都"愛不釋手"的瓷器

流行於西藏地區的瓶,為藏傳佛教陳設專用法器,用於盛水或插草,故名。舊習,在觀音像旁供楊柳枝,柳枝插於此瓶內,故也叫甘露瓶。而其外形與藏地佛塔中的覺頓式塔相似,也叫藏塔瓶。


藏草瓶:讓觀音都


藏草瓶是極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明朝永樂年間曾試燒製青花藏草瓶,清代僅雍正、乾隆官窯燒製過紅彩和鬥彩品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藏草瓶還是漢藏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者。


“藏草瓶”盛於何時?


現在一提藏草瓶,緣何都提乾隆時期藏草瓶,其原因有二:一是乾隆對藏傳佛教非常虔誠,不僅打坐修持,習學梵文和藏文。


藏草瓶:讓觀音都


並下令將其出生地雍和宮改為喇嘛寺,還仿西藏桑耶寺、布達拉宮於承德建普寧寺、普陀宗乘廟,並在承德仿建西藏扎什倫布寺,又在紫禁城內仿西藏託林寺壇城殿築雨花閣等。


藏草瓶:讓觀音都


大量寺廟和頻繁法事,當然需要大量法器和擺設;二是宮廷造辦處製作大量瓷質及它材質的藏域法器,亦供清帝賞賜西藏高僧之用。所以,乾隆時期製造藏式瓷器為盛,傳世的藏草瓶也居多。


迷的乾隆"暈頭轉向"的藏草瓶


《飲流齋說瓷》載:“藏草瓶口直而頸長,有兩截中凸起如球腹渾圓。” 藏草瓶小口,直徑細長,球腹,下承以喇叭足形,底座覆盆式,通體繪製西番蓮花紋。


藏草瓶:讓觀音都


據文獻記載,乾隆對藏傳佛教非常虔誠,而且認識很深。他每天打坐修持,甚至著三世章嘉胡土克教授他梵文和藏文。1745年,乾隆下令將其出生地雍和宮改為喇嘛寺,次年仿西藏桑耶寺於承德建普寧寺,其後又仿拉薩布達拉宮於承德建普陀宗乘廟。


藏草瓶:讓觀音都


1780年,五世班禪遠道東來做法事祝賀乾隆七十大壽,乾隆命人仿西藏扎什倫布寺於承德建須彌福壽之廟供其居停。此後,乾隆又於紫禁城內仿西藏託林寺壇城殿築雨花閣,具濃郁藏式佛教建築風格。

藏草瓶:讓觀音都


藏草瓶雖無官款,卻是著名的唐窯作品。這與《乾隆紀事檔》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燒造紅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將按旨照樣燒造得:紅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燒造幾件”的記載相符。


藏草瓶:讓觀音都


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來說:太監張玉傳旨:著傳諭唐英將甘露瓶陸續再做些來”。除甘露瓶外,多穆壺、賁巴瓶、賁巴壺、金釉法輪、金釉無量壽佛、仿木紋釉碗、三彩、五彩、灑藍釉、黃釉多穆壺,霽紅釉、紅釉、白釉、粉青釉、鬥彩僧帽壺,仿雕漆碗等都是同時期的作品。


藏草瓶:讓觀音都


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藏草瓶無疑見既見證了乾隆帝對藏傳佛教的虔誠,同時又反映了清代官窯瓷器的精湛工藝。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