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戰鬥就有戰士!疫情肆虐之際,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下沉到街道、社區一線,積極投身戰“疫”行動。近一個月來,我與其他“戰友”一道,走社區、訪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見實效,工作忙碌而充實。但是,本已化身“準社區工作人員”的我,卻沒有完全放下“檢察官”身份,屢屢犯起了“職業病”!
“病症”一:
釋法說理定紛爭
受社區所邀,我參加了一個勞動糾紛調解會。接受調解的一方是受疫情影響瀕於破產的工廠,另一方是八名被拖欠工資的血氣方剛的年輕工人,現場氣氛可想而知。
廠方提出因資金困難,難以實現工資全部支付,要求減免發放部分工資。聽罷該方案,另一方工人馬上跳了起來,表示他們關於全額支付工資的要求合法合理,應予滿足,其他方案一概不能接受!由於雙方均不退讓,調解陷入僵局。
我曾從事民事檢察工作多年,處理化解過多起包括勞動糾紛在內的民事糾紛,眼前的這一幕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於是,在安撫工人情緒的同時,我為他們分析:如果調解不成走仲裁和訴訟程序的話,不僅時間長,耗費大量精力,且即使訴求被支持,因工廠面臨破產,裁定或判決能否執行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何不現在做個讓步,先落袋為安。工人們聽我說的有道理,經商議後同意了廠方意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病症”二:
法律指引解“心結”
我們在走訪一家食品生產企業時發現,因疫情原因,年後很多員工沒有及時回來,現有產量無法滿足之前所接的訂單,導致供貨逾期,企業擔心對方會根據合同追究其違約責任。
為打消企業顧慮,我耐心講解了《合同法》中關於“不可抗力”的法律規定,讓企業安心生產,無需多慮。
考慮到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缺工、上游原材料短缺及物流停運等問題,亦會面臨類似法律糾紛,為此,我向上級建議提請相關部門出臺疫情期間面向企業的法律指引,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提供法律保障。
如今,相關法律指引已出臺,律師團隊亦已下沉到街道提供法律服務,該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
“病症”三:
公益宣傳未能忘
我下沉的大磡社區位於西麗水庫一側,所在區域大多處於水源保護區範圍內,因此大磡社區所轄的三個自然村被統稱為“水源三村”。
為保護西麗水庫這個“大水缸”的水質安全,相關部門對社區所轄企業生產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我們在走訪企業中發現,有些企業對該要求不理解,認為疫情給企業生產帶來諸多困難,而更高的環保要求將提高企業成本,對企業是雪上加霜。他們提出能不能疫情期間放鬆一些環保要求,先讓企業渡過難關。
作為從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檢察人員,保護包括環境與生態安全在內的公共利益本來就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所在,宣傳公益保護更是義不容辭!於是,我將該問題上升到“公益保護”的高度,讓企業理解環境保護與水源安全對整個社會和百姓生活的影響,並從公益訴訟角度講明違法後果,引導企業守法合規經營,努力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病症”四:
收集線索記心上
自下沉街道工作以來,出於一名公益訴訟人的職業敏感,我處處留心,積極發現收集公益訴訟線索,努力讓公益訴訟檢察為戰“疫”行動保駕護航。
當在基層微信群中看到有人反映有個別企業電費減免部分被所聘物業公司截留的問題後,我意識到政府對企業電費減免屬於政府資金補貼,如被非法截留,不僅企業無法受惠,對復工復產造成影響,也將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屬於我們公益訴訟工作範疇。於是,我聯繫相關人員瞭解情況,進一步核實線索是否成立。除此之外,我還發現收集了其它一些線索。
與此同時,我還積極宣傳鼓勵轄區群眾在發現損害公益行為時向檢察機關舉報,為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提供有力的線索支持。
在抗擊疫情的這場戰爭中,我和很多檢察人一樣,是親歷者、見證者,也是參與者。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加入抗擊疫情的時代奮戰中,是我作為一名檢察人員最大的獲得感。期待疫情過去,大地煥新顏,人間換新裝,你我再相聚!
(注:本微信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權方面的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妥善處理!)
閱讀更多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