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上映,你會買單嗎?

我們做內容的,跟影院的關係是魚跟水的關係,沒有這個水我們魚是沒有地方遊的,沒有環境我們是不能獨立生存的。若想將觀眾拉回電影院,就必須有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喚醒觀眾走進影院這個消費習慣。

——陳思誠


1、2000人劇組滯留,損失超1.5億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劇組停擺、影片撤檔、影院關閉,從生產製作到發行放映,電影全產業鏈遭受波及,電影市場迅速從火爆預熱降到“冰點時刻”。除了影院,同樣蒙受損失的還有片方。007系列的最新一部電影《007:無暇赴死》是北美首部受疫情影響延期的影片。據外媒報道,這次的延期上映可能會使電影損失超過5000萬美元!這大約是所有延遲上映影片的真實寫照。


“大片”上映,你會買單嗎?


此外,對於處於影片製作週期內的片方來講,幾個月內的損失也要以“億”為單位計量。在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3月30日召開的 “電影行業應對疫情影響”專題網絡會議中,博納總裁於冬透露,博納的主旋律獻禮片《冰雪長津湖》因疫情停拍,劇組1800人滯留丹東,200人滯留天漠(據封面新聞消息),損失超過1.5億。通過於冬的發言能夠得知,《冰雪長津湖》應該是在春節前就開機了,碰到疫情不得不停拍。


博納劇組停工絕非個例,橫店集團副總裁徐天福透露,疫情期間僅橫店關閉的劇組就有310個,如果算上在其他地方開機的劇組將會是更加龐大的數字,這些劇組都要不同程度的遭受損失。“即使停工了,各部門還是要繼續維護運轉,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

2、在映與不映之間徘徊


一個既定的事實是,短期內電影市場十分嚴峻,而這種影響必將延續到影院復工的初期。前段時間,影院先前的復業已經拋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觀眾對疫情的後怕心理。面對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加,影院密閉空間,觀眾擔心被感染,觀影熱情不高。


二是新片片源不足。雖有不少優秀的復映影片,缺少新片很難調動觀眾的觀影熱情。


對片方來說,即便先前已經蒙受損失,但從商業的角度出發,在觀眾觀影熱情恢復之前仍然不敢拿出手中的優質資源。明知道沒有新片,很難刺激觀眾,更談不上“報復性觀影”,但還是沒有誰敢拿優秀影片做賭注。面對業內人士翹首以盼的新片投放的問題,很多片方給出的回應是:“等待市場開放”、“在合適的時機上映。”誰也無法預測,這個“合適的時機”究竟是何時,很明顯,當前並不是合適的時機。看來,影院復業還得再等等。


“大片”上映,你會買單嗎?

(圖片來源:中影國際影城杭州東站西子店,圖文無關)


3、覆巢之下,沒有完卵


新片投放還不確定,加之觀眾對疫情的擔憂尚存。這給整個電影市場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很多片商都手握很多高質量的影片,靜待時機投入商業院線。一個合適的時機,對片方來講,也許不難等。對於影院而言,卻很難。有行業人士表示:全國電影院晚於五一開業,那麼今年的票房市場有可能會被腰斬,會有將近1/3的影院面臨倒閉的危險。因而影院對影片的期待是前所未有的。


對於片方而言,投放新片難,不投放也難。然而,電影產業從來都是一個整體。近7萬銀幕,1萬多家影院……可以說中國電影事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其中很大的原因應當歸結為銀幕數量大幅增長,市場容量隨之擴大和優質影片的供給。其中影院的快速發展,為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所以,面對疫情對電影行業的衝擊,各個不同環節的電影人誰也無法置身度外,應該是整個產業鏈的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這也是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電影行業應對疫情影響”專題網絡會議的意義所在。


“大片”上映,你會買單嗎?

(圖片來源:上海世紀友誼影城,圖文無關)


4、魚水之情不可滅


在這個節骨眼上,上下游團結一心比任何時候都重要,片方需要與影院相互守望,換位思考,更多理解和配合。陳思誠在出席“電影行業應對疫情影響”專題網絡會議中這樣說道:”我們做內容的跟影院的關係是魚跟水的關係,沒有這個水我們魚是沒有地方遊的,沒有環境我們是不能獨立生存的。若想將觀眾拉回電影院,就必須有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喚醒觀眾走進影院這個消費習慣。”


不得不說,這種表態是“全局觀”的體現。影院和片方,從來都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現階段,觀眾對內容的需求主要靠線上平臺實現,很多人也許會認為,這次疫情是改變觀眾的消費習慣的機會點。其實不然。

“今年有了移動平臺首映電影的開端,但我不喜歡。這麼說吧,無論什麼概念,什麼行業洗牌啦,變革先驅啦,市場份額重新分配啦,花裡胡哨有的沒的,都無法改變電影院的自帶buff。”

“今年疫情讓許多行業受到很大打擊,我已經攢了好幾部想看但還不能看的新片子,希望疫情結束一切如常時,我們能在電影院遇見。然後庸俗的說一句:啊,你也來給電影院送錢呀!”

“電影院帶來的儀式感是永遠不會消亡的。我喜歡坐在影院裡去看我自己選擇的電影,這些直觀氛圍感受是手機或者電視給不了我的。“

“我想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是疫情結束後我最想幹的一件事。”


以上都是大銀幕觀眾在微博上的“真情流露”。中國電影十年的高速發展,確實積累起了大眾的觀影習慣,這給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無論從哪個層面上講,影院始終是實現電影價值的第一渠道,現在是,將來也是。

就如同前些天,多部優質復映影片以公益發行的模式讓利給影院,體現了中影和片方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我們期待,有更多的電影上游企業,在等待影院復業的時候,抱團取暖,千方百計用優秀影片激活觀眾的觀影熱情,提前宣傳、提前預熱,向公眾展示信心,用我們的信心、誠心靜待影院開門迎客的那一天,用更多優秀影片,迅速崔暖電影市場。


這是可以做到的,這也是應該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