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華西村”,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一直是農村富裕的代名詞。這個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的村莊創造的”華西樣本”,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見證,也是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縮影。

被華西村民至今念在口中的老書記吳仁寶,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鄉村建成了“中國第一村”,成為“華西樣本”的締造者。如今,老書記的四子吳協恩,成為華西村的“二代掌門”,在他看來,華西的發展史是一部“改革史”,如今在他面前更是一條“轉型之路”。

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華西“農民”變“工人”

1978年11月,安徽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乾),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然而在華西,作為村支書的吳仁寶則提出全村600多畝糧田集體承包給村裡的30名種田能手,把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蓬勃興起的鄉鎮企業工作。將農民變成工人。自此,華西村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華西模式成為中國鄉鎮經濟的一面旗幟。

1988年,華西在江蘇省率先成為了“億元村”。


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華西“村民”成“股民”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家家萬元戶”,讓華西引來了全國人民羨慕的目光。不滿足於“村民”個人富裕的吳仁寶老書記動員村民們把年終分配的錢投資建廠,將“村民”變成了“股民”。從此逐步形成了具有華西特色的“集體控股、個人入股”的新型股份制集體經濟制度。1999年7月,華西村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開創了“村莊上市”的先例。


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華西村:農村集體經濟從“樣本”走向轉型


彼時,鄉鎮企業改制的浪潮席捲全國,老書記則根據本村情況實行“抓大扶小”,化解了“公”與“私”的矛盾。正因為吳仁寶的堅持,使華西村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

華西的未來,他希望將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質,又不失農村特色。吳協恩對“農村都市”給出了八條標準:發展更高質量、管理更具規範、生態更加宜居、文化更現繁榮、人才更大舞臺、社會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溫度、幹群更講正氣。吳協恩說,要把華西打造成“百年企業、百年村莊”,為實現這個目標,華西要“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而這個轉型發展之路,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中國新聞網於2018年4月22日播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