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丨華泰證券:淨利潤和資產規模雙躍升,重回券業第三位置

文丨飛魚資本市場團隊

昨日晚間,華泰證券發佈2019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8.63億元,同比增長54.35%;歸屬淨利潤90.02 億元,同比增長 78.86%。

此外,華泰證券總資產今年同樣大幅躍升,同比增長52.49%,達到了5621.81億元,超過國泰君安,成為目前資產規模第三大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10多年來,華泰證券淨利潤第二次取得行業前三的位置。一路走來,從與廣發、招商、國信證券等不相上下,到現在直接與中信、國泰君安等行業龍頭競爭,華泰證券的發展有目共睹。

科技加碼財富業務

受到市場回暖與證券市場多項改革的影響,2019年各大券商普遍業績提升明顯。

華泰證券在體量較大的情況下,依舊實現了54.35%的營收增長,在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四大券商中增長率排在第一;淨利潤方面也超過國泰君安,距離海通證券的95.23億元僅一步之遙。


財報丨華泰證券:淨利潤和資產規模雙躍升,重回券業第三位置

收入構成上看,經紀業務與投資收入是華泰證券2019年度主要營收來源。

華泰證券2019年度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92.88億元,同比增長15.21%,其中主要來源為經紀業務實現手續費淨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21.32%;公司全年實現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119.06億元,同比大增182.87%

多年來,華泰證券持續加碼金融科技建設,不斷迭代升級移動金融戰略,運用大數據技術洞察,有效推動客戶規模和客戶活躍度增長。公司移動平臺“漲樂財富通” 在報告期內升級發佈21 個版本,推出27 項大型功能,平均月活數755.03萬,位居全市場券商類app第一名。

在此帶動下,華泰證券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量20.57萬億元,排在市場第一位。

此外,華泰證券在2019年度對財富管理工作平臺進行了全面重構,推出投顧工作雲平臺“AORTA”,形成了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中臺支撐。公司積極推進投資顧問專業人才隊伍和財富管理服務能力建設,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報告期末,華泰證券母公司從業人員中投資顧問佔比超過30%。

資管業務轉型主動管理

隨著資產管理新規及相應配套細則的落地實施,券商資管規模發生收縮,各大券商紛紛積極謀求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及戰略佈局。

對此,華泰證券全資子公司華泰資管依託全業務鏈資源優勢,不斷加強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管理規模不斷上升。

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華泰證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人民幣5,880.32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人民幣2,522.45 億元,行業排名第三。根據Wind 資訊統計數據,報告期內,華泰資管公司企業ABS(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人民幣908.91 億元,行業排名第二。

在資管業務規模從2018年度的8124.21億元下降至2019年度5880.32億元的情況下,相關業務仍然實現淨收入17.98億元,較去年增長0.27億元

國際業務加速佈局

隨著證券行業開放的加速,華泰證券2019年度“走出去”步伐顯著提升,國際業務全年實現26.73億元營業收入。

2019年,華泰證券國際業務中的標誌性事件是成功登陸倫交所、發行GDR。通過滬倫通,華泰證券發行了這一機制下首隻全球存託憑證(GDR)產品,也成為首個“A+H+G”股中國企業。公司共計發行8251.5萬份GDR,每份GDR 發行價格為20.5美元,募得資金美16.92億美元。

同時,華泰國際全方位對接華泰證券全業務鏈體系,在香港、美國業務佈局逐步顯現

華泰金控(香港)在報告期末實收資本為港幣88 億元,資本規模位居香港行業前列;參與完成IPO 項目14 個、債券發行項目42 個,總交易發行規模約港幣197.34 億元;提供證券保證金融資方面,累計授信金額港幣9.86 億元;提供資產管理方面,受託資金規模合計港幣4,824.36 億元。

2019年6月,,華泰證券(美國)經美國金融業監管局核准,獲得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可以在美國開展經紀交易商業務,包括證券承銷、面向機構投資者的證券經紀、併購財務顧問等業務。

2019年報中,華泰證券表示,2020 年集團將繼續充分發揮本土資源優勢,深化跨境一體化管理機制,強化團隊、平臺、資源的有效聯動,打通跨境資產連接,豐富跨境金融產品,提高資源整合、市場響應、服務運營的能力與效率,全面提升國際業務競爭力與影響力。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