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疫情當前,使命在肩。抗疫戰線上,他是身穿紅馬甲的“紅色衛士”,她是身穿防護服的“白衣天使”。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新縣縣級文明家庭鄭世林家庭選擇逆風前行。

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鄭世林是新縣農商銀行陡山河支行行長,疫情來臨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不顧危險,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請戰,帶頭投入疫情防控這場戰“疫”。餘蘭蘭是新縣吳陳河鎮衛生院的一名醫護人員,疫情發生後,她拋下兩個年幼的孩子,迅速返回到工作崗位,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

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大年三十,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了保障員工安全,鄭世林獨自承擔起值班任務。一個月來,他戴著紅袖章,舉著大喇叭,巡邏宣傳,勸導居民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元宵節前後,他與志願者們從早忙到晚,深夜還在街道巡邏,確保了鄉鎮所包片區“零炮聲、零燃放”。

疫情期間雖然網點沒有正常營業,但歇業不歇崗,金融服務不斷檔,每次接到客戶的諮詢電話,他都詳細認真給客戶講解:“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使用手機銀行一樣可以辦理資金轉賬業務……使用手機可以自行歸還貸款……”為保證各村群眾能夠安全使用銀行自助設備,他每天對服務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還在銀行門口設置大喇叭,自己錄製疫情防控宣傳錄音,讓群眾及時接收相關政策及公告信息。

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抗疫物資緊缺,作為支部書記,鄭世林向支部黨員和幹部職工發起抗擊疫情捐款倡議,共籌集愛心捐款2200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愛心和力量。他還以個人名義向幫扶的張灣村和塘灣村捐款1000元,幫助抗擊一線疫情人員採購防控物資。同時,為了方便更多的愛心人士籌集善款,他想盡辦法開闢了資金捐款“安全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完成了“愛心傳遞”。

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當吳陳河鎮確診兩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時,為了能有效制止疫情傳播,鄭世林的妻子餘蘭蘭主動請戰,前往確診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家中進行排查、消毒,她說:“雖然不能像縣裡醫務人員那樣參與一線臨床救治,但基層就是我們的主戰場。”

信陽市“紅衣衛士”和“白衣天使”的抗疫路

餘蘭蘭指導密切接觸者簽訂醫學觀察告知書,告知他們如何正確居家隔離、佩戴口罩、進行日常家庭消毒。除每天下村對他們進行兩次體溫測量,觀察有無咳嗽乏力等其他症狀外,餘蘭蘭回到單位後還要對這些密切接觸者的資料進行整理並按時上報。密切接觸者中有一對老夫妻,因年齡大對新冠肺炎瞭解不多,心理壓力比較大,餘蘭蘭就趁每天測量體溫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終於老兩口的臉上有了笑容,也不再唉聲嘆氣了。對餘蘭蘭來說,群眾的笑容就是對她工作的最大鼓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雖然夫妻倆在不同的崗位,卻奔向了相同的抗疫路,義無返顧堅守抗疫一線,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他們是一道靚麗的抗疫風景線,他們是最美的“逆行伉儷”。

來源 文明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