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不久前在臉書上看到影友分享一部80年代初在英國電視紀錄片,叫《HongKong cinema:Film as a way of life》。影片在1983年英國電視臺channel 4播出。

影片記錄了80年代初繁榮的香港影市,鬧市戲院林立,充滿香港特色的宣傳海報,火爆的午夜場。同時採訪了數位香港電影人,有導演、編劇、影評人和電影文化工作者,用旁述加專訪的方式介紹了那個今天看來被稱作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紀錄片中出鏡訪問的部分電影人

80年代初的香港影市繁榮影像

影片涉及的話題算不上有很深入的探討。這部片更多是旨在向西方觀眾很概括地介紹香港的電影和電影對這座經濟繁榮的大都市來說,它如何成為一種生活的方式。而對今天的影迷來說,從這部50分鐘左右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許多當年電影市道的真實影像還有後來許多大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年輕時接受訪問的珍貴片段。

影片的報道者(reporter)是英國評論人、影展策劃人Tony Rayns。一些影迷對Tony Rayns並不陌生,他多年來一直專注亞洲電影,向歐美的觀眾介紹來自亞洲的電影,當中香港電影、華語片不在少數。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英國評論人、影展策劃人Tony Rayns

在80年代,Tony Rayns 在英國的電視臺主持一檔系列節目介紹不少中國導演和華語片,有些甚至是比較偏門小眾的電影。除了這部關於香港電影的紀錄片,Tony Rayns還執導過一部介紹中國第五代導演的紀錄片《New Chinese Cinema》,也是在這檔系列節目中播出。

在不少亞洲電影的DVD中,Tony Rayns 還參與制作電影的評論音軌,同時也參與不少亞洲電影如韓國片、日本片、泰國片的英文字幕翻譯工作。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當年總統戲院外《最佳拍檔大顯神通》海報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HongKong cinema:Film as a way of life》拍攝於1983年初,當時正值農曆新年,香港的賀歲檔,那年賀歲檔熱映的是《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還有徐克的《新蜀山劍俠》,至於好萊塢大片有斯皮爾伯格的《ET》。

80年代的香港戲院賀歲檔人頭湧湧,看電影已成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最潮流的娛樂方式之一。在那個還是以傳統媒體(報紙、雜誌)主導的年代,電影信息、票房榜不僅出現在專業的電影雜誌,而且出現在每天的各大報紙上。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當年香港的午夜場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報紙上每天的票房榜,上映21天的《最佳拍檔大顯神通》位列榜首

珍貴的新浪潮導演訪問片段

影片關於香港電影涉及面廣,從市場到創作,難免也有些蜻蜓點水。全片我比較感興趣是幾位新浪潮導演的訪問,尤其是比較罕有地看到方育平有關創作的訪問。

香港是經濟城市,信奉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在這種市場主宰下的電影創作難免只會侷限在某幾類賣座的類型片,而那些真實反映社會,風格寫實的電影就相對來說比較受限。對於一名導演,尤其是年輕導演來說,如果拍了一部寫實社會題材的電影,而且不賣座,那他很難再拍第二部。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紀錄片中方育平的珍貴訪問

特別是對於香港電影新浪潮出來的一批年輕導演,他們以充滿個性的風格成名,創作充滿創意和想象力,但很快他們主動融入到了商業主流。這也是為什麼香港的新浪潮並不像臺灣的新電影那樣延續的時間長。但方育平是個例外。

方育平是極少數的可以從電視作品年代到拍電影長片都堅持走自己風格的新浪潮導演。他在80年代就憑三部重要作品《父子情》、《半邊人》和《美國心》,就三次獲金像獎最佳導演,兩次最佳電影。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方育平的電影長片處女作《父子情》

方育平在70年代為港臺《獅子山下》拍過不少單元劇,這些單元劇中以《元洲仔之歌》、《野孩子》、《夜遊人》最為著名。方育平擅長捕捉非職業演員的真實反應和情感,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遊走在虛實之間。

到了拍電影時期,方育平第一次合作的公司是鳳凰電影公司,即“長鳳三大左派公司其中之一。鳳凰允許方育平繼續以電視臺時期那種寫實風格來拍電影,於是有了處女作《父子情》。這部片按方育平在訪問中所說,票房雖然說不上特別火爆,但也沒讓公司虧錢。其實當年《父子情》1400多萬的票房當年市場已是相當成功,而且是一部寫實的文藝片。

這部紀錄片播出的時候,當時《半邊人》正在英國公映,而紀錄片中對方育平的訪問自然就顯得有特別的意義。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方育平另一部傑作《半邊人》

《父子情》和《半邊人》都沒有大明星,並啟用不少非職業演員。方育平在紀錄片中的訪問說不喜歡用明星,但這並非他不喜歡好的演技,也非認為大明星演得不好。但用大明星難免會受到明星檔期的影響,要遷就演員的檔期,更重要的,方育平拍電影追求真實,“讓一個賣菜普通人的來演賣菜的角色一定是最真實的。”

在片中我們看到《半邊人》的拍攝現場,這場戲是拍張松柏(王正方 飾)第一次到主角阿瑩(許素瑩 飾)家吃飯,除了王正方,阿瑩、還有阿瑩父母都是非職業演員,方育平在跟他們講戲,但並非“教”他們演戲,也非拿著手中的劇本一句句“教”他們怎麼說,相反更多是詢問和溝通他們平時是怎麼說話的,比如父親一頓飯喝多少酒這類生活化對話。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半邊人》拍攝花絮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方育平給素人演員講戲

除了方育平,紀錄片中Tony Rayns訪問的新浪潮導演還有徐克、許鞍華。徐克無疑是最快從新浪潮融入主流商業的導演,《蝶變》、《第一類型危險》中的創意和新銳,很快就被帶入主流的商業類型中。

許鞍華的《投奔怒海》叫好叫座,也是和《父子情》一樣屬於賣座文藝片的特例,之後許鞍華在主流商業和個人風格上游走,在主流商業片中時常因過度追求個人風格讓影片票房失敗。

香港“電影的一代”

紀錄片還介紹了香港的電影文化,70,80年代的香港年輕人是香港嬰兒潮長大成人的一代,他們文化上接受歐風美雨的薰陶,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甚至負笈歐美名校,他們接觸大量歐美的音樂和電影。

70年代末,一群電影和文化有心人創立了香港電影文化中心。熱愛電影的年輕人在這裡接觸到許多主流戲院上映以外的一些獨立電影和藝術電影。除了放映,中心還出版刊物、定期舉辦講座和活動介紹經典電影。中心還舉辦電影課程,請來導演和影評人來當客座講師,最初的電影課程導師陣容就包括徐克、方育平、嚴浩、羅卡、劉成漢、舒琪等。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香港電影文化中心

當時香港還沒有專門正規的電影教育,電影文化中心的課程無形間肩負起民間教育的角色,一些年輕人憑著興趣來報讀,在這裡浸淫電影藝術世界。

《半邊人》阿瑩的故事就是真實中許素瑩自己的故事。阿瑩原本只是一名在街市賣魚的女孩,日復一日枯燥的賣魚生活加上感情不順,無意間看到電影文化中心正在招聘工讀生,於是報名面試,順利獲得在中心工作的機會,並且在這裡接觸演藝。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半邊人》的故事也是阿瑩真實的故事

真實中的許素瑩後來也從事了影視和演藝,並一直為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工作。香港電影文化中心運營至1988年,若干年後重組成電影文化中心(香港),許素瑩更擔任電影文化中心(香港)董事會副主席,直至去年底換屆。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去年底《半邊人》的放映活動,阿瑩與兩位女兒亮相 來源:星島

去年正好也是電影文化中心(香港)成立20週年,在慶祝活動上放映了《半邊人》的高清修復版。放映結束後,在影片的配樂下,許素瑩兩名女兒以神秘嘉賓現身為母親送上海報,其紀念價值不言而喻。

電影文化中心的創立和香港新浪潮幾乎同時誕生,這股電影風氣多少有點像法國新浪潮。電影之於這些年輕人不僅是藝術,也是瞭解世界和塑造自己世界觀的窗口,並融入到他們的生活,在娛樂方式尚不如今天豐富的年代,電影最終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