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口的激增,糧食需求也急劇增長,這成為先民發展農業的原動力。農業是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的標誌,近幾十年在全國範圍的考古發掘中,我們可以看到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中國很多地方就出現了農業。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黃河

一、黃河中下游地區早期農業的發展
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還有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西藏的卡若文化等,都已經出現初具規模的農業體系。
在之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與人類生產技術能力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區域,而每個區域之間也形成了自己農業發展的特點。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黃河中下游農業區。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仰韶文化博物館

黃河流域的農耕社會最初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區,即今天的關中平原、中原地區等地。這裡地勢平坦,氣候溫和,而且有很適宜的溫帶季風氣候,加之容易耕作的黃土層,很適合文明初期農業的發展。所以,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就成為新石器時代這一區域文化的代表。
到了夏商周時期,農業開始逐漸擺脫原始的耕種階段。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農業工具以及生產技術的進步,黃河流域逐漸成為了中華文化最早的誕生地,同時這裡也成為當時中國最為發達的農業經濟區。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二里頭出土的玉器

二、中國早期農業經濟區的形成
古代中國以函谷關為分界,將黃河地區大體分為關東與關西兩個區域。傳統的關東地區包括今天的伊洛盆地,而伊洛盆地的核心則是洛陽。
當時以洛陽為中心,將其周邊分為河南(指伊洛盆地)、河東(指今天的山西東南部)與河內(指今天的焦作濟源一帶)。其地北至河北平原,東至山東半島,西至關中盆地,南可達荊襄之地。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在上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新石器早期的文化,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磁山文化與河南裴李崗文化。
磁山文化發現了最早粟的遺存,從出土的農具與加工用具上也可以發現,當時的農業已經從原始的刀耕火種,慢慢轉向為了穩定的種植業,並且有馴化好的動物。裴李崗遺址還在今天河南的登封、鞏義、新密等地發現了較為發達的農業生產用具。這兩個文化說明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時代,中國黃河下游地區,也就是華北平原的西端與太行山交接的地區,已經完全進入了農業社會。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邯鄲博物館磁山文化聚落

時代稍晚的仰韶文化也都已經出現具有一定規模的聚落與糧食儲藏,這說明當時的一些地區已經開始過上了定居的農業生活。這時期的遺存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鄭州與洛陽兩地。
隨後,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成為了早期夏文化主要的都城,而在今天河南登封、新密,以及山西夏縣的東下馮等地也都發現了夏代的文化遺存。從目前考古發掘的情況來推斷,夏王朝主要活動範圍北至今山西晉南(運城與臨汾),南抵河南伊洛盆地,東至登封,西達崤山。


到了商代,華夏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農業技術也較夏代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於農業聚落的不斷髮展,開始出現了剝離於農業之外的手工業、商業,並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商業城市。商代的疆域範圍也較夏代有了很大的拓展,在盤庚遷殷之前,其疆域已經北至今河北邢臺,東部疆域已經推至今河南鄭州與商丘一線。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鄭州商城遺址

至殷商時,以安陽為核心的商文化進一步發展,殷商的農業生產比前商(盤庚遷殷之前)更加發達,農業已經成為當時社會最重要的生產部門。從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辭中就可以看出,商代的農業已經從原始的狩獵與畜牧業中完全分離出來。
在商代的卜辭中,與土地與農事有關的文字非常多,比如“田”字就較為常見。“田”在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多種不同的寫法。“田”字周邊都有一個“口”字,在“口”字中央有時會是“十”字形,或者是“井”字形。另外還有“疇”“疆”“囿”“圃”“畯”等與土地、農業有關的字都有多種不同的寫法。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殷墟宮殿區

關於糧食與農業作物的記載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很常見。在甲骨文卜辭中,糧食一般統稱為“禾”,其中最主要的作物就是 “黍”,即大米,而黍在原始農業的發展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曾一度與粟、稻、麥、麻合稱“五穀”。甲骨文中關於粟的記載也相當多。

從原始的農業,到王朝的建立,黃河是怎麼成為“母親河”  的?

出土的甲骨文

在殷墟的考古發掘中,在宮殿區與作坊區還發現了大量用來釀酒與儲藏糧食的地窖。古代酒的釀造多以糧食為主,酒釀造的發展程度與當時社會的農業發展有直接的聯繫,這也說明商代所產的糧食不但可以滿足貴族與百姓自給自足的需要,而且經常會有較大的盈餘。


在以農業為本的中國古代社會,農業的發展程度直接決定一個地區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的經濟地位,如以伊洛盆地為核心的農業區,就因為發達的農業而成為中國最早的經濟區。適宜的氣候、黃河沖積而形成的肥沃的土壤,都為黃河中下游地區早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與物質基礎。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黃河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