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是仇富!",要求包機回國還要政府買單?背後原因更復雜

隨著國內外疫情形勢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疫情形勢逐漸明朗,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但是國外的疫情形勢卻不斷惡化,累計確診和死亡人數與日俱增。

一些小留學生的父母,每天在跟孩子視頻連線的時候,看到孩子無法到學校寄宿,寄宿家庭拒絕接收,孩子只有十二、十三歲,就在異國他鄉無處可去,紛紛流下了眼淚。無奈之下,留學生的父母們就聯名向駐英大使館寫信,希望政府可以組織包機,把孩子接回國內。

看到小留學生們幼稚的面孔,絕望的眼神,看到他們父母焦慮的神情,無奈的話語,網友們卻表現得過於"無情、絕情",在網絡上很少有網友同情低齡留學生和留學生父母,很多網友都質疑留學生家長們的"包機請求",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網友表示,把孩子從小送往國外讀書的目的並不"單純",背後有3點複雜原因。

1、 不想走"高考"這座獨木橋

眾所周知,高考是我國絕大部分學生都不可避免的大型考試,也是寒門學子改寫家庭命運的最佳機會。因為高考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所以每年高考場上的競爭都非常激烈,無數學生想要通過高考"一朝成名天下知",考上名牌大學,改變自己和家長的命運。

這時候,一些家長就把目光瞄準了"出國留學",孩子出國留學後,不僅可以規避高考激烈的競爭,還可以給自己"鍍一層金",日後更容易在世界著名大學就讀。

2、 攀比心理在作怪

每個人都有攀比心理,有的人能夠控制住,有的人卻在攀比和虛榮中上癮。

你的孩子上雙語幼兒園,我的孩子就要上國際幼兒園,你的孩子上重點小學,我就要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特別是在親戚好友之間,這種攀比心理更加濃厚。

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是想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家庭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付得起孩子高昂的留學費用,但更多的家庭是勒緊褲腰帶,寧可自己過得緊巴巴,也要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說到底就是為了"面子"。

3、想讓孩子移民英國

有的人讓孩子從小在外國留學,並不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也不是認可西方國家的培養人才方式,只是單純地為孩子將來移民做"準備"。

就拿我國低齡留學生最多的英國來說,根據英國現有的相關規定,只要學生在英國連續居住滿10年,就可以申請英國的綠卡,很多申請人讓孩子從小在英國讀書,並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為孩子移民英國做"鋪墊",這也是諸多網友最擔心的情況。

國家和社會花了很多資源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危機時刻無論花費多大代價都要保全的人才,最後從頭到尾都是想要脫離祖國,移民國外,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要加入外國國籍,這真的是莫大的"諷刺"!

綜合以上分析,從小把孩子送到英國培養,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孩子在小時候並沒有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念,把孩子送到英國培養,長大後就是一個擁有英國人思維的孩子,他的價值觀念,人生理想,家國情懷都是更加傾向於英國的。

從小在異國他鄉長大,沒有培養出對祖國的認同感,反而培養出了對西方國家的認同感。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多精力,這麼多金錢,不惜一切確保孩子的安全,到最後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孩子長大後還是"英國的孩子"。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