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關注我們,一起做有數青年!


【有言——第十一期】

羅雲熙:流量只是大眾給予的標籤,給予我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羅雲熙並不是演技科班出身,也不是一開始就作為演員出道的。


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學習了11年的芭蕾舞,從上海戲劇學院芭蕾舞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做了芭蕾舞老師。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在朋友的勸說下,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成為了一名練習生,後來兩次以唱跳組合出道,參加過《聲動亞洲》......


直到2013年羅雲熙才正式觸電開始了演員生涯,而第一次被人熟知是《何以笙簫默》中的小何以琛,雖然成為了很多女孩想象中的翩翩少年,但那時他的演技還很青澀。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非科班出身的他,在《香蜜沉沉燼如霜》大火之前,似乎走了很漫長的路。


在他人急於成名之時,羅雲熙卻不斷地沉澱自己、磨鍊演技、一步步成長。他今天的成功,絕非偶然,但成名並不是他最在意的結果,努力進步、讓自己快樂滿足的過程才是最寶貴的禮物。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做演員,是一件能充實自我、豐富自我的事情。”


潤玉——溫潤如玉恰如其人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談起印象最深刻的角色,熱愛這份職業的他對每一個傾盡感情的角色都記憶猶新,但還是潤玉,這個第一次以沉浸的方式詮釋的角色對他影響最深刻。他的表演成分不多,多的是基於對角色理解後的真情流露,因此也最能打動人心。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他說,自己在那三個月的時間裡真真地“活成潤玉”的樣子——溫潤柔和,純淨如玉。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仍然一身少年氣息,聲音輕柔的他談起對劇本的挑選等工作上的話題,和對“演員”社會責任的看法時,卻是成熟、理智,擲地有聲、似乎還時刻帶著一股向上的正氣的。


挑選劇本時,除了衡量角色與自己的契合度,也要考察團隊的專業性。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今年年初,憑藉在《香蜜沉沉燼如霜》、《兒科醫生》中的精湛表現,羅雲熙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舉辦的“2019融屏傳播優選”活動中,斬獲“影響力演員”獎項。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鞭策,我會更加努力地帶來更多有正能量影響的作品。”


流量——是個標籤,也更推動自己進步


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談起“流量”這個詞,在他臉上卻能看到一種淡泊名利的平靜,輕描淡寫中是對演員這個職業腳踏實地的追求,外界的聲音紛紛擾擾,好好壞壞,都只是一個標籤而已,這個中性詞,更多的是一種推動他在大眾矚目中挺直身板向前走的動力。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關注自己的人多了,就更需要自己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引導大眾的作用,把自己身上正能量東西帶給大家,讓大家在關注我的同時可以得到正面的積極影響。”


羅雲熙對自己的目標非常堅定,在領獎臺上他說:“好演員是應該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在年輕演員裡,他發言的時間最長,我彷彿可以透過這句話看到他眼裡的真誠。

未來的目標


“我想要腳踏實地演好每一部作品,把每一個能自己創造的角色都演繹到深入觀眾內心的程度,讓大家記住,讓大家能夠從角色中學習到某些東西,也看到一些正面的東西。”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在大眾的流量標籤下,他仍有一顆想要用演技的實力證明自己的堅定的心;在他有些不染世俗煙火的氣質背後,卻時刻展現著接地氣的正面力量。


在這次疫情期間,他也積極發聲,給粉絲和大眾帶去了溫暖又鼓舞人心的力量。


三十歲才迎來事業小高峰並不晚,流量標籤並不阻礙他走實力派道路。相信他的執著、正能量、淡泊與沉穩會讓他走的更遠更順利。


期待羅雲熙成長為更優秀成熟的演員,也期待他被更多人看見。



視頻 | 黃凱特

有言 | 羅雲熙:“流量”對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