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科學治理水土流失 生態脫貧謀“雙贏”


陽春三月植樹忙。連日來,在長汀縣昔日嚴重水土流失的河田、策武、新橋3個鄉鎮的9處山場,全縣73家部門或單位的1530名黨員,開展“黨員植綠行動”,共栽植木荷、楓香、米櫧、烏桕等鄉土闊葉樹苗15300多株約180畝。

長汀縣實施水土流失精準治理深層治理,在去年完成治理流失斑塊3618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80萬畝的基礎上,2020年打響水土流失治理攻堅戰,截至3月23日,已開工項目20個,每天上場施工班組55個,共計5000餘人,有20.65萬畝正在施工。

這是長汀縣落實習總書記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的具體行動。

長汀縣水保服務中心主任嶽輝說,習總書記十分關心和重視老區蘇區,在講話中強調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他在福建工作期間,5 次到長汀,9 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長汀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縣脫貧辦主任林先水說,習總書記強調要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我們把水土流失治理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切實打好這兩場攻堅戰,實現“雙贏”。

在河田鎮窯下村車田寨自然村的大山裡,長汀縣晨露種養技術服務合作社的1000多畝黃花遠志基地就建在馬尾松林中,貧困戶劉老劉哩精心管理1.1畝的黃花遠志,他說,去年採摘黃花遠志枝葉,賣給合作社加工成黃花遠志茶收入1300元。

合作社理事長曾憲富介紹,黃花遠志素有南方人參之稱,合作社在馬尾松林下種植黃花遠志1500多畝,帶動全鎮101戶貧困戶種植黃花遠志109畝,一方面改良馬尾松林的土壤結構,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一方面收購黃花遠志葉、根、花進行深加工。他特別強調,貧困戶林下種植黃花遠志,一畝當年收入1200元,第二年2000多元,第三年以後穩定在3000元以上,具有容易種、省人工、低成本、效益長的特點。

國家林業科技特派員、縣林業局產業辦主任範小明介紹,全縣2019年林下種植蘭花272.5畝、中草藥4284.5畝,他張口就能說出貧困戶林下經濟典型,古城鎮元口村貧困戶林文生種植多花黃精6畝;大同鎮天鄰村貧困戶孫代金種植金線蓮18畝;新橋鎮石人村貧困戶湯任華種植三葉青20畝等,都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脫貧致富的典型。

崩崗,是水土流失中的頑症,溝壑縱橫,土質貧瘠,地表裸露。在長汀縣遊坊村李屋後山,浙江金華人金國平,於2009年承包青年世紀生態林,先後投資200多萬元,通過植被恢復、崩崗治理、坡耕地改造、經果林和循環經濟開發建設,栽種了東魁楊梅、柑橘、桑葚100多畝,2012年成立世紀林專業合作社,新種水蜜桃、永定紅柿、美國糖橘500棵,成為全鎮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林果種植基地,成為科學治理崩崗的典型。金國平說,合作社吸納4戶貧困戶鋤草、下肥、採摘等管理,日工資100元,每人一年增收6000元。特別是貧困戶李騰火木,在合作社帶動下,不但在合作社掙一份工,而且自己種植5畝桑葚,一畝純收入5000元,僅此一項一年增收2.5萬元,老李還申請加入了黨組織。

縣水保服務中心主任嶽輝說,全縣通過採取削坡、降坡、治坡、穩坡等措施,對崩崗進行綜合治理開發利用,引導貧困戶在崩崗臺面上種植楊梅、油茶、黃花茶、西瓜等經濟作物,累計治理崩崗1214座,產生效益近100萬元,達到了生態、經濟雙贏目的。

在河田鎮蘆竹村高優農業扶貧車間,村黨支部採取“支部+家庭農場+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流轉土地158畝,引進恆源泰家庭農場,建成高標準溫室大棚38畝,棚外基地120畝,棚內栽種草莓、哈密瓜、獼猴桃、百香果,棚外是木荷育苗等項目,全村24戶貧困戶全程參與種植經營管理。在棚內,貧困戶範昇華管理著百香果、草莓,去年他在扶貧車間管理,收入了1.3萬元,村黨支部書記範水生說,興建高優農業扶貧車間,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雙增收”,僅車間一年就為村財增收6萬元,而貧困戶戶戶增收都超過萬元。

在河田鎮邊遠的根溪村、中坊村,掀起了一股栽種金橘的熱潮,27戶貧困戶依託如意金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6800株金橘,面積達68畝。貧困戶黃洪算了一筆賬,金橘當年種植,第3年投產,盛產時純收入上萬元。一次就種植6畝金橘,他說,種金橘、既治理水土流失,又能穩定增收,一舉雙贏。

□ 通訊員 陳天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