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縣抓好特色村志編纂 助力鄉村振興

“《西遞村志》已經通過專家評議,並根據評議意見修改和補充資料,即將形成送審稿,相信這部村志能夠為西遞村的發展發揮鑑古知今、承前啟後的作用。”黟縣西遞村黨總支書記胡一洪告訴筆者。

今年以來,黟縣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對該縣正在編纂的村志進行梳理,根據村志編纂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分類指導,確保志稿質量。在抓好全面統籌工作的同時,對進展較快的《西遞村志》《宏村村志》《雉山村志》,安排人員包保,通過網絡、電話等線上溝通和定期到村中面對面指導等方式,督促修改、編輯和完善相關稿件;對於進展較慢的編纂村,加大協調鄉鎮、村兩級編纂力度,配齊配強編輯隊伍,採取購買服務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進度。

盛世修志,志載盛世。我們正處於一個新的發展時代。為了引導、規範鄉鎮村志編纂工作,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綱要明確規定:“指導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做好志書編纂工作,做好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組織編纂工作”;並列入黃山市、黟縣“十三五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分別出臺獎補舉措。近年來,黟縣著力加強鄉村志編纂業務指導,縣、鄉鎮、村三級聯動,抓好名鎮名村志編修工作。截至目前,《西遞村志》《宏村村志》分別完成志稿120萬字、80萬字,其它4箇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志(盧村、屏山、南屏、關麓)、25箇中國傳統村落志和8個鄉鎮志正按進度推進。(王娜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