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文|过春天

1939年5月底,在位于克里姆林宫的办公桌前,斯大林正面对着一份最新的情报,沉默不语。在这份刚送来不久的文件当中,苏联官员详细记录了日本关东军在蒙古哈勒欣河附近挑衅的过程。

是否要给骄横的日军一记重拳?如果轻易调兵东进,那么此时此刻,位于西线的纳粹德国是否会提前发动侵略东欧的进攻?如果那样,苏联又将如何自处?这是克里姆林宫高层必须面对的问题。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就在斯大林为是否在东线大规模用兵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日本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和蒙古的临时分界线上,又发生了数起军事摩擦。一部分日军不顾司令部的约束,甚至直接深入到蒙古腹地,寻找蒙古军队的指挥所进行攻击。与此同时,关东军的飞机也频繁出没于蒙古上空,战云密布蒙古高原东部,眼看日军的威胁将可能影响到苏联在当地的存在,他终于下定决心,派遣自己的得力助手朱可夫,前往出事地点,组织当地的苏军和蒙古军队进行必要的反制。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和斯大林一样,朱可夫到达前线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分析,也发现小股日军挑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惊天的阴谋。为此,他提出莫斯科方面应当支援自己更多的航空兵和装甲部队,以抵御日军随时可能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此时的苏联,刚刚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体系发展突飞猛进,实力大增,所以在支援朱可夫一事上,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很快,在哈勒欣河西岸的苏蒙联军得到了加强,而这一消息,也传到了河东岸的日军那里。

"必须赶在苏军援兵到达之前,发动一场猛攻!"不少坚持北进战略的关东军将领疯狂的叫嚣着进攻。为了策划新的攻势,日本方面也向哈勒欣河附近调集部队,甚至为此成立了第6集团军,以统筹指挥即将爆发的战争。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日军在集结)

随着双方在前线兵力的上升,冲突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苏军侦察机越过分界线侦查被日军战机发现,穷追不舍,有时候日军骑兵偷偷穿过河流,偷袭高地的蒙军指挥部,结果被赶来增援的苏军装甲部队击退,虽然冲突愈发频繁,可是双方谁也没有缓和一下紧张气氛的意思。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在这样一个时候,就是比谁更能沉得住气了,日军的频繁进扰,并没有让朱可夫轻易地动摇,相反,他只是不断地研究情报人员送回的日军阵地情况,然后不断地询问身边的参谋人员,己方部队的集结情况。在他看来,小打小闹是无济于事的,自己必须养精蓄锐,然后在关键时刻抓住日军的麻痹心理,给予其最沉重的一击。讽刺的是,此时的日本关东军还打算再度书写日俄战争痛击俄军的所谓神话呢。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1939年8月,苏军前线集结了超过六万的作战部队,同时配备以上千辆坦克与装甲战车,至于负责轰击日军前沿的火炮和执行纵深攻击的轰炸机编队,更是蓄势待发。

8月20日凌晨五时,苏军率先动手了,数万苏蒙联军在坦克前导下,开始向河岸的日军阵地进行迂回包抄,一部分日军试图顽抗,但由于之前的苏军炮火造成损失过大,使其不得不后退,眼看着前线日军要吃亏,海拉尔的关东军指挥部连忙调集预备队前往增援,同时还把自己有限的装甲力量又投入到战场,试图遏制住朱可夫的凌厉攻势。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可是,他们错了,日军哪里晓得,在之前几个月和苏军的小范围接触中,朱可夫已经在他们周围集结了足够多的装甲军团,新式T-26坦克轻松的碾压过日军的阵地,为己方步兵扫清障碍,一些日军试图反抗,用炸弹炸断苏军坦克的履带或者其油箱,结果也多为螳臂当车,日军第6集团军的大部分主力,都暴露在了苏军的直接打击之下。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苏军在推进)

随着苏军前锋的突进,他们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一部分日军借助高地周围的泥沼地带,构筑障碍物试图阻挡苏军坦克的推进,可是,苏军方面不慌不忙的先将高地包围,然后呼唤航空队来扫射蜷缩的日军,当泥沼基本被清理干净后,苏军再缓缓地开上前进行收尾工作。曾经难分难解的强强对决,瞬间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哈勒欣河两岸机器声轰鸣不断。

到了九月中旬,河西岸负隅顽抗的日军基本被歼灭殆尽,侥幸逃出的日军返回大本营后,将苏军钢铁洪流所带来的恐惧传递给了身边人,更引起了关东军方面的普遍恐慌。眼看战场上讨不到便宜,日军只得勉强乞求和平。朱可夫方面看到目的达到,也担心推进过快会中伏,所以暂时停止进发,等候克里姆林宫方面的命令。

苏军统帅朱可夫运筹帷幄,痛歼日本关东军北进主力军团

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开始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斯大林认为对日军的打击已经达到了威慑对方的目的,所以很快接受了日方代表的媾和请求。一度战火纷飞的蒙古高原东部,又恢复到了短暂的宁静当中。而之前日军少壮派疯狂叫嚣的北进攻苏,也随着战场的沉寂而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东南亚财富的觊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