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子貢評價孔子溫良恭儉讓。您怎樣理解溫良恭儉讓的文化意義?

聿劍培訓師


我是艾佳,我來回答。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論語•學而》中,子貢對孔子的評價,原文為:

子禽問於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知。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意思是:

子禽問子貢:“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都能瞭解這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求問得來的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老師是憑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謙讓這些美德才得到的。老師所求的方法大概和平常人的求法不同吧!”


那麼,溫良恭儉讓有著怎樣的文化意義呢?


我將從孔子其人、子貢其人、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內涵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創始人。

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子貢其人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利口巧辭,善於雄辯,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

《論語》中對子貢言行記錄較多,與孔子的對答也最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筆墨最多,對其評價亦頗高。

子貢死於齊國,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子貢非常尊重老師孔子。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後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几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隻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內涵


溫,指對人態度溫和。在生活中對人的態度,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和顏悅色”、“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溫和善良”等詞皆是人品溫和的表達。


良,多指善良、美好。現常與善一起表達,指人美好的內心品格及優良的道德品質。


恭,古代指面貌的端莊,延伸出對人態度謙和、做事認真等意思。


儉,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都是“以儉素為美”。


讓,表退讓、謙讓、辭讓之意,“厚人自薄謂之讓。”

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前者為五德,後者為五常。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子貢對孔子的評價非常恰當,非常中肯,不愧是尊師重道的孔門十哲之一。“溫良恭儉讓”很好地表達了子貢對孔子的敬愛與尊重,也深刻反映了孔子其人的品質、風度、性格及修養,有如此之師,才有如此之徒。師徒相輔相成,才能共成佳話!


艾佳之城


源於衛公孫朝問子貢:仲尼在哪裡得來這麼廣博的學問!子貢說文王,武王的治國理念還沒完全丟掉,這種理念在人間流傳,賢人能人會記住要點,不賢之人只會記住皮毛!先生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不需要在學堂,不需要指定一個老師!孔子每到一個國家,憑著溫和,善良,恭謹,儉僕,謙讓的美德去了解國家的政事,風俗!這就是他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孔子有著溫和的語言,敦厚朴實的外表,可以獲得別人的好感,讓人放心!持有這樣的態度更能親近人,這也是中庸之道!孔子有善良的道德,愛人的情懷,有助人,達人的情懷,長時間交往,真誠善良會得到認可,得到知己,展現仁愛之義。恭,恭敬莊重!懂得尊重對人以恭敬,自身以莊重才能獲得尊重,心懷有恭敬之情!行事有恭敬之禮!人人為師,理應恭敬!儉,節約勤儉,保持勤儉是一個人的優良品格,使人舒適避免墮落!勤以持家,儉以養身。讓,友好謙讓!熱情對待人,謙讓心對待人!可以更好的溝通,避免與人爭執!人與人之間需要謙讓!人如此,家庭如此!社會國家也如此!中庸之道!


姜岸城


溫良恭儉讓

在《論語》裡,孔子的學生子貢評價老師孔子,是溫良恭儉讓!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

溫:溫和,良:良善,恭:恭敬,儉:節制,讓:謙讓!

溫良恭儉讓,是五種美德,我們應該努力的修養自己,通過實踐和反省自己、總結經驗,讓自己的修養和品格接近這樣的美德!


人格的力量是無窮的!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集中處理的就是人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主導了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這些關係中,核心是和諧,而和諧關係的形成在於人的修養!

所以,我們說,人的幸福美好生活來源於不斷的奮鬥、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去修養自己、讓自己的品格更加高尚、讓他人喜歡與我們交往和合作!

這是智慧!

溫和的對立面是生硬、良善的對立面是醜惡、恭敬的對立面是張狂、節制的對立面是揮霍、謙讓的對立面是爭搶!

我們大家可以照照鏡子,看看我們自己,以提高我們自己!我們爭取讓自己做到溫良恭儉讓,這就要求我們有底線意識、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斷的學習、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內心變化。


聿劍培訓師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魯·孔丘(孔子)《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前者為五德,後者為五常。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鑑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青島墨竹


我們先來讀《論語》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知。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註解

①子禽、子貢:孔子的學生。②夫子:古代的一種尊稱,就是現在稱呼的老師。③邦:諸侯國。④與:同‘’歟‘’。⑤抑:還是。⑥其諸:大概。

理解其大意為:子禽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都能瞭解這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求問得來的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老師是憑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謙讓這些美德才得到的。老師所求的方法大概和平常人的求法不同吧!‘’

這就是我們小學時就讀過的‘’溫、良、恭、儉、讓‘’的切實意義,其文化內涵深奧又樸素溫和,讀來教益非淺又親切!



憶史情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魯·孔丘(孔子)《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

據記載,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

具體來說,溫,指對人的態度溫和。在生活中對人的態度,常常是瞭解一個人品格的標誌。我們的語言中讚揚“溫”這種品德的成語有很多,如“和顏悅色”、“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溫和善良”等。

  良,古代指善良、美好、高尚、仁義等。今天所說的“良”應該演變為存在於內心的衡量是非善惡的標誌。“良”指的是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衡量它們的標準,因此“良”是核心,是本質的東西。

恭,古代指容貌的端莊,對別人的謙和以及做事認真不苟等。孔子主張對人要端莊誠懇,表裡一致,那種以花言巧語,裝出偽善面孔的虛偽態度是“可恥”的,正所謂“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勤勞純樸的中國人民不僅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而且以勤儉持家譽滿世界民族之林。縱觀歷史,大凡有識之士,清廉官吏,皆“性不喜華糜”,而“以儉素為美”。  

  讓,“讓”字含有退讓、謙讓、辭讓的意思,註釋還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話:“厚人自薄謂之讓。”可見,“讓”字裡麵包含著講文明,講禮貌,講團結,講道德,克己為人,顧全大局的豐富內容。

“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鑑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讀心賞文


首先,瞭解下這句話的出處,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

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前者為五德,後者為五常。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對於傳統,我們一向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溫良恭儉讓,在我國傳承千年,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世人稱頌。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之一,是中華民族不會被歷史長河淹沒的根本所在。



神奇的網優


大家都知道,“溫良恭儉讓”通常用來述說一個人的品德修為。它來自於孔子的《論語》“溫良恭儉讓”的本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這五種美德,這也是儒家倡導人們要以此來待人接物的人格修養。

首先,《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品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

其次,“溫良恭儉讓”在《論語》中,是這樣呈現的: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話為孔子的弟子子禽與子貢的對話,大概是說:子禽問子貢,老師孔子到達一個邦國,總會了解這個邦國的情況,這是因為他自己的原因呢,還是邦國君主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子禽說,老師因為自己“溫良恭儉讓”的修為,所以才能如此,或許是他用的方法與其他人的方法有所不同的緣由吧?

以上,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為人處世的修養呈現了出來。孔子之所以會受到各邦國的禮遇,是因為孔子擁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品德修為。

總之,“溫良恭儉讓”不僅是孔子的品德修為,也是現今人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中所應有的非常重要的品德修養。它能傳承至今,足以為鑑!


文君德


溫:是絕對溫和的,用現代的語彙來講就是平和的。

“良”是善良的、道德的。

“恭”是恭敬的,也就是嚴肅的。

“儉”是不浪費的。

“讓”是一切都是謙讓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後的。

上面這五個字,也可以說是五個條件。描寫了孔子的風度、性格及他的修養。


雷地文化


敬而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