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這是一對很“相愛”的情侶,女的純淨、溫柔、賢惠,男的帥氣、敏感、神經質。

她在醫院檢查受傷的腳,他在診室外等候,略有擔憂,她嫵媚一笑,似乎在說:你看,小事情,我沒事兒,別擔心。多麼甜蜜幸福。

可隨後,她又受傷了,手上打著石膏,一位朋友在探望中似乎察覺到了不對勁,面露憂愁。

晚上,她笑著向他絮絮說道:“我最近突然有種感覺,只要睡著那我就會死掉” 他微微不爽,臉色低沉……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這對看似相愛的情侶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隨著女主阿乃身上的傷與男主明龍手上的破皮出現了對應,劇情也越來越明朗。

他們的秘密也浮出水面——家暴。

阿乃依舊呆在虐愛之中,直至生命的盡頭。

——來自微電影《我們都不應該討論愛情》


這部影片對暴力部分的表達非常隱晦,只是一些鏡頭略有體現:阿乃受傷的手臂、背後的淤青、受傷的腰部,明龍手部關節的破皮,破碎的鏡子……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整個影片中,阿乃都很溫柔,甚至在挽留朋友多待一會兒時也語氣軟軟。

直到最後倒在血泊,我們才有些震驚:竟然是這樣!

細看時,又覺得這個影片的細節表現太真實了:

他弄傷了你,你還對他微笑?

他昨晚打了你,你還給他做飯、讓他摟抱,還嬌嗔道“幹嘛呀”?

他因太用力打你而破皮,你還溫柔為他上藥?

……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在影片中,我們感到阿乃的說話語氣、肢體語言都太柔軟了,就連床上的反抗都那般柔軟,沒有憤怒的表情,沒有憤怒的語氣……

她被男友打得那麼慘,她活得很壓抑,但又處處透露給我們:不管怎樣,她都是可以忍受的。

她似乎失去了攻擊性。


所以,她的朋友生氣,質問明龍:你們家的鏡子呢?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所以,觀眾看完後很生氣:

“活該”!

“為什麼不離開”?

“幹嘛這麼愛他”?

“這不叫愛情,這叫該斷不斷反受其亂”!

“無限包容只會害死自己,對於被家暴者來說”。

……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旁觀者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替阿乃表達著那被壓抑、未被表達的“憤怒”:明龍你這樣對待一個女人,是不可以的!

被暴力對待時,我們需要去表達這種憤怒,表達我們的原則和立場,告訴對方:我不可被侵犯。


還記得《青春鬥》裡,帥氣嘴甜又執著的程宇嗎?他非常喜歡錢貝貝,各種撩撥,終獲芳心。帥哥配美女,本是一段佳話。可隨著交往的深入,程宇的本性也開始慢慢暴露:敏感、多疑,控制性強,脾氣易躁……

如果錢貝貝是一個缺愛、輕易依附和妥協的人,那麼,她很可能就一輩子呆在這段關係裡了。但錢貝貝不是這樣的主兒,她是幾個女孩子中活得最瀟灑、最有底氣的人。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一次,貝貝要出門幫朋友,程宇覺得貝貝陪自己的時間太少,希望她不要出去,留在家裡。但貝貝覺得自己陪伴得足夠了,而且向真是自己的朋友。程宇接受不了,兩人發生了下面的對話:


程宇:“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貝貝:“你這說的都是哪跟哪啊,那真的是我姐妹兒的事情。”

程宇:“我不讓你走”。(用身體擋住門口)

貝貝:“程宇,你再這樣,我不客氣了。”

程宇:“那你把我打趴下,打趴下我就讓你走,那邊有棍子。”(威脅貝貝)


貝貝拿起棍子,想嚇唬程宇,讓程宇放她出去。程宇在貝貝下手前一刻,暴怒,一拳打在鏡子上,大吼“夠了”。這一舉動嚇壞了貝貝,也讓貝貝意識到程宇雖然表面謙和、深情款款,

但骨子裡具有強烈的佔有慾、控制性和暴力傾向。


程宇將貝貝幽禁,沒收了鑰匙、手機,與外界隔絕,另一邊繼續對她很好,給她做好吃的,軟硬兼施,但貝貝拒絕接受,不原諒,冷言冷語,尋找各種機會逃出去。最後在好友的幫助下逃離了。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此後,程宇多次找貝貝求複合,明確表示“我想重新追求你,好不好?”貝貝不為所動,堅定自己的判斷:程宇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五年後程宇依舊對貝貝念念不忘,在事業成功後,通過中間人約貝貝見面,貝貝看透了程宇的心理動機


“你的道歉,我接受。但你覺得你那樣傷害我,道歉還有用嗎?”


“你不過就是想讓我後悔,後悔當時沒有跟你在一起,因為你現在有能耐了,可以幫助到我身邊的人。但是我要告訴你,我不後悔,無論你以後多成功多有錢,我都不會後悔!”


看到這裡時,真心覺得錢貝貝這姑娘底氣足,活得通透,不怕事兒。程宇這類人確實比較難纏,軟硬兼施,強大如錢貝貝也在擺脫過程中多次遭遇威脅,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才甩脫。


對比之下,阿乃性格較柔軟,且享受著這近乎病態的“愛”,深陷其中,好像明白自己身處虐愛,又好像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在檢查腳傷時依然對明龍嫵媚地笑,帶著笑討論自己的死……


我們不知道阿乃是在初期從未曾像貝貝一樣識別出男友的暴力傾向,還是在後期慢慢接受了與男友的這種相處模式。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在家暴案例中,有部分受害者,在前期是未曾意識到自己被虐待。Leslie也曾是家暴受害者,她曾在TED演講中提到:


“我並不知道他是在虐待我。儘管他用上膛的槍指著我的頭,把我推下樓梯,威脅殺掉我們的狗,在高速公路上拔掉車鑰匙……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個受到虐待的妻子”。

有部分受害者意識到被虐待時,但由於長期處於一種受虐狀態,逃跑的本能已被摧毀得差不多了。


在家暴中,起初受害者還會有反抗,但隨著施暴者的軟硬兼施、持續打壓,反覆一段時間後,受害者發現反抗不僅無用還會遭受更嚴重的暴力行為,TA就會放棄努力。這一行為過程稱為“習得性無助”


部分人會認同施暴者貶低與指責,覺得施暴者是強大的,需要討好的,自身是弱小的、有錯的。


如:他打我,是因為我今天做錯了才被如此對待。而沒有意識到

“打人”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錯。


因為“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很多人遭遇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後,怕受到他人的嘲笑與指責,所以大部分受害者在遭受到“家暴”之後選擇忍氣吞聲。殊不知,這樣更強化了施暴者的認知。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他打了你,你為何還在笑?

結語:


如果你不能接受被暴力,那麼,在暴力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要像錢貝貝一樣明確地說“不”,保護自己,將它扼殺在搖籃裡,或者及時報警,或向身邊的朋友尋求幫助。


若你像阿乃一樣,已無法擺脫一個具有暴力傾向且軟硬兼施的人,可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他們的專業干預與支持會幫助你更有力量地離開這段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