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後有多痛苦?

用戶3708573094


最近裸辭又被提上了風口浪尖,針對裸辭前程無憂在近期開展了“2018年職場人裸辭情況調查”,裡面有一些數據可以幫您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裸辭那一瞬間是非常爽的,從提出離職到成功走人,但是從理性上不建議在沒有下家的情況下裸辭!裸辭後的一週兩週但是很快樂的,但痛苦會慢慢顯露:

1.裸辭可能會導致找下家的時候很多被動的情況和局面!

裸辭之後找新的工作,極有可能因為“想找工作”的心態和HR瞭解到你離職的身份後遇到薪酬壓價的情況,因為你現在身上沒有籌碼,找工作的主動權在招聘方手上。

根據數據,超7成職場人裸辭後談薪被壓價。33.9%的受訪者表示,壓價幅度在10-20%;壓價幅度在20-30%的,佔20.9%;另有2.7%的受訪者遇到了“對摺壓價”的慘況,壓價幅度在50%以上。

所以裸辭後找工作不利於你個人收益的提升。同時招聘方若瞭解你是裸辭,可能會覺得你衝動,考慮不成熟。

2.心態崩壞!

通常裸辭之後,很多人的打算是“找一份更好的新工作”和“我要休息一段時間”

如果裸辭後確實有休養的打算是比較放鬆的,但是時間久了可能狀態也會有不平穩。

我們說說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其實合適的工作真的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如果在職還可以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而裸辭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沒有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很多人心態會慢慢感覺崩潰,越發焦慮著急和迫切希望找到新工作,甚至自信心都會受到挫敗,如果面試不順利還會越來越喪,抗拒找工作和投簡歷進入惡性循環。

調查顯示,僅有11.1%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妥協,近9成受訪者願意降低原有求職要求。離職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一份好工作,然而當經濟壓力與精神負擔前後夾擊時,大多數人都似乎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去挑戰“裸辭”。近15%的求職者1個月內找不到工作就會妥協;26.2%的求職者心理防線是 1-3個月,大部分人會選擇在作息制度和薪資福利上做出妥協

3.個人經濟負擔

裸辭後個人的經濟壓力會非常大,畢竟沒有了收入來源,存款也有用完的一天,有很多東西不敢買很多錢不敢花,隨著錢越來越少想找工作的焦慮會愈來愈重!

4.經濟形勢不佳

隨著國家稅務和社保繳納政策更新,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都將受到明顯的衝擊,失業裁員的寒冬有可能將會到來,企業也有可能收縮招聘崗位和指標,重新另找工作的難度增大

當然,每個人離職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建議根據自身的情況考慮是否裸辭,併為後路做好打算

喜歡請點贊關注,前程無憂,陪你走過職場路~


祝你前程無憂


這個話題,我想我還是蠻有發言權的,最長裸辭過 4 個月,箇中滋味,真的很難受。


之前的想法

之前我有個想法就是工作就像談戀愛一樣,一定要先結束一段關係,才能更好的投入下一段關係。所以我基本上都是裸辭的,就是先辭職,然後再找工作,最長的時候有 4 個月的空窗期。但是——我以後再也不會裸辭了,還是騎驢找馬比較實在。


在離職的時候,我以為憑藉我的資歷分分鐘可以找到下家,但是現實情況遠遠比我想的殘酷。

自己看得上的公司沒幾家,自己看不上的公司又不想去。

兩頭為難。


最後還是勉強找了幾家投簡歷,剛開始以為應該隨便挑唄,可是投的簡歷有的都沒回復,邀約完的企業面試完也沒有什麼消息,每天就是把 boss直聘,拉勾網上的職位翻過來翻過去,各種搜索詞換來換去。

總之,那時候非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真的自己這麼差。然後因為沒有去工作,就是每天呆在家裡。

家裡人雖然每天不說,但是自己也能感受到滿滿的壓力。

經常也是睡不著😭😭😭

雖然每天都還有看書學習,但是畢竟沒有找到工作的話就沒有錢賺,那個時候家裡有剛新建房子,每個月要還不少錢,真的感覺自己好無能。

如何控制焦慮?

欸,非常焦慮。然後我乾脆就去買如何控制焦慮的書?

焦慮其實是因為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並不一定是現實中的真實情況,這是控制焦慮這本書裡面講到的。


如果你承認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單純的人與事並不會使你感到焦慮,那麼,你就可以阻止焦慮感的發展,不切實際的期望才是造成不必要焦慮的原因。

焦慮分為健康的焦慮和不健康的焦慮。

健康的焦慮感(包括擔憂、謹慎和警惕),可以說是一種恩賜:它可以抵擋危險,保護你的生命,使你意識到那些你可以改變的“不好”事物。

不健康的焦慮感則完全不同:它會導致一種麻木的恐慌感、過分的擔憂和恐懼情緒,這些情緒會阻止你去做那些你認為“很危險”的事情,而實際上這些事情並沒有什麼危險性。不健康的焦慮會阻止你去享受正常生活和發展人際關係,你會認為這些事情有很大的潛在風險。

這種心理會使你表現不佳,並消磨你的時光,還會阻止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利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訓誡語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焦慮感。

我想——打敗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直面焦慮吧。

裸辭的焦慮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自己太差。

那我就去投各種簡歷,不斷磨鍊簡歷和麵試,總有適合我的。

最後,當然還是找到了一個工作,雖然不是百分百滿意,但是,怎麼說呢?中國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坑吧,你在這家公司沒有遇到這個坑,可能在下個公司還會到其他坑,根本沒得選擇,既然都是坑就習慣吧,就接受吧,如果有能力就儘量填一些坑吧。


PS——你最長裸辭過多久?要裸辭過嗎?


PPT精選


1.從一個“裸辭”的來詢者說起

剛好今天有個“裸辭”的來詢者,想順著聊聊這個話題。

對方工作一年半,這是第二次“裸辭”。第一次在宜家做銷售,半年後不喜歡“裸辭”走人了。後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一年後因為受不了太機械的工作,沒有價值感,上個月“裸辭”了。

但致辭不到一個月,慌了。因為沒工作後,斷了糧草,收入受到了影響。但更加重要的是,大半個月下來,找工作碰壁幾次,開始懷疑自己了。最近拿了幾個offer,但都是創業公司,在糾結要不要去,害怕因為慌亂選擇了自己不合適的方向。

這就是“裸辭”的尷尬,辭職的那剎那很爽,後續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2.“裸辭”越來越普遍,但從發展角度未必是好事

前兩年,受“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影響,掛起了一陣“裸辭”的風潮。加上大量敢於追夢的90、95後湧入職場,“裸辭”越來越普遍。

來自新華網的調研數據顯示,57.1%的人大膽追求自我,敢於“裸辭”,而“裸辭”後的主要去向(接近一半)也是旅遊度假。


現在職場壓力越來越大,“裸辭”後,讓自己放鬆放鬆,度度假,陪陪家人確實令人嚮往;出國深造或是學習充電,也是一個好的提升放鬆。有些人“裸辭”是追求自我,但也有不少人“裸辭”純粹就是任性為之。


3.我們常常過於樂觀,要有心理準備應對“裸辭”後的最壞打算

當然,對於有經濟實力和有能力的人來說,不用多慮——有錢浪,有能力隨時再找個好工作。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過於高估了自己,認為自己浪一段時間,還可以隨時找個好工作。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問題,而是能否找到符合你期望的,比以前更好的工作。辭職後斷了糧草,沒有了收入的活水,很多人很快是有壓力的。如果找工作稍有不順利,會急劇擴大這個壓力。很多人容易在壓力下焦慮,一焦慮容易慌了陣腳,選擇一些將就的工作,甚至會迷失了方向。所以,很容易會陷入一個:“滿懷期待-碰壁-受挫-焦慮-降低期望”的怪圈。

來找我做生涯諮詢的人當中,有四成是“裸辭”人士。其實原本問題並不大,就是“裸辭”後慌了神。


4.HR的“偏見”

不能說是偏見,只是所有的HR都會對你“裸辭”的原因極度感興趣,你需要有一個完美、且要符合HR預期的答案。這個解釋,相信很多人編造得很辛苦。如果回答得不好,還會讓HR想歪,難道你在上一家混不下去了?容易想多。


所以,“裸辭”有風險,決策需謹慎。從職業發展來說,最好是定好了下家,淡定從容的離開。


職場大叔Allen


同樣經歷過裸辭的過來人深知裸辭的痛苦。現在的年輕人不是喜歡裸辭,也不是任性,而是很多時候被逼無奈,面臨工作上的巨大壓力,少得可憐的工資以及看不到未來的職業,他們實在是忍無可忍,於是才會選擇走上裸辭的道路。

但是裸辭也絕不是那麼輕鬆自在的。也許剛開始幾天,你會從起早貪黑,晚上加班到半夜的痛苦中解脫,但是失去了資金來源,往後每過一天,心理的負擔和壓力就會越來越重,壓得你喘不過氣,很多年輕人甚至還會得上抑鬱症。

如今社會找工作並非那麼容易,你放棄這一份工作,也許下一份工作還是一樣的坑,只不過是換了個坑的方式罷了。在我們還沒有掌握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命運只能掌握在別人手中,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我們只有自己學會忍受,學會承擔壓力,學會改變自己心態,才能過的不那麼痛苦。


職場領航


對於一個有擔當的人,裸辭後的空檔期,不但痛苦,還很焦慮;如果你是一個“佛系”的人,空檔期對你無任何影響,反而逍遙自在了。

現代人屬於前者居多,因為肩膀扛著房貸、車貸、租金,所以說,裸辭是一種昂貴的消費行為。

一:對前途未卜的焦慮

裸辭前,天生我材必有用,躊躇滿志;空檔期1個月,降低公司標準;空檔期3個月,降低月薪標準;空檔期6個月,開始懷疑人生。這說明,空檔期越久,越容易產生焦慮,最後導致懷疑自己。能否找到一個比原來優越的工作,是什麼原因未應聘上;機會什麼時候出現,這都是空檔期焦慮的來源。

二:失去經濟來源的焦慮

任何選擇,都需要付出機會成本。如果按裸辭的標準計算,機會成本=薪資年度增長額-(裸辭前的月薪+裸辭前五險一金公司承擔部分)*空檔期月數。顯然,這是很容易產生負數的公式。打個比方講,A裸辭後的空檔期是3個月,經濟損失=3個月的工資+五險一金公司承擔部分。沒有經濟來源,同時,還需支付房租、水電、伙食、房貸、車貸等,這些開支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返回最本質的問題:為什麼要裸辭?是擔心新單位的入職日期和舊單位的離職日期有衝突;還是人際關係鬧僵了,到了非要立刻離開的地步?

對於前者,離職成本昂貴導致在職者不敢裸辭已成為社會的主流,在招聘新人的時候,企業也會順應這種趨勢,給候選人預留一定時間。我任職的企業屬於較正規的公司,在招聘時,如果候選人合適,我們會同意1-2個月的入職等待期。我想表達的是,企業文化足夠好的公司,有足夠的心胸和氣度為候選人提供充裕的時間和空間處理舊東家的事情,讓其掃清障礙,輕身上陣。

對於後者,屬於為人處世之道,既然鬧僵了非走不可,裸辭後的焦慮就是代價。

最後,作為HR,作為家庭收入的來源之一,裸辭有風險,擇業需謹慎。


小喬初嫁


裸辭你好,我知錯了,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上上個月中旬,我裸辭了。因為啥?新的環境、新的業務、老油條的擠兌、老闆的不信任,即便我拿出再出色的業績又有啥用?我向來不是那個可以力挽狂瀾的人,也許我最開始的選擇就是有問題的。像這些苦水,我可能還有好多盆要倒。


前一陣子,知乎上出現過一個話題 # 一言不合就裸辭,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隨性嗎 #,這說的可能就是我了。但是,鞋子合不合適,腳還不知道嗎?真要等到腳底被磨出了血泡之後再去換這雙鞋嗎?在職業生涯的第三年,我可能有些迷茫,有些蒙圈了,但是我依然知道什麼是我想要的,什麼是我不想要的,出於本能做出的反應可能沒有錯吧。

但是,結束了裸辭後瀟灑隨意的第一週之後,我有點緊張了,因為總要為生計活著。馬上要還房貸了,我還有房租要交,還有女盆友要養,以前自己耍單幫的時候,我的那點積蓄還能勉強撐幾個月,現在好像也就能扛兩個月吧,然後就徹底成了窮光蛋了。


其實這些焦慮可能還好,畢竟還有緩和,但是對於未來的迷茫和求職現狀的無奈才是最讓人傷心欲絕的。


我在互聯網氛圍和創業氛圍都很一般的天津,緊挨著北京這座大城市,大量有想法的天津人都奔了北京了。天津被輿論粉飾的很美好,但是最近兩年也出了很多的事情,讓天津整體的就業環境蒙上了一層霧霾。加上天津人本身就有的一些小富即安的心態,讓一些有想法的年輕人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很多朋友勸我去北京,我也動過心,但是從北京幹幾年回來之後,回到天津我又幹點啥呢?我聽了太多太多的案例,很多從北京回來的天津人,在天津找不到工作,又殺回去了,這座城市留給他們的好像不是家鄉的溫暖,而是被遺棄的寒心。


天津的就業環境真的不太好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做sales類的工作,你可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拿到高薪,但是其他的崗位,可能會被用人單位看來那些可能是文職,工作能力是次要的,工作年限可能都要比工作能力重要,因為眼界和格局沒有人家一線和超一線城市那麼靠前。我這種又不願意委屈自己,想給自己找個好一點歸宿的人,只能在天津被剩下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來到了找不到工作的煩躁期,面試了很多公司,有嫌棄我,有我嫌棄的,有收到offer不敢去的,有直接被拒絕的,每天這顆心就一直懸著不能落地,讓人日漸沮喪,經常焦慮的半夜睡不著覺,白天沒有面試的時候經常無所事事,就差自暴自棄了。


這種日子過久了,人就開始反省自己,反省過去在職場上做錯的一些事情。人在經歷了讓自己比較痛苦和難受的事情之後才會醒悟一些,於是我鄭重的思考,我裸辭是不是錯了,現在我已經有些知錯了,但是回不去了。


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錯誤選擇買單,後果比較沉重,這也就是成長的代價。在進行下一份工作選擇的時候,我會很慎重地考慮,避免出現之前的錯誤。我們已經不能像小時候一樣,哭著和媽媽說,我錯了,然後獲得媽媽的原諒,社會是不會原諒我們的,社會只會不斷的鞭策我們。


千萬不要學我,我再也不敢裸辭了!


我叫鹽汽水


裸辭過,不會再裸辭。

2016年2月裸辭的,乾的不爽加上合同也到期了,就沒續簽,回家待著。

經濟壓力是沒有,啃老公。但是太無聊了,孩子上幼兒園,有阿姨接送,我就去報了瑜伽班、古箏班,每天過的還挺忙,中間也面試成了幾家,因為上班遠,也沒去。後來去了海航,上了一陣子,很痛苦,開車上班堵車,地鐵上班要轉好幾次線,和老公商量後,辭了。就這麼玩了半年,突然有一天,之前面的一家公司叫我去上班,離家很近,開車十分鐘左右,我就顛兒去上班了。

現在做了1年8個月了,企業發展不好,職業發展也看不到空間,想換工作了。但不會再裸辭了,在家那幾個月,總有事沒事找我老公吵架,內心深處還是做不到無所事事在家待著的。

對了,我做財務工作的,企業財務管理崗位、事務所審計項目經理都做過,註冊會計師,會計高級職稱,有工作可以介紹給我,座標重慶。


似水流年52963106


輕輕的,我走了,揮一揮衣袖,不留一片雲彩。

去年最具情懷的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爆紅網絡。可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種任性與奢侈,情懷的湧動抵不過現實的飢餓,沒有足夠的麵包你又能走多遠?

我們習慣了騎驢找馬,在沒有下家時,哪敢說走就走,可是,當你找好下家你會面對的是,你要提前寫辭職報告,要經過很多手續,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難免有人還未走,茶已涼透的感覺,有關領導再按規定卡你一下,你遲遲到不了新崗位,怕的是剛下了驢,馬兒也跑了。

裸辭,不但需要需要一定勇氣,還需要你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清醒明白你的優勢在哪裡,年齡?技術?業務能力?人脈關係?還有是你對未來是否有一個清醒的規劃。

當然,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money,是否能夠支持你現在的開支?你的各項保險保障是否能不受影響?

有時等待是煎熬的,更怕的是未知的等待,在瀟灑過後,等待的時間過長,你會在無所事事中迷茫,一開始是爽的,看著別人奔波,自己來去自由,可是,時間長了成天在無所事事中消磨自己,鄰居的懷疑,家人的嘮叨,伴隨著每天的生活,你就會羨慕那些行色匆匆的人。

裸辭不可怕,怕的是一時衝動的裸辭。


聽雨江湖客


裸辭痛不痛苦,在於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下一份工作,要不經過漫長的等待期,你會對自己喪失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因為不是所有的HR都是看能力看崗位給錢,有的時候她們會為了壓低你的工資把你說的一文不值,這種情況在小地方尤其嚴重。

我15年初從濟南藥廠裸辭回小縣城,當時辭職的時候已經算是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基層領導了吧,所以回到小縣城感覺信心滿滿。沒想到,小縣城就業崗位少,藥廠幾乎沒有,獸藥廠有的是,一開始對自己抱有信心,打算在不多的藥廠裡選擇,沒想到,崗位飽和,不招人,最後無奈想幹獸藥,這已經是裸辭快半年了,也沒太有想法了,打算先找個工作幹著說了,沒想到一家獸藥廠給我打電話給了我最後一擊,說我以前幹藥廠,沒有獸藥廠的經驗,在他們那要從頭幹起,要教導我,打算給我1800元每月,著實讓我備受打擊,因為那個崗位縣城裡的平均工資最低也得2500靠上,他居然給我1800,哎,想一想,在濟南幹了兩年,升了基層小領導,來到這,還要忍受比普通員工還要低的待遇歧視,對一個人來說打擊有多大呢,我說大學生再不值錢也不能淪落至此吧。

幸虧當時把他拒絕了


天天努力啊


又到了年底,有的人在計算著今年年終獎能拿多少,有的人在想著換一份工作,有的人想在年底來一次升職加薪,而有的人也許正在辭職。

其實對於辭職這件事情,從職業生涯上看,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可能你是找到了下家才辭的,這個還好,但也有可能你是直接裸辭的,那就可怕了。

裸辭有多可怕呢?首先裸辭意味著你拿不到公司的任何補助,有些人被公司辭退還有一到三個月的辭退金呢,裸辭什麼都沒有;其次裸辭等於是沒有後路的辭職,;大家都知道,辭職之後,你可能需要花一段的時間去調整,再花一段時間去找工作,再花一段時間過實習期,然後再決定留不留這家公司,那麼就等於你浪費了很多工作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找到更好的。

當然,很多人比較在意社保、公積金,但是裸辭如果不快找到工作,就可以面臨斷的危險,想想萬一生了個病沒社保,萬一要貸款等等,都是一把辛酸淚,因此沒有想好退路的時候,不太建議裸辭,裸辭真的很可怕這句話你們贊同嗎?

聊職場、聊金融、聊個稅,咱們個稅管家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