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導讀:無論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還是清朝歷史上的康雍皇權更迭,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取得“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其第四子弘曆在康熙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

《雍正王朝》對愛新覺羅·弘曆的出場時間雖有錯誤演繹,但仍然較大程度還原了他被康熙皇帝“養育宮中”的特殊恩寵。雍正皇帝登基後,雖未明設太子,但一直把弘曆當成皇位繼承人予以刻意培養。就劇中人設而言,弘曆之所以被雍正皇帝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對雍正新政的鼎力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他對雍正皇權的無條件支持,對雍正權威的極力維護。

李衛闖進刑部大牢,私刑欽犯曾靜的時候,弘曆僅用一句話,就贏得了雍正皇帝的充分認可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弘曆雖然被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看中,但其在雍正朝時期“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腹黑表現,絕對不亞於任何一位官場老狐狸。在狠心毒殺親子弘時的時候,雍正皇帝曾經對弘曆有過一段態度鮮明的評價:

“只有弘曆才能夠繼續推行朕的新政,也只有弘曆才能把這個國家治理好。但弘曆沒有朕的剛毅,他不是你的對手。”

僅此一句話,就足以證明弘曆在雍正皇帝面前表現出的忠孝、仁義、賢能形象有多麼牢固。同時,這也證明了弘曆的奪嫡智慧,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最佳狀態。其實,就弘曆的整體表現而言,廉親王胤禩的評價更為貼切:

“弘曆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他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在山東,殺巡撫、殺藩臺、殺臬臺,一連殺了二十多個官員,他竟連旨都沒有請;科舉朋黨案,他是正經的欽差,卻把個劉墨林推薦出來得罪科甲官員,他自己躲得遠遠的,還不能讓皇上起疑心。到了關鍵時刻,他要殺你,他會毫不手軟!”

不可否認,這是一敗塗地,再無崛起可能之廉親王胤禩挑撥皇三子弘時積極奪嫡的“兩敗俱傷”棋局,但其對弘曆的評價,卻至允至當。但不管背後如何腹黑,弘曆對於雍正新政的無條件支持,對於雍正皇權的絕對擁護,讓其在雍正皇帝心中佔據了絕對不同替代的地位。

僅就這一點而言,皇三子弘時就絕對幹不過皇四子弘曆。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曾靜逆反案”出現後,經雍正皇帝“點撥”的李衛,在未經軍機處許可的前提下,擅闖刑部大牢,公然違背雍正旨意,私刑欽犯曾靜。剛剛“含淚殺親子”的雍正皇帝得知這一消息後,帶領軍機處大臣、寶親王弘曆一同前往刑部大牢。

趕到刑部大牢後,雍正皇帝並未立即對李衛做出處置,而是對圍觀取樂的刑部官員,予以了嚴厲訓斥:

“很好看,很好笑,是嗎?你們是不是覺得曾靜罵朕的話,很解恨吶?身為刑部大臣,對於這等無君無父之人,居然沒有半點憤慨之心,居然還圍觀取樂!”

刑部官員自然是極力辯解:

“皇上聖明!其實是李衛把牢門鎖上了,把鑰匙也拿了進去,奴才們實在是沒有法子,因此奴才們才……”

面對刑部官員的辯解,沒等雍正皇帝有所反應,僅有爵位在身並無實權官職,更無權發號施令的寶親王弘曆卻立即接過話:

“因此就圍觀取樂?大清朝怎麼養了你們這一批忘恩負義、麻木不仁的東西?張中堂,把他們都給我革了!”

可對於公然違抗聖旨、私刑欽犯的李衛,弘曆卻沒有了動靜,等待著雍正皇帝給出最後裁決。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敢在雍正皇帝面前直接命令軍機處首席大臣、內閣首輔張廷玉;敢於直接革除一大幫刑部官員的官職;膽大如此的弘曆,為何不緊接著下達處置李衛的命令?

僅僅因為李衛出自雍正潛邸的奴才,備受雍正皇帝恩寵?

當然不是!

弘曆對刑部官員和李衛的區別對待,就是其腹黑心機的集中表現。

首先,雍正皇帝對刑部官員的嚴詞訓斥,已經讓弘曆明確了雍正皇帝對曾靜的實際態度,尤其那一句“對於這等無君無父之人,居然沒有半點憤慨之心,居然還圍觀取樂”幾乎已經明確了對李衛“毆打曾靜”行為的認可。

再者,雍正皇帝早前已經發布了“不準對曾靜用刑、親自審理”的諭旨,李衛公然違抗聖旨卻被雍正皇帝刻意忽視,已然有罪在先。刑部官員對李衛罪行的強調,讓明顯理虧的雍正皇帝無言以對了。

這個時候,寶親王弘曆的出現,最為合適:

1、就當時的情形而言,雍正皇帝和張廷玉等人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國法祖制,想對刑部官員予以懲治,必須有據可依、有法可循。但寶親王弘曆,並未具體官職更無實際差事,他代表的只是統治階層,只是雍正皇帝的皇子。

在下達革除刑部官員命令中的一個“養”字,就將弘曆所代表的統治階層意味,展現的淋漓盡致。在統治階層面前,張廷玉只是一個受統治階層委託管理國家事務的大臣,弘曆自然下達命令的資格。

也就是說,在場的所有人中,也只有弘曆這個親王出面,才能替雍正皇帝解圍;才有資格替雍正皇帝解圍。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2、即使雍正皇帝沒有對刑部官員的嚴詞訓斥,僅就曾靜的逆反言辭來看,弘曆就能明確雍正皇帝對“曾靜逆反案”,對圍觀取樂之刑部官員的真實態度。就當時的情形而言,雍正皇帝更希望看到對曾靜發自內心的憤慨,而不是嚴格遵循聖旨、刑律而行的中規中矩。

什麼“如此悖逆之言,非臣下所敢聽,非臣下所敢言”,雍正皇帝想要的就是如同李衛一般,出於忠藎之心的正面憤怒。可雍正皇帝畢竟有“不準對曾靜用刑”的聖旨在先,在場的官員又怎敢擅自支持已然有錯的李衛呢?

可正因如此,李衛的舉動才難能可貴,才更能表現出對雍正皇帝的至忠至誠。弘曆在此時公然的“越俎代庖”,就是出自此意:我不管什麼國法刑律,也不管什麼官體斯文,罵我的父皇就不行,看我父皇的笑話就不行。如此憤慨表現,又怎能不讓雍正皇帝感動呢?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如此心境之下,弘曆未對李衛予以處置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

1、對於弘曆而言,李衛乃系雍正皇帝的潛邸奴才,更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寵臣,不同於普通朝廷官員,甚至不同於位居首輔的張廷玉。對於李衛的處置,只有雍正皇帝才有資格。

2、不管怎麼說,李衛已然有罪,如果按照其違抗聖旨、私刑欽犯的罪行來判罰,李衛恐怕會被處以極刑,這明顯有違雍正皇帝心意;但如果對其輕判,既不能服眾又會將自己刻意巴結雍正皇帝的心思展露無遺。也就是說,不管弘曆如何判罰李衛,都會落到一個尷尬境地,與其如此,還不如不言,只等雍正皇帝親自判罰即可。

3、弘曆對刑部官員豪橫的處置,顯然讓雍正皇帝很是受用,但同時這也讓其明確了和李衛相同的立場和態度,也就是說,弘曆必須在雍正皇帝堅持這種憤慨態度,堅持對李衛毆打曾靜的支持態度。有此前提,弘曆又該如何對李衛判罰呢?

雍正王朝:弘曆,為何能被雍正看中?刑部大牢的一句話,足以證明

“身為封疆大吏,如此不顧官體。張廷玉,將他罰俸一年”,雍正皇帝對犯下如此重罪的李衛做出此等處置,這是懲治還是寵溺,一目瞭然。相較於李衛的赤膽忠心,這點罪過根本不值一提;相較於被革除的刑部官員,弘曆用豪橫之言贏得了雍正皇帝的進一步認可,更為值得。這一刻,弘曆就是李衛,就是無條件支持和擁護雍正皇權的忠藎臣子。如此用心,弘曆又怎會處置李衛;如此用心,弘曆自然會被雍正皇帝看中。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