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症是怎麼引起的?

健康一搜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能夠引起眩暈的病因十分複雜,涉及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綜合內科、骨科、眼科以及神經科等多方面,青少年主要是系統性和周圍性病因,中年主要是神經性和周圍性病變,而老年人主要是中樞性和系統性病因。


眩暈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很常見的症狀,也是神經內科就診患者最多的症狀之一。相信許多人都被眩暈所困擾著,有的人時不時就會發生眩暈,多數人從蹲著突然站起會發生眩暈,有些人坐海盜船、摩天輪等也會發生眩暈。

那麼,眩暈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能夠引起眩暈的病因十分複雜,涉及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綜合內科、骨科、眼科以及神經科等多方面,而且根據多項研究表明,女性的患病率高於男性,老年人的患病率高於青年。隨著年齡的變化,眩暈的病因也有所不同,青少年主要是系統性和周圍性病因,中年主要是神經性和周圍性病變,而老年人主要是中樞性和系統性病因。

那麼,具體什麼才是系統性、周圍性、精神性和中樞性病因呢?

一、中樞性病因

中樞性眩暈,顧名思義是由於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引起的,包括前庭中樞系統、本體感覺中樞系統和與神經活動有關的大腦結構。而前庭中樞系統分佈很廣,其由數個獨立的皮層區組成,不僅僅只分佈在椎基底動脈系統,因此中樞性眩暈的發病比率雖然不高,但它所造成的危害很大,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剛剛說過中樞性眩暈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因,存在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老年群體要注意了,如果你們經常發生眩暈的情況,可能是血管源性的中樞性病因造成的,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除了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是腫瘤引起的,副腫瘤綜合徵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後導致的亞急性小腦變形也會引起眩暈症狀。另外,一些由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引起的腦幹或小腦炎症以及多發性硬化也都有出現眩暈的可能。還有一種不可忽視的情況就是藥物源性導致的前庭通路受損所引起的眩暈,如長期服用抗生素、抗腫瘤類藥物以及急性酒精中毒。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二、周圍性病因

周圍性眩暈也與前庭有關,但不是前庭中樞神經引起的,而是由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經核發出前庭神經後的傳導纖維病引起的。可能的發病原因是血管病變、炎症、中毒以及外傷等多種原因。

三、精神性病因

神經性病因主要是由於焦慮以及抑鬱引起的,焦慮所引起的眩暈與抑鬱略有不同,焦慮引起的眩暈主要表現為平衡障礙,而抑鬱引起的眩暈主要表現為頭暈。這類患者建議進一步進行精神檢查或專科診治,可以使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協同作用,就能夠有效改善眩暈的症狀。

四、系統性病因

除了上述病因外,其他的全身疾病因素損壞平衡三聯時所引發的眩暈為系統性病因。很多人都知道眩暈大部分都與前庭有關,除了能夠影響前庭的常見病因外,能夠引起視覺及本體感覺障礙的相關病因也均可導致眩暈症狀的發生。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葉津函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我也常眩暈,只要看手機丶電腦時間過長,站起來頭就會暈。問百度,查血壓,照頸椎,再按摩了半年,依然症狀不減。嚴重時還未出現嘔吐。我週週10個同事就有一半有同樣症狀,確實應該討論解決一下這個問題了。我總結,這是現代生活病,該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了。


尚方寶劍


關於眩暈,可能有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體會。有的時候可能是久坐站起來突然暈、有些可能是餓得太久了出現的暈、有些可能是血壓低引起了暈。如果只是偶爾暈一下,馬上就好,且不經常發作,一般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是有一些朋友可能出現了明顯的眩暈,持續的時間長,而且還經常發作,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必要的時候到醫院就診。

首先,大家應該明確自己是否是眩暈。教科書上對於眩暈的定義是感到自身或者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者搖動的一種主觀感覺障礙,常伴有客觀的平衡障礙,但是意識一般沒有障礙。通俗的講,就是我們的腦子是明白的,但是我們確實能夠感到周圍的東西在轉或者搖,而其實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動。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經常感到眩暈呢?有哪些疾病能夠導致眩暈呢?

其實引起眩暈的原因有很多種,張大夫就分類和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耳鼻喉科疾病。常見的如美尼爾綜合徵和耳石症。其中美尼爾綜合徵最常見。它的特點是眩暈突然開始,又突然結束。眩暈的時候,可能伴隨耳鳴、聽力減退、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等症狀。

第二,神經科疾病,可能是神經內科或者神經外科病變。例如腦血管病和顱內佔位性病變,臨床上會根據患者是不是伴隨相應的症狀,選擇通過頭顱CT或者核磁,從而對病變性質進行有效的判斷。

第三,眼科疾病。這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常見的,如屈光不正、青光眼、屏幕性眩暈等。這些患者往往已經存在眼睛相關病史或者用眼不當的情況,這些患者還是應該到眼科門診就診。

第四,心臟科疾病也可能引起眩暈。我們在臨床上見到心臟疾病引起的眩暈也是比較多的,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患者往往伴隨有心臟相關的不適。如高血壓、低血壓和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等。

第五,骨科疾病。這裡主要是指頸椎病。頸椎病有一個臨床分型是椎動脈型,此類型的頸椎病主要見於中年以上的病人,經常因為頭頸部體位的改變而致眩暈,伴隨的症狀是頸部不適、噁心、頭痛及視力減退等。

第六,還有一些全身疾病能夠引起眩暈。如尿毒症、肝炎等,此時需要到不同的專業進行就診。

在這裡,張大夫想和大家強調的是,尋找眩暈患者的原因往往需要結合患者的一些其他的伴隨症狀和臨床病史,必要的時候可能需要進行一些相關的檢查。但是確實有一部分眩暈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需要進行對症治療。


張之瀛大夫


眩暈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所以我們神經醫學界有一句話說”病人眩暈,醫生也頭暈“,意思是眩暈疾病的原因太多了,有時明確的診斷不容易。

根據目前眩暈學界的習慣,眩暈主要分為中樞性的眩暈、周圍性的眩暈、其他系統性疾病導致的眩暈。

1.中樞性眩暈

常見的是:前庭性偏頭痛、暈動病、後循環缺血、小腦出血、腦瘤、多發性硬化、毒物中毒、小腦炎症、遺傳代謝性疾病等等;這類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長,症狀相對較輕,常伴有其他症狀。

2.周圍性眩暈

常見的是: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突發聾伴眩暈、耳硬化症等等;這類眩暈一般症狀重,常伴噁心、嘔吐等。

3.其他系統疾病導致的眩暈

比如:眼睛的曲光不正、貧血、頸椎病、焦慮症等等其他疾病;這類的眩暈一般症狀也較輕,但持續時間長。

儘管經過醫學專家的精心檢查和診治,仍然還有20%到25%左右的眩暈原因是不明確的。

眩暈是一常見的疾病,但是原因紛繁複雜,有的很好診斷,有的卻很難,所以希望眩暈的朋友及時到規範的醫療機構找專業的醫生就診,儘快明確診斷和康復。



杭川醫俠陳醫生


眩暈病在臨床上是一種高發病率的疾病,眩暈病發病機理比較複雜,發作原因有很多,大部分人很難區分眩暈和頭暈,將兩者混為一談,眩暈多表現為視物旋轉、晃動、傾倒、升降;頭暈多表現為頭腦昏沉,頭腦不清亮,頭重腳輕,走路不穩等症狀。

一般臨床上撿的大多數眩暈患者都是與前庭系統疾病有相關,根據眩暈病變部位臨床上多分為中樞性眩暈和周圍性眩暈,中樞性眩暈主要是與腦部病變有相關性,必要時須行頭顱CT或頭顱核磁明確病變部位,一般眩暈程度較輕,多為頭腦昏重,不清亮,也可自覺視物旋轉或向一側偏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是幾天、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年,一般與頭和身體的變化無明顯相關性,沒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周圍性眩暈一般症狀重,病情輕,一般與腦部無相關性,多自覺視物旋轉,眩暈持續時間短,幾秒至幾分鐘,一般具有自愈性,發作時,常伴有噁心嘔吐自汗出,與頭和身體的變化有明顯的相關性。中樞性眩暈多見於後循環缺血、顱內壓升高、癲癇等,周圍性眩暈多見於良性位置性眩暈(俗稱為耳石症)、美尼爾氏綜合徵、中耳炎、前庭神經元炎等。

還有一些是由全身疾病引起而與前庭系統病變無關,臨床上多見高血壓、貧血、感冒、眼病、抑鬱症等,多表現為頭暈眼花或站立不穩一般無視物旋轉,無噁心、嘔吐。臨床上一般良性位置性眩暈較為多見,多是由於睡眠不足、飲酒或勞累後引發,可以預防。

本期答主:鮑倩,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眩暈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是跟眩暈扯上關係的,神經內科的疾病其實是偏多的,很多病人也說自己頭暈來心內科就診,但是需要自己鑑別的一點是頭暈還是眩暈!

如果明確是天旋地轉的感覺,那麼首先考慮眩暈,建議先掛神經內科,排除腦血管及神經系統引起的頭暈目眩。

至於這種突發的頭暈目眩有很多,比如:

第一、眩暈症,是耳內迷路神經水腫造成的,大多與大腦供血不足和或受涼有關。儘早到正規醫院檢查,就掛神經內科。

第二、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週期性加重或緩解。



第三、神經系統其他疾病美尼爾氏病、膜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前庭性偏頭痛、椎基底動脈缺血發作等。

第四、腦供血不足,也可以是頸部血管狹窄,可以行經顱多普勒,頭顱ct,頭顱核磁,腦血管造影等檢查。當然腦梗塞,腦出血,顱內佔位,頭部外傷等等也會頭暈。 除了神經系統需要首先排除外,因為您有可能表述不夠準確,如果是頭暈還有很多種可能:

第五、還有常見的就是頸椎病,是比較常見的引起頭暈的原因,尤其頸椎病現在越來越多,可以行頸部X片,或CT等進一步檢查。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好的枕頭,按摩,理療等等方法予以改善。

第六、體位性低血壓,尤其老年人,服用a受體拮抗劑類降壓藥的人,更容易發生頭暈,這裡強調一下,不是眩暈。

總之,眩暈症原因很多,找到專業人士就能幫助您找到病因,最起碼會給你最好的建議,眩暈症,神經內科走起吧。

心血管內科王醫生於2018.7.26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2018年8月19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眩暈就是頭暈!其實不然,典型的眩暈症狀是突然發生天旋地轉,感覺周圍物體在旋轉、搖擺、跳動,伴有噁心、嘔吐、大汗淋漓,發作時沒有徵兆,引起患者驚恐萬分、臥床閉眼不敢動。而頭暈是指病人發作時感覺頭暈腦脹,比如睡眠不足、飲酒過量引起的頭暈沉沉的感覺。無論是眩暈還是頭暈,都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學習,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常見引起眩暈的疾病有

梅尼埃病:是引起眩暈最常見的內耳疾病,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眩暈,伴聽力下降、耳鳴、耳閉塞感,發作次數較多,持續時間為十分鐘甚至數小時,聽力隨發作次數逐漸下降;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也稱耳石症,與梅尼埃病不同的是後者發作是誘發性的,不是自發的,即在特定體位時發生眩暈,為天旋地轉,持續時間較短,一般數分鐘。治療上應絕對臥床、給予鎮靜、前庭抑制、耳石復位等;

迷路炎:一般繼發於化膿性中耳炎,因感染擴散波及內耳迷路導致。患者除膿性耳炎外,常伴有眩暈、耳鳴、噁心、嘔吐及聽力下降。

暈動症:俗稱“暈車”“暈船”“暈機”等,表現為乘車、船、飛機時,對運動中的加速刺激不適應,從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等。

藥物中毒:使用一些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糖苷類藥物。表現為頭暈、步履蹣跚、坐位或臥位不明顯,活動時眩暈加重,可同時伴有耳鳴、耳聾。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嚴重貧血、心臟病、腦外傷後遺症等,症狀表現不一,可有漂浮感、麻木感、傾斜感。

精神因素:常因精神壓力大、休息不夠、睡眠不足、情緒不穩定引起,這種暈通常比較輕微,過一陣子就會自己恢復。

既然眩暈如此難受,那麼應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當眩暈發作時應選擇最舒適的體位,避免聲光刺激,解除思想顧慮;使用一些鎮靜藥物如異丙嗪、地西泮等;止吐劑如胃復安;抗膽鹼藥物如阿托品、東莨菪鹼。同時應積極尋找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這種情況不排除是氣血兩虛導致的頭暈症狀。建議平常注意補充營養,增強鍛鍊,這樣對氣血兩虛比較有幫助。眩暈症發作時應立即採取臥位、避免頭部活動、保持安靜,有可能短時間內就可緩解。若病情反覆、嚴重者可以服用中藥眩暈靈膠囊,消除頭暈目眩,舒張大腦微循環及供血障礙。


眩暈健康解說


我們經常有這種感覺,在我們血壓比較低時,同時會出現眩暈、昏倒的症狀,這與腦供血不足匹配度極高,而之所以會出現腦供血不足是因為頸部神經受壓所引起的。


很多頸椎病患者都有眩暈的症狀,同時伴有:頭暈、耳鳴、噁心,耳聾、眼花、看不清楚東西,低血壓等症狀。其體徵有:噁心、渾身出汗,連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攙扶。

  

  眩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認為,除去腦神經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傷引起外,大約有80%的眩暈與頸椎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我們知道,椎動脈是人體的一條重要“管道”,它穿過頸椎通向大腦,負責腦部的血液輸送。而頸椎發生任何錯位、增生等問題,都可能傷及或影響這根供血“管道”,進而影響腦部供血。

下面給大家看一張圖片,讓您瞭解一些,頸椎錯位都會受到什麼影響。

人的頸椎分7節,對應症狀,您就可以知道,是因為哪些頸椎錯位引起您的不適。當您出現以上症狀的時候,可以選擇中醫“正骨”。不吃藥、不打針、不手術,不微創的情況下,可以讓您的身體傷害降到最低,看一箇中醫,相當於在醫院排號的時間,在減輕經濟壓力的同時,還可有節約時間。

“正骨”後,對其保護也要重視。

1、頸椎正骨復位後,需要休息五分鐘,若直接起身會造成“佔時眩暈”。

2、枕頭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如:高低、軟硬,最好選擇在平躺時,枕頭能有一拳的距離。

3、不要經常低頭或是旋轉,平時加強肩頸肌肉斷料。

4、躺著玩手機很大程度會造成頸部不正當的用力,頸椎病復位後,躺著玩手機很有可能會導致頸椎病的復發。不要經常低頭:改變以往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不要經常旋轉,加強頸肩部肌肉鍛鍊。

一般情況下對於輕微的頸椎病患者而言,只需要接受一到兩次正骨就能看到明顯的恢復效果,但是頸椎病在發作的過程中,總是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壓力和影響,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患者在正骨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頸椎充分放鬆,因此往往會在頸椎稍有不適以後,再度接受正骨。

  其實這種情況對於患者而言也是有著一定影響的,想要接受頸椎正骨,一般需要間隔一個星期以上,並且不要在短時間內頻繁接受正骨,此外對於治療師的手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保證患者恢復健康的身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短時間內接受正骨,不僅無法保證患者恢復健康,同時還有可能給頸椎帶來新的壓力,嚴重的身體可能造成患者癱瘓,這是極為不利的。


敬業醫生愛科普


眩暈症患者中相當多的人以頸椎強直大椎堵塞為多見,民間所說富貴包為主的上至百會下至胸椎左右至肩部的堵塞嚴重的影響了氣血的上下左右通達,常常引發血壓輕度偏高至正常高值左右,精氣有失通暢肝陽上行至頭暈,排除心腦血管疾病不適合針灸推拿的病症,多數可以通過推拿、針刺、放血、艾灸、刮痧等方法去除富貴包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而治癒昡暈,另外,患者應避免不良生活習慣而至的頸部受涼、受溼,低頭族注意頸部的保護,減少和防止頸椎病和富貴包的產生,防止眩暈症的發生,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