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和戀愛不相同的,才是婚姻的本質

老人們常說,“婚姻就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成立,有婚姻的人就不能只顧著自己了,要顧著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孩子以及老人,有一碗飯也要一家人分著吃。”

一場疫情把婚姻中的兩個人更緊密的揉搓到了一起,就像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的兩隻刺蝟,當最合適的距離被打破時,就變成了相互的傾軋,片體鱗傷,婚姻已無路可退。

然而,婚姻不同於愛情,婚姻的本質在於責任與擔當。當對方的刺扎得你很疼時,依然能微笑著緊緊抱著對方,相互取暖,這才是真愛!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和戀愛不相同的,才是婚姻的本質

誓死摯愛

一、婚姻與戀愛最大的區別在於:戀愛時雙方保持著獨立,而婚姻是把兩個人搓揉在一起。

很多妻子都覺得結婚以後老公身上出現了不少自己從沒發現的毛病,並將這些都歸結於老公在婚前有所隱瞞,而婚後則木已成舟,所以原形畢露。

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在戀愛過程中雙方都只會向對方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在步入婚姻以後,朝夕相處之間難免會暴露身上的所有缺點,這才是對方最真實的樣子。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和戀愛不相同的,才是婚姻的本質

李敖和胡因夢

臺灣作家李敖和美女胡因夢之間曾有過一段三個月的短暫婚姻。胡因夢說她仰慕於李敖的文采和學識,帶著崇拜偶像般的感情接受了李敖的表白,可是婚後卻發現李敖是個近乎偏執狂的人,有著孤獨且扭曲的靈魂;而李敖則稱胡因夢是大美女,可在婚後卻發現胡因夢有便秘的毛病,這讓他受不了。

李敖和胡因夢遇到的情感困境同樣也是絕大多數的夫妻遇到的問題,這種落差感就像是跗骨之蛆一直在心頭久久難以釋懷。

  • 愛情可以拋開生活去談,但是婚姻不行,婚姻就是生活。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讓人感動至深的時刻,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面臨現實時,彼此接納彼此的缺點,彼此成全彼此的存在。

二、愛情是兩情相悅,而婚姻需要為對方做出犧牲,成全對方成就彼此。

諾貝爾獎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的愛情是一段佳話,兩人是同鄉同學,1963年正式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的屠呦呦心無旁騖,基本上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而丈夫李廷釗不但不埋怨她,還非常理解支持屠呦呦,包攬了所有的家務。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和戀愛不相同的,才是婚姻的本質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釗

和許多一心撲在事業上的學者一樣,屠呦呦在生活中是個實打實的粗線條“女漢子”,她不太會照顧自己,也不太會做家務。屠呦呦自己就說:“要讓身邊的生活瑣事變得井井有條,我依然不靈光,成家後,買菜、買東西之類的事情,基本上都由我家老李做。”屠呦呦口中的老李,就是她的愛人李廷釗。

  • 婚姻中我們需要冷靜的分析所處的形勢,及時的調整做出讓步,甘於為愛而犧牲,無論是“主外”或是“主內”,這都是對家庭同等的付出和經營,都值得讓對方尊重,成就的不僅僅是一份幸福的婚姻,更是一份偉大的事業。

三、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默默相守,不離不棄!

鄧超和孫儷是娛樂圈的一對模範夫妻,如今兒女雙全,讓人羨慕!

在採訪中,鄧超曾說過,“戀愛的時候,兩個人可以保留著自己的個性,但結婚後想要長久地走下去,就必須先各自去掉身上一半的個性,才能融入彼此的生活,而所失去的那一半,會因為對方而被填補。彼此生活久了,就會發現越來越像對方,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夫妻相。”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這句話被鄧超詮釋的淋漓盡致,他一直都在用心的陪伴著妻子和兒女。

這就是過日子的心態,細水長流才能白頭到老、幸福長久。

一場疫情告訴我們:和戀愛不相同的,才是婚姻的本質

鄧超一家人

  • 最好的愛情大概就是,我崇拜你像個英雄,你疼愛我像個孩子。

很多妻子都曾有過這樣的抱怨:婚前總覺得對象是個智商極高,動手能力極強的人 ,婚後卻發現他是個連醬油瓶子翻了也不會去扶的懶鬼;婚前對象和自己見面的時候總是白白淨淨,穿著得體,婚後才發現他是個襪子內褲堆了好幾天都不會洗的邋遢鬼;婚前對象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男神,婚後才知道他是個睡覺打呼,腳還很臭的平凡人。

俗話說的好,“不打不相識”,在發現了對方種種不是之後,還仍然一如既往的包容,堅持真愛,這才是對婚姻最好的態度,也是最大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