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滴滴出事就關閉業務?那要是的士出事呢,該怎麼辦?

小貓播客


  滴滴自身的問題,別對標出租車,你應該對標Uber。

  滴滴在眾所周知的原因下把Uber兼併後,拿到的是市場,卻沒有“拿”Uber相對而言的優質管理。客服外包,而且也不專業,警方索取司機資料都推三阻四,雖然從審核身份的角度出發沒有錯,但實際上說明了滴滴沒有在日常建立起一套快速應對突發事件的機制,其實滴滴也沒打算為突發惡性事件建立這樣的機制,所謂的安全專員恐怕是一句外包客服的手冊用語吧。

  新華社近期有篇對目前在美國運營的Uber的報道,統計了近年來美國網約車的惡性事件,也講了該公司如何和911聯動,如何和各地警方互通數據,如果在APP上方便快捷的報警並傳遞定位數據等等。請問,滴滴有做嗎?廣東交通部在近期的文章裡提倒,滴滴居然有意拒絕或拖延和政府監管部門的數據接軌……這些都說明了什麼?明明是滴滴自身忽視運營裡乘客的利益,提問的人卻覺得為什麼的士也有出事卻沒有人去噴的士公司,這樣的提問真的很幼稚。

  的士公司的管理和滴滴有著天壤之別,從業資格的審核,運營車輛的標識,異地經營的管理要求,以及的士司機在經營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滴滴的司機無法比擬的。大多數滴滴司機屬於兼職狀態,的士司機是靠這個職業養家餬口的,誰會冒著丟飯碗的風險去調戲或侵害乘客?滴滴在運營地沒有實體企業監管,如果不主動和政府監管部門合作,滴滴司機基本處以一個鬆散的管理環境下,唯一的紐帶就是錢,如果滴滴司機不在乎這幾單的錢,在車上做出下作行為,投訴有什麼用,大不了不幹了吧,乘客還能把他怎麼辦?

  滴滴司機殺人的惡性事件都帶有主動性,的士司機有沒有殺人的呢?有吧,但多嗎?而殺人的起因恐怕都是和乘客出現糾紛後吧,被動性居多。在這裡有的情況下,你覺得的士殺人,需要關閉的士這個行業嗎?


楚君網絡


滴滴出事關閉業務的關鍵點不在於的士,而是背後的管理。

為什麼國家要打擊黑車營運?

那是因為黑車營運難以管理,出租車說白了是有背後的出租公司做統一管理的;這如同一個公司一樣,有著合乎的規則和准入門檻的,並且的士車本身也有對應的GPS追蹤裝置,並且車輛是按照統一的要求進行養護的。這些監管會將你發生問題的可能性儘量控制到最小,雖然不能絕對避免,至少這些措施可以過濾掉一些人,如果你實在屬於窮兇惡極,那放在那裡都是不安全的,和哪個公司都無關。但這些都是黑車不具備的,很多私家車進入營運市場無論車況、還是對於司機的約束都是無法監管的。

而滴滴的順風車業務既然要將黑車營運合法化,那麼其實你就要擔負這些車輛的管理責任。准入門檻、司機的行為規範約束、車輛的定期檢查、必要的話甚至需要有GPS追蹤裝置。而這些對於滴滴這樣的科技公司而言,很多可以通過數據互聯網來解決。

比如:與支付寶 及 一些其他金融平臺對接,就可以獲知哪些司機欠有鉅額金融貸款,那麼從風險上而言,他具備可能鋌而走險的可能。

而你一旦具備這些監控能力,但因為其他原因(例如賺錢第一、省錢第二等等)而放寬這些限制,降低門檻,那麼對於民眾而言,這塊業務的改進沒有質變之前,還不如關閉。

如果不能提供長治久安的出行環境,那麼就先關閉,等整改好了再推出也不遲。


DQ視角


不管是嘀嘀打車,還是其CEO程維,並沒有主動作惡。這是明擺著的道理------除了當事人,最不希望發生這種事的,就是滴滴平臺和其CEO程維,因為其關乎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最起碼他們比我們更擔心,發生這種事兒。

客服的表現,主要是平臺利益取捨的結果。這裡的利益取捨並不是,利潤和人命之間的取捨,而是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成本之間取捨。舉個例子吧!汽車廠商也許能製造出無限接近絕對安全的汽車,但這也會使汽車的生產成本,無限的增加。所以,如果發生車禍,死了人,你不併不能全賴汽車生產廠家。

當然,滴滴平臺並沒有,屏蔽掉有犯罪前科的司機或乘客。如果是滴滴平臺有意為之,那麼滴滴平臺就是掙了黑心錢,這種企業就該死。但也不排除另一種情況………滴滴平臺並沒有相關數據。想獲得這種數據,須要相關部門配合。然而幾年來,各地多次對滴滴司機以非法營運為由進行處罰。滴滴平臺如果主動合作,相當於送上門兒去讓人家捅一刀。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相關部門也難辭其咎。

最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因噎廢食。滴滴的平臺上的每一次交易,是有記錄可供查詢的。這極大的增加了破案率。(柳青說,在滴滴平臺上的犯罪,破案率是百分之百。) 。大家也不要天真的以為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被破獲的。我記得一組2017年香港總警司的數據。說香港有700多萬人,而警察有3萬多人。香港的平均破案率只有40%多。暴力犯罪案件的破案率只有60%多。而香港的治安環境是全世界最好的之一。我沒有內地的數據,但我不相信內地,做得會比香港更好。

想想,咱們的公交車上有沒有出過事兒?出租車有沒有出過事兒?私家車有沒有沒出過事兒?跑步,有沒有出過事兒(夜跑女教師,大夥兒可還記得)?希望相關部門不要甩鍋。相關部門最起碼沒有起到監管的作用。這次事件,讓輿論把民眾帶偏了。惡人猖獗,無人能獨善其身!請相關部門公佈各地區犯罪率,及統計標準。注意,是犯罪率,和統計標準兩項。讓老百姓監督。這才是如今的當務之急。

願逝者安息!

願吃著受害者血染的饅頭的人,

願面對惡人惡行麻木不仁的人,

願刻意左右輿論的人,

願逃避責任,還想甩鍋的人,

願那些不知道數據,卻在瞎扯,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的人。

願那些,只知道捧臭腳,卻不會用輿論監督的人。

都早點遇上這種人渣。


鄉野莽夫


網約車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會有一些明目張膽的人,而壞了一鍋粥。

滴滴關閉業務?

滴滴到底方不方便?從乘客的角度來說,確實方便,但是日益突出的一些問題也讓很多人對滴滴報以失望的態度,比如繞路,比如一家獨大之後收費變高等,再加之部分司機對女乘客的騷擾以及頻發的安全問題,讓乘客在這兩次遇害案以後爆發了。

我覺得爆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兩次遇害案受害者都是年輕女性,而滴滴用戶中女性乘客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兩次不安全事件相隔很近,給了大對數乘客一種不安全感。

2.三個月前的順風車業務整頓,並沒有達到大家預期的效果。所以,如何樣建立緊急預案,在緊要關頭如何能脫離危險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3.緊急情況發生時,滴滴客服踢皮球的處理速度廣大網友質疑,從而錯過了最好的救援時間。

4.滴滴方面的態度讓廣大網友沒有看到誠意,這也引起了交通部的憤怒。

最終滴滴選擇了下線順風車業務,何時復出並未明確表態。


那麼下線了順風車業務是否就表明了的士一定是安全的嗎?

這個當然是不能肯定回覆的。

而在17年3月的青島,同樣發生了母子被殺害的新聞,為什麼沒有像滴滴一樣這樣被推到風口浪尖呢?

這是地方出租車,雖然有很多人也會打車,但是不像網約車能讓每個人感受到我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所以,事件發酵速度沒有滴滴明顯。

所以其實不管什麼交通工具,大家最需要的是緊要關頭會有什麼樣的預警機制,怎麼樣才能快速報警並上傳自己的行跡以便於得到幫助。

而近幾日的新聞也提及我們常用的社交工具微信將會接入公安系統,這或許是大家所期許的福音,至於滴滴,很多人只是想看到如何樣給公眾一個滿意的誠意。


以上,關於滴滴和的士,你覺得那個安全係數高一些?那個更便捷?歡迎發表你的意見。


嬉遊視界


別罵滴滴了,我們還是看看兇手的動機吧,這才是最應該防範的吧。

一人殺人,眾生皆有罪。

一個女孩因坐滴滴順風車而被害,全國的網民都憤然了,怒懟滴滴,有關部門也極時出手,恨不得滴滴馬上關張才大快人心。

可是,人心哪。滴滴是同案犯麼?滴滴最多算管理不善給兇手提供犯案的便利條件吧。又因為企業官僚主義,沒有極時給警方提供線索吧。這樣的罪,只有以死才能以謝天下麼?關停了滴滴,我們又回去受出租車司機的白眼麼?罵滴滴壟斷的難道忘了,打破出租車壟斷的不正是滴滴麼?

如果我們把這個事件的矛盾點盯偏了,就算關停了滴滴,類似的事件還是會發生一個夜跑的小河邊,一個偏僻的下班路上,一次不小心的網絡相親,而且很有可能,更有可能發生在關停滴滴之後開始重現的黑車上。所以,看到了吧,問題不是場所,空間,是罪犯的動機。

看到這,還沒有開罵的朋友可以往下看了。

在中國強姦殺人是死罪,是要吃槍子的,這一點,怕是有正常智商的人都知道的。那本案的罪犯不知道嗎?從案件調查來看,這個犯罪嫌疑人鍾某,並不是老手作案,作案之後甚至沒有反偵查行為,而且作案時用的就是註冊的車牌和真實信息,以至於第二天凌晨就被抓獲歸案,甚至沒有逃跑。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該嫌疑人知道自己一定會被抓獲歸案,甚至不屑於隱藏身份。那我們可不可以再大膽的猜想一下:被抓獲歸案就是他的最終目的。

該嫌疑人有女朋友,並不是性壓抑者。所以他的這次的犯罪行為並不是衝動殺人,而有一場有預謀的自我毀滅。

鍾某,幾次創業失敗,有賭博惡習,與家人交惡,負債40餘萬。也許在他的心中,怕是早就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應該負的責任了吧,當這個念頭產生,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就是釀成這一系列悲劇原因。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辜的女子被捲入毀滅之路的過程,而這樣的兇徒手中只是掌握了一輛車,如果他拿的是一把槍,那更多無辜的人會捲進來。

我們可以分析鍾某作案時的思路,在他心中已經有了走向毀滅的打算,死之前乾點什麼呢?搶劫?給家裡的債減少一點壓力。強姦?臨死之前,體驗一下越脫法律和道德的原始獸性。殺人?給不敢自殺的懦弱自已加上一根越來越緊的絞索。

早在案發一天前,鍾某就試圖綁架另外一個女孩,但女孩的投訴未被滴滴重視。那次失敗一定讓他更加惱怒。直到8月24日趙某坐上了他的車,他的瘋狂終於來到巔峰。結局如他所願,那顆彈丸應該可以讓他爽快的離開這無能罪惡的一生。

那麼吃瓜的我們應該乾點什麼呢?全網性的討伐滴滴真能讓類似的案件不再發生嗎?我們的身邊沒有這樣的定時炸蛋嗎?是什麼讓一個年青人一步步走向毀滅,而沒有受到阻擋呢?這個問題不解決好,還會有下一個走向毀滅的瘋子,他可未必一定在選擇在滴滴順風車上作案。

誰能解決?社區工作者!我們社會的管理層是小到社區和村莊的。在80年代,哪個社區有一個大齡青年,有一個失業的小夥,都會讓社區大媽操碎了心,他們組織工廠聯誼,組織社區就業,就是為了解決那些可能的發生的隱患。想想看,一個性壓抑的大齡青年很有可能選擇強姦來解決生理需求,一個失業多時的小夥也會選擇搶劫來解決一時的溫飽。社區工作者們正是在將隱患撲滅在未燃。

可是現在呢?社區工作者去了呢?全坐在辦公室裡等著居民辦業務呢。人口增多是理由嗎?外地人湧入是理由嗎?外地人不是社區居民,不應該被社區關心和管理嗎?本案中的鐘某,多次參與賭博,為什麼沒有人發現並進行勸說或打擊呢?鍾某多次借貸,以至於負債累累,這樣重要的安全隱患,為什麼沒有社區工作者察覺,對他宣傳教育,幫助他或阻止他呢。單靠家庭是管不住一個孩子的,社會應該出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對於安全隱患進行前期的撲滅,我們這個社會就不會有那麼多悲劇發生了。

我們應該調動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一個犯罪份子出在社區,社區工作者就應該負責,可以作為社區維穩工作的考核指標。一個罪犯在犯罪之前,也許還是有選擇做一個好人的機會,哪怕讓他對生活留有一丁點信心,他們也許會在選擇自我毀滅的關鍵時刻,猶豫不絕。

我們真的希望,這起事件的結果不是滴滴被關停,眾網友皆大歡喜,而是時間回到8月24日 ,鍾某在猶豫中,打開車門,放女孩一條生路……


痴人十三郎


先普及最核心的一點,所有像滴滴,阿里這種公司呼叫中心是全部外包出去的,純做外包呼叫中心業務的公司很多,你們身邊相信也有很多人做著客服的工作,現在說到這個時效性的問題,非直屬公司,客服人員也是外包拿著被壓榨的工資過著底層的生活,為什麼說到這件事情沒人去提出來外包這種弊端呢,因為牽扯的面太廣,上市公司都一抓一大把,如果國家頒令不允許外包呼叫中心,那麼將造成大批人員失業,公司面臨改革重組,甚至於更為可怕的現象比如三大運營商,這裡多附屬一句話給人以百分之一百二十倍的利益或誘惑就很有可能讓人冒著犯罪的風險去嘗試,遇到什麼人不可把控,自己對自己要有一個良好的定位這個度是可以把控的,上飛機你也不知道哪架飛機會出事但是你還是做了買了保險就等同於你是認同這種風險存在的,不要去怨天尤人反思是怎麼完善體系,存在必有其道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道德評判非人情冷漠只是客觀探討謝謝!


用戶2046222445186


滴滴順風車其實還是很便民的,但是滴滴的壟斷經營,一家獨大,造成滴滴在許多地方忽視是司乘的利益。第一就是安全方面,那個兇手日記前一天剛被投訴,滴滴卻無視這一情況,按正常至少要暫時封號和警告吧,沒有,滴滴的客服沒有任何作為,據說是被外包了,客服沒有多少權限,這樣一個連客服都外包的公司,可見社會責任感是多麼的確實,這估計也是一家獨大的結果。第二滴滴快車、專車在利潤的榨取中過於殘暴了,乘客資費提高,而司機沒有收到任何好處,原因是每單收去的比例也提高了,原來是20%,現在已經近30%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指成本加上利潤的30%,按純利潤算可是拿去了50%,也就是說假如司機跑一單100塊車費的行程,油費去了40-50左右,另外總利潤也就是50-60,而滴滴空手套白狼要拿30!這種利潤比例太令人發至了,滴滴司機的保險、修車都要自己承擔,好不容易跑了點錢,一半多還得被滴滴平臺拿走,擱誰不氣憤!難怪每次滴滴出事,輿論都一邊倒罵滴滴公司,確實積怨太多啊!滴滴的整改是否真的誠心,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也希望相關部門早日製定公平的網約車標準,讓共享經濟更加規範,而不是一面縱容滴滴公司做強做大,一面又到處抓私家車主罰款2萬元。最後我還是要說,共享經濟總體是便於大家生活的,希望不要因為這一件事簡單一棒子把它打死!


insky107854081


DD水軍真厲害一有事屁股擦不乾淨就往出租身上甩屎,敢問dd你倒是把出租也下架啊別說我沒看透你你真心不敢,還要拿出租當槍使了。出租出事了告訴你一樣被辦,公司絕對不會袒護出租車司機。只能說你們現在目中無人連警察都敢敷衍不尊重生命活該。試問出租車公司敢嗎?敢不買帳嗎?我勸你站牆角好好反思這關怎麼過,玩不好水軍就沒有盒飯吃反手咬你dd沒看到水軍正呲牙了嗎……哈哈


喆哥精神


一刀切省事,持續改進不斷完善麻煩。如果懶政肯定圖省事,勤政愛民就別簡單粗暴。

滴滴網約車,出事破案精準。如果換成出租車犯罪,受害者家屬咋知道什麼情況,等到發現親屬失蹤再報案,茫茫人海到哪找線索?

目前要加強個人徵信,不良記錄大數據排查。提高准入門檻,另外可以加強技術監管力度。比方說車內加裝網絡攝像頭,定時面部識別駕車司機身份,車內乘客狀況,駕車線路定位,脫離規劃線路,或者人為關閉定位,都要加快後臺警告,處理節奏。完美製度不存在,但是根據反饋問題持續改進,會讓生活更美好。


天靇琴


首先我不是滴滴司機,也沒有用滴滴打過車。但是我覺得滴滴打車的確給我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出行帶來很多方便與實惠!試問那個行業沒有壞人?奶粉有三聚氰胺,食品有地溝油,用老鼠肉冒充羊肉,毒膠囊,就連疫苗也有假。上述的哪一樣不比滴滴公司這種突發事件強,當然滴滴公司責任也是有的,一個工人在上班時間殺了人,他的工作單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關閉這家企業的全國業務?這樣太不公平了!我覺得滴滴的出現是社會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進步,當然要求滴滴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與考核還是有必要的,不能幾件突發事件就把一個行業一棍打死既不公平也不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