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不想打擾這逝去的靈魂,但此文也算為了忘卻的一種紀念罷。三毛是我所敬愛的作家,不僅是文筆的魔力,更是其做人的個性魅力深深打動了我,然而斯人已逝,但其優秀的魂靈一直在,字裡行間,盈盈小照裡,微笑著陽光著向你走來,率真的三毛,誠摯的三毛,隨性的三毛,熱烈的三毛,特立獨行的三毛,獨一無二的三毛一直從未離開過我們。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三毛一生隨性隨意,直率真我,酷愛文字與寫作。為了寫作可以不眠不休,自稱瘋癲狀態。對文字的態度是忘我,投入,是一個真正用生命在寫作的作家。

三毛一生作品豐富,在其四十八年的短暫人生歷程中,散文,小說,詩歌不計其數。但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這部作品,直擊了三毛的婚姻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三毛與荷西之間燃燒的愛情。沒有物質的豐足,只有精神的豐滿。在撒哈拉沙漠那個小島上,三毛無疑就是被荷西寵著的公主。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三毛決定下嫁荷西時,有很多阻礙。國籍不同,文化不同,個性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一大堆的不同擺在眼前。

三毛對荷西說:“婚後也許會吵可能還要打架”。荷西回答道:“我知你脾氣不好,但心地好,吵架打架都可能發生,不過我們還是要結婚。”愛一個人就愛她的全部,即使是壞脾氣也照單全收。荷西瞭解三毛,寵著三毛,三毛想做的事從不反對,荷西是能看到三毛心底的一個好男人。

撒哈拉沙漠一座小島就成了兩人愛的天堂。

三毛所做的事,在別人看來是瘋狂的事,但在荷西看來卻是理所當然的,正常不過。所以心靈的契合使兩人愛的熱烈而愉快。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三毛一個自由慣了並痛恨家務的人,為了丈夫荷西,也下起了廚房。幾片肉一顆羊蔥,在三毛藝術的手中就再造出了鮮活的菜品。

一個寫文章捉筆的手,一旦拿起菜刀也得心應手。不斷花樣翻新,創造出了新奇的中國菜。創意性的將粉絲喻作春天的雨,又將國菜螞蟻上樹中的粉絲喻作釣魚的尼龍線,將紫菜喻作複寫紙。這些新奇的比喻加上盡心的廚藝加工,滿足了一個喜歡上了中餐的西餐胃。荷西對三毛廚藝讚不絕口。

雖然是柴米油鹽的煙火生活,在一個作家的創造下也賦予了浪漫溫馨的生命,別有一番情趣。

三毛與荷西一起生活了六年,經歷了歡喜與憂傷甚至死亡。在《荒山之夜》一文中。荷西身陷沼澤,命懸一線。而三毛為了求救,又被幾個男人圍追堵截,三毛憑藉熟練的車技,過人的智慧,擺脫了這幾個男人。

而後又機智的救起了瀕臨死亡的荷西。整個情節驚心動魄,懸念迭出,不亞於一部美國大片兒。荷西的生命就掌握在三毛的手裡面,稍微不慎或者猶豫不決,就可能斷送了荷西的生命和兩個人的愛情。

經歷了生死考驗的兩個人,就是靈與肉的完美結合,三毛和荷西彼此找到了最貼合心靈的伴侶 ,兩人是幸福美滿的,愛情是甘飴如蜜的。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但三毛和荷西從結婚一直到荷西潛水溺亡的六年婚姻生活中,竟沒有孩子,難道是兩人不喜歡孩子,還是兩人商量好,要丁克一生呢?

帶著這個問題,再從三毛的文章中尋找蛛絲馬跡。

在《娃娃新娘》一文中,年僅十歲的黑人小姑娘姑卡按照當地婚俗結婚了。結婚當晚,三毛送給了姑卡不要小孩的避孕藥。

從此細節裡不難揣測,三毛與荷西是避孕的,不想要孩子的。

在《惡果》一文中,三毛誤戴了畫有符咒的銅牌,身體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傷害。有小水柱似的血沿兩腿流下,血不停靜靜的從小腹中流出。鄰家的沙哈拉婦女驚呼:“她的小孩要掉出來了。”

而荷西一再執意堅持說道:”不可能是流產,我大太沒懷孕。“

可見荷西清楚的知道,兩人是避孕了的,不可能懷孕,不可能有小孩。

那麼,荷西與三毛為什麼要選擇避孕呢。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兩人的愛情果實不能分享給第三人,還是兩人不喜歡孩子呢?

三毛象所有母親一樣,是母性的,喜歡孩子的。從一些三毛與孩子的合照中看出,三毛的眼光是溫柔的,慈愛的。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之所以沒要孩子。是兩人還沒準備好,或者是撒哈拉清貧的生活不適宜孩子出生。

三毛與荷西美的心碎的愛情,最後因荷西的早逝而慘淡收場,兩人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孩子,兩人愛的結晶沒能夠來到世間。

也許是三毛酷愛寫作,把生命交給了文字,怕耽誤了寫作,不想過早被孩子纏住,毀了寫作生涯,才同荷西商量遲些要孩子。荷西對三毛一貫的尊重,既然選擇了特立獨行的三毛,就尊重她特立獨行的決定。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但這個決定成了三毛的終身遺憾。荷西走了,再也回不來了,他的愛在世間沒了延續,終沒有一個孩了來替代荷西撫平三毛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在三毛的內心裡,愛已隨荷西而去,生命的焰火已明滅搖曳,靈魂已隨荷西而去,身體卻還在世間遊走。荷西是她愛的全部,活著的意義。她的字裡行間不再跳躍著陽光與笑聲 ,而是不斷棄斥著死寂,孤獨,荷西是她一輩子走不出的痛。

如果兩人有個孩子,或許對三毛是個安慰,或許孩子是個靈藥,可治癒三毛內心之傷,為了孩子,三毛會勇敢的堅持寫作下去,勇敢的生活下去,但是,沒有,兩人沒有孩子,這唯一的最後的稻草,三毛也沒有。

在與西部歌王王洛賓相識相戀一年後,王洛賓因年事已高,又顧忌世俗的與論,斷然拒絕了三毛。

三毛那快要癒合的傷口又被生生撕裂開,這次她徹底絕望了。這世間她來過,也經歷過,她要走了,要隨著她的愛走了,她要去尋找她的愛人,她的丈夫,她的荷西,三毛走的無牽無掛,走的特立獨行。

被愛淹沒了的三毛為什麼沒孩子——三毛與荷西是丁克一族嗎


最後,三毛選擇了以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在剛剛燃起的生之希望的火焰被世俗無情掐滅後。三毛徹底絕望了,生無可戀,愛已入土如灰,身無牽絆,不如歸去。

假如三毛有個小孩,有了牽掛,世間有了愛,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活著的理由,那麼她怎能捨棄孩子,怎能不留戀這滾滾紅塵呢!

那麼三毛就不會狠心離開我們,不再讓我們在她字裡文中找尋她曾經的影子,而是在一部又一部長篇文字裡遇到復活的陽光的三毛,一路笑著鬧著向我們走來。

如果她健在的話,應是文壇中耀眼的一道陽光,照亮世間的陰暗愁苦。

永遠的三毛!永遠無法忘記的三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