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暉:未來房價平穩中分化 大漲或大跌的觀點都是比較極端的

關於疫情之後的房價,現在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是認為房價上漲空間不大,原因如下,

首先,從2019年房價收入比來看,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3,相比2018年的13.7下降了3%,而國際通行的房價收入比在4到7之間,中國房價收入比過高,購房壓力大。

第二,由於經濟形勢下滑,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困境,很多人面臨減薪或者失業,所以購房的支付能力不足。

第三,近幾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放緩,家庭債務比例偏高,家庭實際支付能力下降。

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城鎮化新增人口減少、城鎮化進入高水平,大部分人認為未來房價上漲的預期在減少。很多人也比較恐慌,認為美國股價和中國房價泡沫化嚴重,美國股價大跌,接下來將會是中國的房價大跌。

胡景暉:未來房價平穩中分化 大漲或大跌的觀點都是比較極端的

另外一派觀點則認為疫情之後房價將上漲,首先,全球進入一個量化寬鬆的時代,從去年LPR改革之後整體利率下降,近期中國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下調20個基準點,計劃發行特殊國債,一旦全球進入貨幣寬鬆,貨幣超發之後房價大概也要上漲。

第二,自新冠疫情之後很多家庭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強烈,特別是綠化率高、小區物業管理完善、商業配套齊全的小區,同時第二居所、文旅地產等都有進一步的需求。

第三,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格局不會發生變化,因此購房需求應該是比較旺盛的。從開發商資金鍊來看,整體比去年寬鬆,開發商打折的意願也在下降,如果未來1億農村人口進城、購房按揭貸款利率下調,刺激購房需求,房價上漲也是有原因的。

胡景暉:未來房價平穩中分化 大漲或大跌的觀點都是比較極端的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為:雖然房價、租金與家庭收入與現社會發展階段相比,存有泡沫,但刺破這個泡沫代價也會非常沉重,中國未來房價將總體保持平穩,並在平穩中進一步分化,認為大漲或大跌的觀點都比較極端

首先,要推動經濟發展,刺激消費仍然集中在房、車兩個大項。

第二,各地方政府的人才落戶、搶人大戰的繼續讓限購放鬆意願也在蠢蠢欲動。

第三,從實際的財政收入來講,稅收、國企上繳利潤和賣地收入是三大主要來源,今年面臨減稅降費、疫情影響企業利潤減少,唯一立竿見影能夠補足財政收入,且未來不需要償還的就是賣地。

北京前兩個月土地成交662億,而北京往年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為6000億左右,其中一半兒來自於土地出讓,也就是說北京1年大概3000億的財政收入來自於土地出讓,前兩個月賣了662億,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有可能達到4000億以上,所以從土地市場的熱絡,3月底房地產銷售的迅速回暖,購房人仍然有強烈的購房意願,開發商仍然有拿地開發的意願。

胡景暉認為,今年交易量可能會出現一個新高,今年很可能刷新去年的十五六萬億的交易數據記錄。開發商在打折促銷,銀行會逐步加強按揭貸款的支持力度,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前提下,購房的限制會適度放寬,在房價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今年的交易量有可能創3到5年以來的一個新高。

房地產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從原來的開發模式,未來會更多地轉向以持有運營服務、二次交易和相關金融服務為主的存量運營模式。隨著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開募,農村集體用地入市、房產稅的出臺,中國的很多房地產的業權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保持房價平穩的情況下,拿地,開工、交易應該逐步地回升和向好,讓合理的自住性需求得到有效的釋放,才能夠帶動整個中國整體經濟的向好。

胡景暉:未來房價平穩中分化 大漲或大跌的觀點都是比較極端的

在疫情之後整體房價會趨於平穩,在平穩的過程中分化會進一步加劇。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隨著產業的外遷,城市功能的疏解,常住人口的減少,有些城市的房價可能會穩中有降。而強二線城市,包括大城市帶周邊的三線城市,恐怕是未來2到3年的主戰場,所以價格分化的會非常嚴重。

同時在同一個城市裡邊,密度低,綠化率高,物業管理完善、社區配套成熟的小區,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揚。郊區的第二居所、文旅地產,恐怕今年的價格也會有所上升,所以平穩中分化是今年房價的一個主旋律

保持一個旺盛的交易量,保持一個平穩的房價,最終實現通過房地產市場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狀況,提升整個城市的運營能力,同時拉動中國經濟發展,將是疫情之後中國房地產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