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要怎麼入戲!怎麼找到合適該戲份的表情?

幽默2020


  演員演戲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從臺詞入手,另一種是從動作入手,相對來說前者更好掌握一些,但也需要專業的培訓。

  通過培訓,使基本功紮實,再經常到人多的地方練習,克服緊張情緒。演戲前通過劇本和相關資料,對錶演角色的身份,背景,情節充分了解,把自己當作角色。去除雜念後全身心投入,體會角色的內心,找到演戲的感覺。就可以使自己置身其中,通過一個表情,一個小動作,一個小細節,就可以使角色演得傳神。

  不過全情投入表演的時候,還需時刻意識到自己正在作為一個“人物“,處在一個戲劇情節裡,通過自己的表演(對白,舞蹈等等)推進”戲“的發展。只有讓自己的潛意識裡明白這些,演員才能真正”入戲“。

  老戲骨入戲狀態

  陳道明演電視劇《末代皇帝》時,為了體驗帝王的感覺,買票進故宮玩。有時候揹著揹著臺詞就激動了,把一旁的遊客都嚇了一跳。

  陳寶國演《漢武大帝》時,脾氣隨著角色不斷深入一天天變差,劉徹霸道的性格也慢慢上身。

《霸王別姬》裡,張國榮在片場休息時,整個人經常是一個梨園子弟的神態。

  演員入戲的狀態就是進入人物,行為舉止都變成角色的狀態。這些演員案例就是演員入戲極深的表現。



俏花旦


您好,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在下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前來探討,如有不妥,全當放~

首先,如何入戲?

1.前期準備

在一個演員接到一個劇本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細研究劇本。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只要是在自己的故事裡,那你就是絕對的主角。看劇本時除了要背臺詞,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融入角色。要建立信任感,你就是他,他就是你。然而有的時候,劇本對一些人物的描寫會很少,這時候就需要演員自己去填補空白。人物的行為習慣、性格優勢與弱點、口頭禪、對人對事的態度以及人物的從小到大的經歷,這些設定對角色表達是很有幫助的。

2.觀察與角色相似的現實人物

許多事情,只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才知道其中的滋味,除非真實經歷,否則真的無法感同身受。我是從來也沒見過天生共情能力強的人,所以學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對自己的演技是有一定幫助的。不要無視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一天你總會感謝一個小人物的到來,他的出現會是你演技的靈光乍現。

3.藉助外力

這是許多演員都會用的辦法。比如哭戲,可以放一段悲傷的音樂,想想自己悲傷的過往,想想自己曾經也有那麼一瞬間和角色一樣。比如開心,那就想象你突然得了奧斯卡主角獎,有比這更開心的事嗎。

第二,如何找到合適該戲份的表情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雖然我是渣渣。表情的總類有很多,合適的戲份又合適的表情就更是數不勝數了。那麼,我們不妨拿善良的高冷範兒舉例。

1.要明白,沒有先天的高冷,只有後天的累積。哪一個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不是惹人愛的,性格的絕大部分形成都與後天的成長壞境有關。

2.明白了第一點後,就要開始區分,對周圍壞境司空見慣的高冷與下意識反應之後的強制高冷。你可以在見慣了打打殺殺的場面之後表情沒有一絲波瀾,但是之前死的這些人都是與你不熟的,突然有一天,侍奉了你十幾年的下屬被你的父親刺死,而你就這麼看著他離去,你心裡有難過不捨愧疚等複雜的感情,下意識的會表現在臉上,之後自己的理智很快幫助了你恢復了表情,但眼眶裡的淚水是收不回去的,眼神從驚愕到難過再到篤定最後冷冽,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你對該戲份的表達。

3.如果平常狀態是高冷,但是徹底放鬆之下的自己卻是十足的好動。那麼這個人物一定不是在做真實的自己,所以平時的生活中,不妨在別人不注意的情況下加點小表情,豐富人物的形象。

4.最重要的一點,整容要謹慎,話說整容過度了,好多表情都做不出來,明明情感到位偏偏被這該死的填充物影響了實力。千萬不要被別人的評價影響了自己的判斷,要有獨立的思考。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