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設施枇杷即將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我縣的三潭地區是全國五大枇杷產區之一,“三潭枇杷”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通常在5月中下旬上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探索讓枇杷住進“暖棚”,在有效抵禦倒春寒等惡劣氣象的同時,也將枇杷上市的時間大幅提前,探索出春節觀花與枇杷採摘體驗的農旅結合新路子。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3月30日,在位於縣園藝場的“三潭枇杷”品種資源保護基地,數百株枇杷樹由於“住”進了“暖棚”,很好地避開了連日來倒春寒氣候的影響。一株株矮化了的枇杷樹上,枇杷果長勢喜人,不但果形碩大,色澤也十分鮮亮。

“三潭枇杷原來一直是靠天吃飯,常常遇到不利天氣影響。另外,我們現在發展全域旅遊,油菜花開這一季也是個旅遊高峰,把旅遊跟採摘結合在一起,可能對枇杷生產有一個促進作用,所以這兩年就發展設施枇杷,目前有200畝左右。”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張均明說。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三潭枇杷”因產於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村而得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安徽省的傳統名果。由於其生長週期覆蓋一年四季,又異常“嬌氣”,一直以來難以逃脫被天氣“牽”著走的命運。近年來,縣農業農村部門開展“三潭”枇杷設施栽培示範項目,讓枇杷樹“住”進“暖棚”,不僅讓“三潭”枇杷擺脫“靠天吃飯”,也能提早上市賣上好價錢。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張均明告訴記者,通過設施管理,在冬季,特別是枇杷頭花能夠保住,讓它形成果實,這樣一來果實品質比較好,成熟上市的時間也能提前。目前來看,通過雙膜加內棚的保溫措施,枇杷應該能在清明左右上市,這樣,正好趕上油菜花觀花季節,客流結合在一塊,發展觀光旅遊加採摘,促進枇杷產業良性循環。

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歙县设施枇杷即将上市 比露天枇杷提前4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