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一根火柴不要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但一根火柴足以燒燬一棟房子。那這一根火柴是什麼東西呢?

1.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2.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3.不懷有回饋社會之心;4.頑固不化狹隘無情。" ——王永慶

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不在少數,但秉持回饋社會之心,熱衷公益的有錢人卻不佔多數。在刻板印象裡,富豪大多都鋪張浪費,花錢如流水,貪圖享受。

但也有一些富人,一生嚴謹踏實,用自己的所賺所得回報社會,熱衷公益慈善,幫助社會上底層的人。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一、出眾的經營頭腦

王永慶,1917年出生於臺北縣的一個世世代代以種茶為生的家庭。當時的臺北最賺錢的工作是香料和茶葉流通,王家趕上了茶葉的順風車,又加上家裡有六個兒子,六個青年勞動力,很快就過上了小康生活,家庭日子還算過的不錯。

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茶葉不再是硬通貨,王永慶的家庭也開始沒落,微薄的販賣茶葉的收入只能勉強家庭的生活開銷。在父親生病之後,身為大兒子的王永慶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15歲時,王永慶被父親送至一家米店學習工作。在當了一年的學徒之後,王永慶領悟了開米店的運營方法,決定要自己開店。父親向別人借了200元,這就是王永慶的開店資金。

可是作為一家新店鋪,米的質量又不如隔壁日本米店的好,顧客也更傾向於去自己熟悉的店鋪購買,初始,王永慶店鋪的生意並不好。但年僅16歲的王永慶很快便展示出了自己出眾的營銷能力。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店鋪,王永慶不僅挨家挨戶的上門拜訪,還提供免費的清理沉米、擦洗米缸的服務,很多人都對這個勤勞能幹的小夥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的大米制造技術還很粗糙落後,大米里時常會混有沙礫,小石子。在顧客的眼裡這都是習以為常的事了,不足為奇。

王永慶在這上面下足了功夫,每次賣米之前都會認真挑出裡面的沙礫石子,這樣細緻入微的細節讓王永慶的店鋪博得了十足的好感,很多顧客衝這份細微和體貼,都變成了回頭客。

不過幾年的光景,米店的生意愈發紅火。攢夠錢之後,王永慶又開了一家碾米廠,自己控制進貨和出貨銷售,經過他的努力,賺到了不少錢。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二、 塑膠之王

隨著戰爭的全面勝利,臺灣的經濟也逐步復甦。在商場拼搏多年的王永慶極其敏銳的嗅到了建築業發展的前景,便立刻大力發展木材市場,從中收穫頗豐。

但是蛋糕的市場始終有限,分蛋糕的人越多,分得的蛋糕就越來越少,王永慶決心退出木材市場。他通過一番分析和了解,他認為塑膠行業是未來商業社會發展的重頭戲

他決定要投資塑膠行業。當他做下這個決定時,周圍的朋友都以為王永慶瘋了。因為在當時的臺灣,無論塑膠的製造或者質量,都離日本進口的塑膠差十分遠。

沒有人支持王永慶的想法,甚至有人公開表示王永慶肯定會失敗。但王永慶並沒有因為這些反對的聲音就放棄,而是籌集50萬元,創辦了第一家塑膠工廠

這並不是王永慶的異想天開,而是他精心調研之後的決定。在籌備期間,他拜訪了不少的學者和企業家,還去日本進行了調研,他發現,每年都有70%的氯氣可以回收利用。

隨著塑膠工廠的開辦,加之王永慶的氯氣回收利用措施,塑膠公司發展迅速,王永慶賺得盆缽滿盈,他的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膠粉生產企業,王永慶成為了華人首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塑膠之王"。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三、 熱衷慈善

王永慶不只是身家過億的華人首富,還是一位十足的愛國人士

,他所做的公益數不勝數。

在汶川地震發生之後,王永慶以企業的名義捐款1億元,是所有臺企裡捐助最高的。

王永慶還設立了基金會,定下了每年都會捐助一部分善款用作公益,他也時刻告誡自己的後人,要將這個基金會一直延續下去,為社會做貢獻。累計至今為止,這個基金會已經給內地捐款100億用作內地公益之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永慶還在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給中國人。這個行為讓大家對王永慶讚賞不已,熱衷公益的他卻表示這只是他用來回報祖國的方式。

王永慶的一生,都在為公益事業做貢獻。90歲高齡的他還在堅持公益、出席公益活動。在他去世後,王永慶的後人將他的所有遺產悉數捐贈給基金會,用於教育和醫療慈善。這筆資金讓無數病人可以先看病後交錢,救下了不少生命。

世上不乏有錢人,但王永慶先生無疑是其中最突出的成功人士。他不似賭王一樣花天酒地,沉迷女色。

他是華人首富,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人,給內地捐款100億

他的一生極其樸素,從不聲張,熱心公益慈善、前後捐款上百億、捐贈了一萬多所希望小學。他的一輩子,都在慈善中度過。

王永慶曾被世人評為"最摳門的富豪",但這卻不是一種貶義,而是對他的一種誇讚。他對自己和家人節儉,對公益卻十分大方。

他一條毛巾用了27年,去理髮店之前都會自己先洗好頭……這些都不像華人首富該有的作風,但

王永慶卻身體力行著勤儉節約,把錢留給需要的人這樣的觀念

身為華人首富,他捐助上百億給公益事業,在美國買下1億平方米的地贈給中國,我們以祖國有這樣的富豪而驕傲,王永慶的愛心善意也將永存於眾人之心。

"愛心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才能欣欣向榮。"這樣的善意,這樣的愛心,始終應該流傳下去,這樣被愛心澆灌的花朵,也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