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工作掙工資,年收入30萬以上的人是不是算人才精英?

麟麟星


雷哥先說自己的觀點:

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人,是否屬於人才精英,必須要看他所在的地域。


在國內,由於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衡量不同地域職場人的標準大相徑庭。


一個年收入達到30萬的人,在二線以及二線以下城市,的確算是比高收入階層,也確實能算得上是人才精英,但是,對於在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的人員而言,30萬元的年收入,其實也就是比溫飽線好那麼一點,並不算是很高,更談不上是人才精英。


例如:30萬元的年薪,放在西部省份貴州來看,能夠達到這樣收入的人群必然是少數,但是放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來看,最多也就是收入略高一些的普通工薪階層,在一線城市沒有年薪百萬,自然不能說你是精英階層。


要知道,所謂的人才精英,必須是所定義群體範圍內的少數人員。

按照網絡上的一些標準,所謂的精英階層,應該就是下圖中所示的上層,只有少數或極少數的人群才能叫精英。


同時,從收入的結構來看,所謂的精英階層其收入規模也遠不是30萬年薪可以企及達到的。在下面這張收入階層示意圖中,能夠算的上精英階層的,估計應該是“高產者”之上的幾個階層才能算得上是精英。


說了這麼多,最後,雷哥不得不推翻自己前面說的這些內容,因為,前面說的這些都是在“靠錢說話”,以資產定階層,然而,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社會上的人才精英,如果都只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未免顯得太過膚淺、太過功利、太過頹然。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有能力的社會精英,並非薪酬百萬的職場大拿,更非資產過億的富豪,但是,他們卻以自己的精通的專業領域知識,成為專業領域的精英,所以,前面說的精英人才,都是聚焦金錢,狹隘化解讀的結果。


最後,回答題主的一個問題,年薪達到30萬的人是不是中年失業也不愁?雷哥認為,年薪30萬的人,生活開支也很大,中年失業也一定會愁,而且還會很焦慮,畢竟前期的生活消費水平提升上去了,想要維持開支就很大,而沒有了收入來源,這種生活水平必然會下降,當然會愁煩。職場之路,基本上都是一條不歸路,走上去了,就得拼命往前跑!


雪天驚雷


這個問題看區域,不同區域30萬收入水平體現的能力不一樣。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種一線城市小主管30萬,經理50萬,高級經理70萬,總監100萬。所以30萬算行業比較可以的普通員工,不是精英。

成都,重慶,杭州,武漢這種新一線城市經理30萬,高級經理50萬,總監80萬,cxo100萬以上,所以30萬隻能說行業好點的經理,也不是精英。

三線四線城市30萬能算收入不錯的負責人或者總監,也不算精英。

所以我覺得年收入70萬以上用精英這個詞比較符合現實。

全國實際工資收入,可能只是拉平了,大部分人水平。

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情況,看看正業離精英有多遠,大部分還是禿鷹。


奇葩二樓


我自己是上海公司老闆,我有發言權,年收入低於50萬的員工很難招,因為在上海這點錢可以說吃不飽飯,我一般清潔工工資開到80到100萬,正式員工薪資在150萬左右,上海小康的標準好像是年收入130萬左右,所以我對員工還是不錯的,對了公司一年盈利大概200萬億左右


有品味且優雅的天才


肯定算啦

學歷高的 比如 研究生一畢業差不多能拿30萬以上 這就是精英的價值(表弟還沒畢業剛剛簽約北京鏈家年薪35萬 )

學歷不高的 在某行業紮根摸爬滾打個七八年 也能拿到30萬以上 資歷在 這也算是精英


艾樂芙的爸爸


我自問現在也就是個辦事員,當不起精英二字 可我掙了這份錢。當年做研發的時候,感覺倒是站在行業即便不是頂峰也算前列,蠻精英的樣子。年入沒有超過6W。呵呵


飛行者埃裡克


我達到這個數字,我是人才,但不是精英。離精英差距遠呢,這輩子都不可能達到吧。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一般985碩士畢業幾年,都能達到這個數字,只能算人才吧。


愚笨的小石頭


這年頭上海30萬稅前已經很不錯了


最愛曼聯火箭


行業行業行業,國內行業薪資差距太大,很多行業的人才拿不到二三十萬,但是金融地產It就輕輕鬆鬆了。


春風吻雨葬落日


30萬在頭條裡是赤貧,在上海是小康。


charles986


什麼叫精英?能改變或影響社會規則的決策者或參與者才能叫精英,比如袁隆平、馬雲...其他以賺錢養家為目的的各級打工者都是普通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