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枚吃貨,想品嚐天下美食,你家鄉最有代表性的東西是什麼?

一個人的遠遊s茹毛


說起潮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丸了,可以說不吃牛肉丸不算到過潮汕。

“彈”,彈性十足是它的一大特點。就像潮汕人一樣,與人交往有彈性。

“實”,滿滿的牛肉不摻一點假。就像潮汕人一樣,做人坦坦蕩蕩,實實在在。

我超愛潮汕的牛肉丸,那是家的味道,在別的地方都找不到這刻在骨子裡的那股味道。我想做潮汕人就要像牛肉丸一樣,有彈性,實在人。[握手]





一點點可愛


大家好,我來自美麗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說起廣西的代表性美食,大家耳熟能詳的螺螄粉、桂林米粉、老友粉我就不再做介紹了。說個大家不是那麼熟悉的。

如下圖,猜猜這是什麼呢? 像餃子卻不是餃子,做法跟餃子無異,只不過把麵粉換成了粘米粉。

【製作過程】 把粘米浸泡好瀝乾水,打成粉。加開水揉成團,這個過程還蠻費體力的,要一氣呵成,倘若力氣不夠停停頓頓揉出來的麵糰容易反生。影響捏合做形狀,口感也差了一截。接下來揪一個個小麵糰捏成碗狀,把炒好的餡兒包進去,封口成型。


餡兒

用來蒸或者水煮都可以,米粉做的皮口感軟糯粘,精華可全在這餡兒裡面。

  • 鹹餡兒 最經典的餡兒莫過於春耕時節,這時候山上的春筍正好冒頭,取最嫩最肥的筍尖兒,剝了皮,切了段放些調料一炒。吃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其他時間就取當季的瓜菜,任由自己發揮。
  • 甜餡兒 做成甜味餡兒的也不錯,花生米炒熟去皮碾碎,加上紅砂糖。咬一口流出甜甜的糖汁,還能嚐到細細的花生碎香。



皮兒

對了,我們也可以在米皮上做功夫。小時候上山打柴看到有成熟長紅了的梔子果,順手採了回來曬乾,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碾粘米粉的時候放幾顆進去,發出來的米粉就變成了橙黃色。不僅好看,還有清熱降火的功效。

或是清明時節,去田間地頭採回了嫩綠的艾草葉子,和到粘米粉裡去,做成了青團艾草粑粑。口感更加軟糯還混有艾草的清香。
這個時候正是

採艾草的好季節,小夥伴們可以動手做起來啦!錯過季節再等一年喲。

謝謝閱讀,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賞個讚唄~


向陽廚房


吃在中國,如果您是一位吃貨,那麼就應該去全國旅遊。

每到一個地方後,先問當地最出名的是什麼小吃就行了。

這種以吃為主的旅遊,我在04年到08年都做了,有時候去購買火車票去貴陽吃當地的夜市,沒去之前就把行程和要吃的當地名吃都在網上百度出來後,記錄在本子上。

要查出來是哪條街的哪家最正宗,這在網上是很容易找到的,四川成都小吃,重慶的火鍋,上海那年流行的雞公煲,東北的大醬和亂燉菜,地三鮮,二次坐飛機去貴陽吃火鍋,什麼陽郎雞,青椒雞、竹筍雞、酸湯魚、周蹄膀,吃的時候一定要記錄,很多的地方特色都是產地的特產決定著的,人文、地理、氣候盛產這些食材後,勤勞的百姓發掘出食材的特點後加以烹調,有人說,自己為也吃一次灌湯包從洛陽開車去開封吃,中途幾百公里,那都不是吃貨的最高境界!

新疆的囊好吃,坐火車去就可以了,不但能靜下心來吃,還了解了當地的人文名勝,隨便旅遊一下,主要就是去“吃”。

金華的火腿為什麼好吃?

不去當地吃,不尋找最正宗的當地產,怎麼能吃到最好的美味,要想當一個真正的吃貨,就得立刻啟程,尋找一個正宗的地方吃一次,行動吧,別把這一會兒的激情給浪費掉!


張廚匠


我的老家在四川什邡,人們早上喜歡吃米粉做早餐。很多城市和一些小食店也有米線,米粉雖然和米線外表差不多,但是形狀和味道還是有差別。現在在成都,早上去小食店也可以吃到米線,但味道和家鄉的米粉不可同日而語。米線比米粉要粗,米線一般都加了明膠,嚼起來硬硬的為了保持那種有韌性的口感,肉臊裡的牛肉或肥腸或排骨都大塊,味道也油。老家的米粉店的米粉要細一些,老闆會問你要生漿還是熟漿,生漿要勁道一些也不容易斷,熟漿容易斷一些軟一些。我一般比較喜歡熟漿。老闆還會問你清湯還是紅湯,很多人喜歡“清紅”,就是適當的加一些辣椒,既不太清淡也不太辣。口味一般有牛肉有肥腸有排骨有芹菜豆腐的,有的店還燒了一大鍋有點辣乎乎的羊肉湯,來一碗羊肉湯裡面下米粉也是不錯。清湯的其實很好吃,芹菜豆腐臊子的非常不錯。現在住在成都,有時早上一早開車去老家,早上都刻意不吃早飯,待到了什邡縣城或鎮子上,再去來一碗米粉滿足一下。

當然,成都是有很多小吃的,來旅遊的人一般都會去錦裡,在武侯祠感受三國文化順便也品嚐一下成都小吃。春熙路的“龍抄手”可以體會到正宗的成都小吃的味道,品種非常多,你可以選一個小吃套餐。龍抄手、、鍾水餃、擔擔麵、葉兒粑、三大炮、傷心涼粉……豪華版的多達幾十種,一小碟一小碟地,讓你慢慢品嚐成都味去感受這個城市。文殊坊也有這樣的店,都很不錯。毛血旺大邑安仁古鎮的不錯,傷心涼粉洛帶古鎮的最正宗,小米辣讓你好好哭一下。兔頭數成都雙流老媽兔頭最好吃,有五香有麻辣,口感細膩滑嫩。四川人把接吻戲稱作“啃兔兒腦殼”,那場景,嗯嗯,大家懂的!





夜雨新韭


[可愛]你好,我是冷桃,也是一位美食愛好者,非常開心能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家鄉在衢州,“民以食為天”,衢州除了風景還有美食更加能讓你流連忘返,回味無窮!衢州菜餚風味獨特,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烹調講究鮮嫩軟滑,意在不變原味,有蒸、烤、燉、泡、炒、等多種方法。給你介紹下我們衢州的一些代表性美食!

1、三頭一掌

分別是兔頭、鴨頭、魚頭、鴨掌,衢州鴨頭是衢州“三頭一掌”中,面市最早的也是名氣最大的。 它是上世紀80年代始見於衢州市面上的經濟小吃。鴨肉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蛋白質含量高,且所含維生素B和E較其他肉類較高,最主要是辣的鮮、香,真的完全抵不住誘惑!說的我口水直流!

2、烤餅。

在衢州到處都有賣小烤餅的攤頭,非常香!老遠就能溝起你的食慾。皮很薄,餡料多,辣也是一特色,經常能看到在吃的朋友們,吃個餅都吃的眉飛色舞的,又辣又鮮美,控制不住自己可以吃好多個,有大的小的,大的可以是倆,小的可以吃一打哈哈!

3、水晶糕。

一說到烤餅大家馬上會聯想到水晶糕,這是衢州人民夏天必備的飲品啊,入口清爽,吃起來那種獨特糯糯非常好的口感,放入冰箱冰鎮一段時間味道更美。自己還可以加牛奶各種果汁進去,味道超級棒!

4、又名焙糕,就是用“汽”蒸出來的糕,在衢州開化和常山流傳歷史悠久,已難追溯其根源。氣糕香糯可口,因為蒸過,大人小孩吃起來都很容易消化。如果隔餐吃,可以繼續蒸著吃,也可以用油炸一下,金黃黃的,再就著稀飯吃,就是賽神仙的美食了。

5、油炸果

是衢州特色小吃。衢州油炸果是發酵好的麵糰經過高溫油炸,呈現出金黃色的色澤,形狀小巧玲瓏,像一尊圓臺一樣。咬上一口,頓覺外殼鬆脆可口,而從裡面溢出的是香糯甜膩的餡料,讓人停不下嘴。

6、龍游發糕

浙江龍游縣漢族糕類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是春節期間的特殊糕點食品。龍游發糕的製作始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因風味獨特,製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諧音,象徵吉利,因而成為節日禮品。

7、開化青螄

又稱清水螺螄,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它和一般的螺螄不同,黑色細長的外殼,裡面是灰綠色的鮮肉。長在錢江源源頭開化地區的溪水等活水中的螺螄,是我國傳統水產品因為其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素有盤中明珠之美譽。

8、山粉餜

又稱肉圓,是用澱粉製作而成,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入口絲滑,可以直接蒸著吃,放湯吃,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煎著吃,那味道可以不是一般食物能媲美的 。

9、常山貢面

又稱索麵,是常山傳統特色小吃,“潔白似銀美亦香,纖細如絲意悠長”,這是人們對常山傳統名產常山貢面的形象概括。千百年來,常山貢面以其獨特的“色、形、香、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10、江山米糕

是江山傳統特色糕點之一,蘊含步步高昇的意義和美好的祝願。製作米糕是江山農村過春節的一項傳統習俗,製作歷史悠久,從何時開始也無從考究。每年立冬以後,各家各戶就開始準備米糕製作的原料,到年關時家庭主婦們拿出祖傳的手

藝,精心烹製出各式各樣的糕點美食招待親朋好友。











冷桃美胃


很榮幸被邀請回答這個關於美食的問題。

我的家鄉是河南駐馬店,除了胡辣湯,燴麵以外,最具特色的當地美食當屬豌豆涼粉!

駐馬店人做涼粉使用的豌豆比較特殊,是當地產的一種“鐵豌豆”,質地堅硬,形似綠豆,色澤黝黑,種植不易,產量極低。因其蟲不叮,鼠不咬的特性,故而又被稱為“藥豌豆”。清朝康熙年間的《鄉土志》有記載:“豫中驛城之南,盛產豌豆涼粉,色若琥珀,口感爽滑,食之有清熱,驅火,涼血之功效。”駐馬店的豌豆涼粉歷史之悠久,可見一斑。

小時候其實不喜歡吃涼粉,原因很簡單——噎的慌。豌豆涼粉口感軟潤爽滑,一泯即化,看別人咕嚕咕嚕的吃起來甚是過癮,輪到自己卻總是咽不下去,這是我對涼粉的第一印象,這種陰影一直持續到大學才有所改觀。

豌豆涼粉最適合夏天吃,我外婆家院子外的小街上,有個開剃頭鋪的大叔,他家大嬸是駐馬店市確山縣人,閒來無事便在鋪子門口擺了個攤子賣豌豆涼粉,涼粉都是自己手工做的,每天就兩盆,小條桌上除了用白紗布搭著的涼粉,還有熟油辣椒,陳醋,蒜水,香油調的芝麻醬等碗缽。最開始,食客都是來剃頭的客人,照顧生意的買一碗,一嘗還真是那個味兒,立馬在小街上傳出了名聲,街里街坊的總會拿著家裡的瓷盆飯缸來買一份,既解口渴之急又能充飢,可口又實惠。

大學畢業後,每次到外婆家,我也會買一份來吃,大嬸不願收錢,總得讓我以“再這樣下次就不來了”相威脅才算作罷。之後掀起白紗布,褐色的豌豆涼粉隨之忽悠悠的顫動,熟練的拿起刮子,在清水裡一蘸,順時針的在涼粉上一旋,刮成筷子粗細的條狀碼入碗中,各種醬料均勻澆在涼粉上,再來一勺香噴噴的芝麻醬,甩上油辣椒,這還不算完,大嬸會從小條桌下面拿出來一個玻璃瓶子,裡面是十香菜與香椿芽切碎後調出的汁,打開後淋一點兒在涼粉上才真正的五味齊全了。而這個綠色的醬汁才是豌豆涼粉味道不同於別處的地方,是駐馬店豌豆涼粉的味覺靈魂,點睛之筆,任誰嘗過以後,都會被這個特殊的味道深深吸引,回味無窮。

到了冬天,氣溫驟降,調製的涼粉不再適合,涼粉攤子便都會支起個煤火爐,上面架一個大號的平底鍋,蔥薑蒜爆香之後把切塊兒的涼粉放在鍋裡慢煎,直到在表面形成焦殼兒,塊兒不成塊兒,碎成一片,最後再撒上一把蒜苗。每次路過,都會被那濃濃的香味兒給勾住,讓老闆盛上一碗,稍微那麼一拌就趕緊往嘴裡送,吞下去燙的鑽心,按著心口揉上好一陣兒方才舒緩過來。吃完了涼粉,再來碗兒紅薯稀飯,悠哉悠哉的喝下去,腹中暖和敞亮,一頓飯也就打發了,忽然覺得這尋常日子也是幸福滿滿!

在我眼裡,豌豆涼粉代表著的還是煙火鄉村,上千年來,它伴隨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祖輩們,然後又跟著流落到城市裡,努力綻放生命,紮根生存,成為一款極具地域風情的家鄉美味。





沐沐的玩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家鄉在江西修水縣,具有代表性食物是修水哨子,哨子有大哨子和小哨子,大哨子包有餡,小哨子沒有餡。哨子有用紅薯做的,也有用艾草做的或者土豆做的。小哨子有用紅薯做的,也有土豆做的或者蕎麥做的。希望你有機會來修水品嚐我們修水的美食。





詠絮采薇


來我們青島吧,青島有啤酒,特別是扎啤袋裝的那種,炒上盤蛤蜊,最好是辣炒的,一個字爽,青島除了蛤蜊(其實青島人叫嘎啦),春天有春鮁魚,鮁魚餃子,紅燒鮁魚……那叫一個鮮亮,秋天吃蝦虎,蝦虎鹽水煮的,梭子蟹,螃蟹清蒸蘸薑汁,青島的各種海貨都比南方海貨要好吃歡迎來青島哈啤酒吃嘎啦!


縱觀天下78644504


我是廣西人,廣西一個粉之都的城市。

桂林米粉 柳州螺螄粉 玉林扣肉粉

南寧老友粉 梧州龜苓膏 歡迎你到廣西來玩


95後不再年輕


石家莊的特色燒餅“缸爐燒餅”莊裡人都知道也愛吃,我是從小吃到大的,記得小的時候每個村都有一個打缸爐燒餅的,用一個鐵皮桶改成的大煤爐子,中間燒煤球,周圍一圈貼滿了長方形的燒餅,有芝麻的一面衝外,烤的金黃酥脆,尤其剛剛出爐的酥酥脆脆特別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