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唐裝”二字望文生義,讓人下意識就認為是“唐朝的服裝”。其實大謬不然,現在的唐裝更確切說是“滿裝”,是在滿族馬褂基礎上吸收西式裁剪後形成的,並非唐朝服裝。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真正唐代的服裝是以傳統漢服為主,特徵為交領、右衽、繫帶、無扣。男裝主要為袍服,即“圓領袍衫”。女裝則變化多樣,沿襲了華夏婦女傳統的“上衣下裳”。上裝主要為窄袖衫襦,下圍顏色絢麗的傳統裙裝,再繫上長長的裙帶,高腰束胸,款擺拖地,柔和自然。白居易的《繚綾》對此有生動詳細的描寫:“繚綾繚綾何所似? 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昭陽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對直千金。”這樣的雍容華貴與織工水準,在古代也大概只有強盛的大唐菜能夠展現和擁有。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唐朝服飾

從上面可以看出,唐代服裝和現代唐裝關係並不大,當然也不是完全不一樣,也有一定傳承的地方。之所以把現在的“滿裝”叫“唐裝”,主要源於唐代聲名遠播,海外華人居住區稱為“唐人街”,街上的中國人百年前都穿著清朝、民國時期的服裝,久而久之,這些衣裝也就得名“唐裝”了,再出口轉內銷,中國本土也把這些服飾叫唐裝。作為中國的傳統服裝,唐裝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魅力,相對於西裝外觀挺括、線條流暢,穿著舒適,立體感強,並且配上領帶或領結更顯瀟灑大方的特點,唐裝的局部自然垂展,不加任何雕飾,整件衣裳全憑穿著者的風骨和氣度撐著。而且穿著中裝非常舒適。印花面料、小立領、中間扣的樣式是唐裝的典型模式。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現代唐裝在傳統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吸收了西式裁剪的方法,款式結構有立領、連袖、對襟、斜襟等。男女唐裝外套都是葡萄紐扣,作嘔擺縫出開擺叉,在領口與門襟處用鑲色料緄邊;襯衫則是蜻蜓紐扣,立領、對襟及手工製作的布紐扣。女裝不僅把裙襬做大,以便於活動,而且還都改成收腰的款式,以體現女士的身材曲線美。當前,不僅款式,唐裝的面料也不斷推陳出新,傳統和現代越來越緊密結合。面料主要使用織錦緞面料,有的還融入了真皮面料,既保留了唐裝原有的雍容華貴、富態休閒的韻味,皮質面料和製作工藝也使得唐裝更顯挺括。可以說,唐裝既融合了傳統服裝和傳統文化的元素,也能緊貼時代適應改進,讓古老的衣裝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除了面料,在設計上,唐裝也在不斷借鑑現代服裝的造型,把美觀實用的理念融入其中,越來越注意強調服裝造型與人體體型的完美結合,特別是在肩袖部位更是現代造型對傳統造型的突破。因此,這種把現代肩袖造型合理組合到傳統服裝上的藝術品受到越來越普遍的使用。就像歷次APEC會議上,各主辦國都使出渾身解數,拿出自己壓箱底的民族服裝來“妝點”各國領導人,2001年10月21日在上海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一套經過重新精心設計的中式服裝一經亮相,便驚豔全世界,“最美不過是唐裝”成為大家的共識,可以說就是中西結合的成功典範。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老外也愛唐裝

從長遠看,唐裝不僅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更是流行的自然趨勢。藉著2001年APEC會議的東風,2002年春節開始唐裝就開始爆發式流行,一直至今經久不衰。唐裝的整體觀感既正式又休閒,既端莊又婀娜,體現了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的地位與風範。穿著時,裡面襯高領衫,外面穿唐裝上衣,再配上西褲、皮鞋,外面還能罩個風衣,讓中式的唐裝賦予西式特徵,得以走出禮儀服裝、節日服裝的小空間,能夠逐步普及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成為樣式“百搭”,卻不千人一面的流行時尚,拓寬了唐裝的穿著場合。一些事業有成、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港澳臺人士、歸國人士,以及外籍人士是這類唐裝的主要消費者。可見,唐裝經過我們多次的改良後,唐裝已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符合現代人的需要。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唐裝走入日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