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奧帝茲 LCDi3耳機大概發佈於2019年,耳機的名字看起來與旗艦LCDi4更像,而定位卻沒有放到官網的“旗艦”分類中,而是與iSine10、20等耳機放到了一起。LCDi3一套搭配藍牙轉接線、Lightning轉接線官方定價899美元,實際國內售價6600元人民幣左右。這與LCDi4官方定價2495美元差距巨大,但也比iSine10的349美元高出了許多[iSine20已停產停售]。LCDi3處於iSine和LCDi4之間的定位想必是沒錯的,但由於其間的空間太大,LCDi3到底是什麼水平?我們也很好奇啊。感謝網友提供送測樣機。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外觀與佩戴:我們先來看看LCDi3耳機的配置和一些主要技術和指標的官方介紹。LCDi3包裝和iSine以及LCDi4包裝類似,都是很厚實的亞克力外殼,搭配一個小的收納包的形式。只不過,只有LCDi4使用的是全真皮+植絨內襯小包,而iSine和LCDi3使用的都是尼龍搭配真皮修飾邊沿的收納包,其實也算很精緻了,但由於配件多,總覺的塞不下倒是真的。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LCDi3耳機的外觀與配置和之前的iSine10類似,一根扁平的3.5mm轉接線,而LCDi4使用的是看起來比較發燒的白色編織線。LCDi3還標配了一根Lightning線和一根藍牙轉接線,我們打算以後專門單獨寫一篇測評文章。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耳機佩戴方式和外觀形狀和之前基本沒有差別。這裡重新解答一下關於它佩戴是否穩定的疑問,首先奧帝茲的這種耳機設計還是有點意思,它的入耳部分耳塞頭上有一些紋路,增加摩擦力,其實我們個人使用如果在家坐著聽,不怎麼移動,這已經足夠穩定了。當然,它還搭配了兩套耳翼,可以選擇使用,所以佩戴穩定性問題不大,尤其是稍微習慣以後,完全不會覺得有問題。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對比LCDi4[淺色線]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udeze 奧帝茲 iSINE20/10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耳機使用了2pin的連接線可換線設計,這次使用怎麼突然覺得奧帝茲的這個插拔還是有些偏鬆了,趕緊試了一下之前的iSine10,可能碰巧LCDi3的一側聲道的連接線確實偏鬆了一些。而LCDi4使用的是MMCX的接口。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主要技術:LCDi3的定位其實從官方的分類可以看出,它與iSine放到一起,高品質的入耳式平板耳機,而不是旗艦。從幾項奧帝茲平板入耳式耳機和平板振膜技術可以看出LCDi3的定位。首先,平面振膜自然是沒有問題,而且正如我們看到耳機外形是比較特別的六邊形一樣,振膜也是類似非對稱形狀的。第二,磁體,Fluxor™ magnet array,N50級別釹磁鐵,Fluxor是奧帝茲專利技術的註冊商標。第三,振膜與印刷電路。平板振膜是在振膜上印刷導電電路,LCDi3與iSine都是Uniforce™ voice coil[Uniforce音圈]的Ultra-thin Uniforce。第四,相位管理Fazor™。大概應該是入耳式部分的導管內部類似相位錐的專利技術。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對比LCDi4[淺色線]

最後,最為重要的,我們從外觀已經可以看出來了。耳機振膜後側的外殼樣式LCDi3與LCDi4是類似的更為開放式的,而iSine則是不一樣的。推測,這就類似於HIFIMAN等平板耳機近兩三年開始使用的單側隱藏磁體,以及後部的開放式格柵設計,總之就是相比iSine和以前的耳機,讓揚聲器的後側更為“通透”沒有那麼多遮擋。官方也是大概這麼表述LCDi3名字來由的。

再來看看耳機的一些主要指標。耳機阻抗20歐姆,靈敏度在1mW達到110dB SPL,也就是在140mV下就可以達到110dB的聲壓,而我們一般聽的很震撼大概需要最大有100dB出頭就ok了,人聲大概85-95dB就很大聲了。實際使用,我們大概只需要用-17dBFS[0dBFS=2Vrms]甚至更小一點就足夠啦。不過,不要驚訝,其實iSine10的靈敏度也很高的。iSine10是16歐姆阻抗,110dB@1mW的靈敏度,實際使用感覺確實和LCDi3差不多。官方給出最大承受功率iSine10和LCDi3相同,為500mWrms,最大可承受聲壓130dB SPL。

所以看到這裡,我們覺得LCDi3很可能是一個在磁體、已經振膜固定結構方面做了一些優化的iSine10……,當然也不排除振膜和印刷電路方面也是不同級別的。但從官方給出的技術解釋來看,這款耳機之所以命名為LCDi3,就是因為耳機後側揚聲器背側部分使用了和LCDi4一樣的更開放的設計。官方還稱,這樣設計讓聲音更為通透,低頻下潛更好,整體動態更好。

主觀聽感

在主觀聽感中,我們今天測評只簡單電平一下Lightning線表現,具體對比留在大概一週內的某天單獨測評中。參考音源使用Macbook Pro的耳機直接輸出,索尼A55播放器,HIFIMAN R2R2000紅衣版、享聲MR1、樂之邦Monitor09等。對比的耳機主要選用iSine10。哈哈,是不是有點失望?畢竟LCDi4領先太多,而且風格差異比較大。

整體印象:不可否認LCDi3相比iSine10的進步還是比較明顯,但是與LCDi4風格差異很大,而高頻和解析力方面的差距還是巨大的,所以並沒有什麼太多對比和參考的價值。LCDi3像是一個更為大氣、寬鬆、細膩的iSine10,而LCDi4的高頻解析力仍然神一般存在不是LCDi3可以夠到哪怕一點點的。LCDi3整體調音還是頗有特色,不像LCDi4那麼清淡,而是比iSine10更為厚重一點,低頻量感十足,最有趣的是,我們覺得它似乎在刻意的讓LCDi3耳機表現出一種類似耳墊超厚的頭戴式耳機[耳墊超厚,是指人耳和揚聲器之間因為耳墊帶來了挺大的距離]那種聽感,就是有真正的空間而營造的慢速的瞬態,和聲音的開闊感。

奥帝兹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奧帝茲 Audeze LCDi3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音源選擇:雖然iSine10靈敏度也很高,但在我們印象裡它似乎並不好推,可能是因為那根帶DSP的Lightning耳放線表現提高了掉起了大家的口味。其實,iSine10不難推,就是可能覺得動態不太凌厲。而LCDi3這方面改進明顯,整個聲音大氣了不少,所以音源反而很好選。直白的,暖聲的都可以。但是要發揮中頻和高頻極好的解析力和層次,需要高品質音源。如果喜歡聽力量足,速度快的,推薦選擇中性風格音源。而索尼A55這種雖然中性,雖然LCDi3靈敏度高,只需要極低的電壓,但是還是不推薦,低頻和中頻太沒勁了。寧可用3.5mm Type-C線或者筆記本耳機輸出直接推,也要比索尼強。這是與很多高靈敏度圈鐵耳、動圈耳機不同的。最終我們選擇用R2R2000、MR1等作為參考。具體音源差別,我們在測評中穿插談到。

高音表現:LCDi3的整體風格和iSine10很接近,屬於有著比較飽滿中頻和中低頻,聲音比較均衡的耳機。在高頻方面,我們認為iSine20可能是iSine10的一個激進版本[112dB靈敏度],尤其搭配Lightning線表現更好。而LCDi3相比iSine10,高頻有沒有進步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進步還是挺大的。

LCDi3的高頻,尤其是極高頻部分的品質提升明顯,對於一些絃樂極為纖細的高頻細節,和一些打擊樂的高頻表現,LCDi3的層次變得豐富了許多,聲音開始有絲般細膩而又從容之極的狀態,雖然這種功力要比LCDi4差得遠,但卻要比iSine10肯定高出至少一個檔次。細膩的極高頻讓它的空間感變得更為真實,配合上奧帝茲在LCDi3上聲場方面特意的設計[至少我們這麼認為,奧帝茲官方沒有說過],它的高頻、極高頻的聲場已經完全可以超越頭戴式動圈耳機。而iSine10、20的高頻,還是沒有這麼好的極限和豐富的層次,在空間感上仍然不足。

在不太高高頻和中高頻部分,LCDi3表現出了平板揚聲器特有的從容和穩定,這方面的風格和素質與iSine10很像,相對來說LCDi3瞬態更慢,聲音更改為寬鬆,動態更好。平板揚聲器動態提升,與動圈、動鐵不一樣,它們會表現出更為大氣、寬闊的場面,讓聲音層次變得明顯更為豐富幾個級別,而不是一味的動態提升。LCDi3在表現大編制交響樂,大動態音樂時,中高頻層次和空間感還是要優於iSine10.

中頻表現:中頻方面,LCDi3動態優勢更為明顯,風格則和iSine10非常相似。和中高頻部分優勢一樣,動態優勢讓它的場面顯得宏大,層次變得豐富,特別調音的聽感讓它的聲場寬度明顯優於iSine10。對於喜歡交響樂的朋友來說,這樣的調音風格實在是再好不過了。但也有一點需要注意,我們一直說,LCDi3的聲場有點像在模仿超厚耳墊耳機營造的聽感,所以瞬態有比較特別的“慢”,同時確實有一種聲音是在耳機裡“轉了兩圈”才出來的感覺,對於中頻聲壓特別大的時候,聽感略顯詭異,有點“脫箱感”很不好的感覺。這主要表現在交響樂的銅管樂器的中頻和中高頻很大聲壓時,其實,這在耳墊很厚的頭戴式耳機上也有類似問題。

對於人聲來說,LCDi3相比iSine10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稍微寬鬆了一點的聲音層次和更好的解析力,以及相對稍微緩慢的瞬態帶來的更軟一點的聽感。這種聽感相比iSine10在一些人聲,尤其是男中音以下區域的聲音時,聽感不見得就優於iSine10,聲音可能會顯得太柔弱了一點。這裡可能需要在聽人聲時,不要選擇太軟的音源搭配。當然,這也不絕對,看個人喜好。

低頻表現:LCDi3低頻改善同樣巨大,聲音檔次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低頻下潛變得寬鬆自然,這種趨勢有點像LCDi3在高頻部分的變化,聲音層次變得豐富了許多,向下的極限和品質都有了較大提升。但同樣不要忘記,它的這些寬鬆和層次,是犧牲了部分瞬態速度而得來的,所以,LCDi3在表現流行音樂、搖滾樂中的低頻時,實在是味道太不對了,這個表現,可以通過Lightning線來改善,也可以通過細節不太好,聲音直白的普通聲卡來中和。不過,這樣的低頻細節、層次和瞬態速度、聲場寬度,甚至深度,卻對交響樂極為合適,恰到好處,或者屬於恰到好處的稍微偏慢的類型。

再談音源差異:LCDi3在Macbook Pro的耳機輸出、HTC Type-C輸出,iBasso DX160這種直白,稍微顯得有些發愣的音源下其實表現的也足夠好,尤其是動態,高頻解析力,聲音層次方面,都體現出高端耳機的水準。不過,在高頻層次和解析力方面,筆記本和Type-C輸出,還是要比高級音源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很愣”的音源,在搭配流行音樂時,低頻可以收緊很多,似乎比較合適。R2R2000、MR1、DX160等,可以讓整個聲音的層次得到真正充分的發揮,表現出足夠寬鬆的聲場和層次,以及很好的極限。

總結

奧帝茲LCDi3整體聲音表現基本符合它的售價定位,確實無法達到LCDi4水平,畢竟振膜不是一個級別的。但相比iSine10的提升還是相當明顯,尤其是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說更是如此,這種大動態,極為豐富的層次,很好的極高頻、低頻的極限,以及從容的瞬態表現確實恰到好處,甚至有點不挑音源聲卡。對於流行樂為主的用戶,確實要考慮它的低頻瞬態太慢的問題。當然,這裡也提醒大家,我們在iSine10、20測評時就談到,它們表現已經完全超出了入耳式耳機的水準,而是頭戴式耳機的聽感,這絕不誇張。多單元、圈鐵等等在LCDi3面前,那就是沒法聽的東西,低頻擁擠扭曲,層次缺失,聲場詭異等。當然,相比一個3-4個單元圈鐵,iSine10的聲音也要比它們厚實飽滿均衡許多。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我們認為LCDi3相比iSine更值得選擇,對於流行樂為主愛好者,是否選擇LCDi3值得仔細考慮,也許一個iSine10、20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