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疾病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希波克拉底曾說過:“我更願去了解患病的人而不是具體的病。”

椎間盤疾病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這說明什麼?說明先賢們早就注重到人文關懷,早就注意到心理狀況對疾病的影響,但科學發展到今天,成果越來越多,對疾病的揭示越來越清楚,但患者就診時,更多的是在面對機器設備,而很難得到醫生整體的關懷,這又是為什麼呢?

椎間盤疾病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現代醫學已經能成功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那些生理、病理機制很清楚的疾病。然而,與疾病相伴的疼痛及其引發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焦慮和疲勞卻很難治癒。不同於器官的實質性病變,疼痛和心理障礙與神經系統的病理、狀態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儘管目前對於疼痛和心理疾病開展了很多研究,我們仍缺乏確切標準去測量,也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疼痛和相關心理問題已經毋庸置疑成為代價高昂的醫療問題,它危及全世界大於15%的人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有導致抑鬱和自殺、失眠、免疫力低下、認知障礙、適應不良等長期危害作用,每年單美國就為此花費超6000億美元。

椎間盤疾病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椎間盤疾病的發生率逐年走高,而椎間盤疾病還可以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進而引發心理障礙。以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例,雖然大部分的患者未經治療或者經過保守治療都能獲得良好的短期療效,但是約20%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其中30%左右的患者會遺留慢性疼痛或者功能障礙。而無論手術與否,總體約1/3的人在經過急性期後長期殘留疼痛、麻木等症狀,而這些殘留症狀卻花費75%以上的總治療費用。究其原因,椎間盤疾病導致的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礙在很大程度上與心理因素相關,並且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循環往復,難以根治。

椎間盤疾病會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正因為如此,作為醫務工作者有必要對該問題保持清醒的認識,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機制,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並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合理的醫療決策。而作為患者呢?您有什麼要說的?我一直在關注,一直在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