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橋鎮:洱海湖畔 鄉愁之根

清晨,灣橋鎮古生村前平靜的湖面被一艘艘沿湖慢慢划行的小船打破,船上穿著橘紅色馬甲的保潔員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雖然洱海水很冷,可是保潔員們還是和往常一樣,打撈著水裡的水草。不遠處,一群群水鳥輕輕地劃過乾淨的水面,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水裡嬉戲打鬧。

中午11點多,古生村保潔員何定前划著洱保5號船,慢慢地靠到岸邊,船上裝滿了老何剛剛打撈出的死亡水草,在中午吃飯前,老何還需要把船上的水草運到岸邊,等待清運車來將水草拉走。

古生村保潔員何定前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在岸上、水邊、海邊到處巡查,如果岸上有白色垃圾我們就把它全部撿了;我們還到海里面把死亡水草撈出來,每天就是早上一船、下午一船,每一船有800公斤左右。”

老何今年60歲了,從2017年5月開始加入洱海保潔員的隊伍,雖然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看著洱海越來越乾淨,越來越美,老何心裡美滋滋的,每天干活都是幹勁十足。

目前,灣橋鎮共有13名像老何一樣的洱海灘地管理員,負責做好轄區6.8公里海岸線的日常保潔工作,除此之外,灣橋鎮還配齊了河道管理員、管水員、路面保潔員等人員,共同開展洱海保潔工作。

古生村村民李躍蘭家蓋在環海路邊的三層樓房已經夷為平地,正在進行生態廊道的建設,雖然心裡捨不得,但是李躍蘭一家還是忍痛拆除了房屋。望著美麗的古生村,李躍蘭堅定地說:“我們原來有三層樓的一棟小洋房,為了支持保護洱海的工作,就答應政府拆除了。損失自己小的利益支持政府的工作,希望以後古生更好,大理更好。”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大理,來到洱海湖畔的古生村,對洱海保護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殷殷囑託,讓大理成為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灣橋鎮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健全環保機制,實施洱海保護網格化管理,強化垃圾清運,紮實推進洱海保護各項工作。目前,全鎮村民洱海保護的意識不斷提高,思想上由 “要我保護’”轉變為“我要保護”,主動保護洱海。

如今,在李德昌的鄉愁小院裡,每天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李德昌已經成為一名“鄉愁”講解員,每天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講解洱海湖畔的鄉愁故事。(記者 朱瀅 吳志)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