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3分鐘的緊急呼叫:T179司機,馬上停車!但為時已晚

遲到3分鐘的緊急呼叫:T179司機,馬上停車!他對著話筒焦急反覆呼喊,但為時已晚

“T179司機,馬上停車!”

3月30日11時40分左右,廣鐵集團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信息員對著無線呼叫話筒焦急反覆地呼喊,希望能將路過的T179次列車緊急喊停。遺憾的是,為時已晚。

3月30日,廣州鐵路集團發佈消息:http://t.cn/A6ZCv2N0 ,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間發生線路塌方,T179次(濟南至廣州)列車運行至該區段時,火車司機發現後立即採取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撞上塌方體,導致機後第一節發電車起火,第二至六節車廂脫線傾覆。事故共造成1死127傷。

廣鐵集團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信息員代恩宇向上遊新聞(微信報料號:shangyounews)記者回憶,如果喊停的指令能夠提前3分鐘到達,就有可能避免事故發生。

事發地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永華村。30日,上游新聞記者瞭解到,至少有1名永華村村民目擊了整個事發經過,並在11時29分首次報警,此後多次撥打報警電話。永興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承認接到了報警,並將警情轉達至轄區的油市中心派出所,但仍舊未能阻止危險發生。

31日凌晨1時許,現場帶班員介紹,側翻的部分車廂被拉走。

“掉道了”

代恩宇是廣鐵集團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的一名信息員。

2020年3月30日11時38分,當T179次列車經過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後,代恩宇稍稍感到輕鬆:“當這趟車經過後,上行下行都沒車了,沒什麼事了。”

代恩宇說,T179次列車當時沒有限速,和正常開行的列車一樣,大約以每小時120碼的速度通過車站。讓代恩宇沒想到的是,T179次列車經過不到一分鐘,他就收到了來自廣州調度所的電話,對方聲音十分急促:“T179次列車,馬上喊停”。

年輕的代恩宇放下電話,隨即通過列車無線調度設備呼叫T179次列車,“T179司機,馬上停車!喊了很多次,沒有迴音。”他隱隱約約感到不妙,過了一會兒,他收到了T179次列車司機答覆:“掉道了。”

代恩宇意識到,出大事了!

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間發生線路塌方,T179次(濟南至廣州)列車運行至該區段時,火車司機發現後立即採取緊急制動措施,列車撞上塌方體,導致機後第一節發電車起火,第二至六節車廂脫線傾覆。

記者獲取的多段現場視頻顯示,列車車頭部位有明火,並升起煙霧,且後面多節車廂脫離軌道,側翻在軌道旁。現場不斷有人傳出呼救聲,還有不少圍觀的村民,以及自發爬到車身一側組織救援的村民。廣州鐵路集團再次通報稱,T179次列車上共有654名旅客和37名鐵路工作人員。截至目前,有4名旅客重傷、118名旅客輕傷;有1名鐵路乘警經現場搶救後不幸殉職,5名鐵路工作人員輕傷。鐵路部門已安排其他旅客轉乘高鐵至目的地。

31日上午9時許,廣州鐵路集團官方微博發佈消息:31日9時01分,經鐵路部門連夜緊張搶修,京廣鐵路郴州段塌方區段上下行線路恢復通車。

31日凌晨1時許,中鐵五局派出的5臺挖機正在現場清理塌方體。

多次報警的村民

事發前並非沒有警示。

李海平是郴州市永興縣永華村的村民,京廣鐵路從該村穿過。事發前的十多分鐘,李海平經過鐵路道口發現,距離道口約300米處出現塌方,並且有土堆覆蓋了鐵軌。

李海平意識到了危險,立即準備掏出手機報警。但他發現手機不在身上,於是往回家跑。李海平向上遊新聞記者出示的手機通話記錄顯示:他第一次撥打110報警電話時間是11時29分,通話時長1分21秒。“主要是說以前的老高亭司車站有滑坡體,將鐵軌埋了。”李海平說。

李海平說,為趕時間,他騎著摩托趕到距塌方體約50米外的天橋上。此時為11時32分,李海平注意到信號燈亮了,意識到列車很快就要開過來,他又兩次撥打110電話報警,但沒有接通。11時34分,他終於再次撥通110電話,這次通話時長為52秒。“我喊他們馬上聯繫車站,停車停電。”

此外,他還聯繫朋友,讓其幫忙聯繫馬田車站,告訴塌方險情。

李海平說,沒過多久(官方公佈事發時間是11時40分),他就聽到火車駛來的鳴笛聲,當時火車還沒出洞。他知道要出事了。火車一出洞,他就爬到天橋上面的鐵網上,將外套脫掉,朝著火車駛來的方向不斷揮舞示警,但火車還是撞上了塌方土堆。

據媒體報道,永興縣油市中心派出所工作人員稱,他們確實有接到村民的報警電話,報警記錄顯示,對方反映的是永華村車站出現泥土塌方。

31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來到衡陽鐵路公安處馬田墟站派出所和永興縣公安局油市中心派出所採訪,希望瞭解他們是否收到報警以及接到警情的具體時間,兩家派出所均表示,有紀律要求,不能接受採訪,建議聯繫他們的上級。

隨後,上游新聞記者來到永興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該中心工作人員承認接到了報警,並將警情轉達至轄區的油市中心派出所,但未介紹具體的轉達時間。

31日上午,廣鐵集團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沒有接到來自公安方面的報警,具體情況湖南省宣傳部門正在調查核實。

針對村民的警情處置,永興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省公安廳已經把詳細的情況要過去了,“時間精確到秒”,這個信息由“濟南—廣州T179次列車傾翻事故聯合指揮部”統一對外發布。

T179次列車駛過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2分鐘後發生側翻。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肖鵬

事故能否避免

代恩宇認為,如果喊停的指令早到3分鐘,一切可能來得及。他提到,地方公安的警情一級一級報告,耽誤的時間太久了。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村民李海平首次報警時間為3月30日11時29分,距離事發時間還有11分鐘,記者無法確定李海平是否為首位報警人。

“要看地方的聯防聯控機制的建設和使用情況,在大城市應該是可以做到的。”一名資深鐵路公安人士認為,T179次列車傾翻事故的發生,應當是有信息的傳遞不暢的因素,信息肯定是可以傳遞的,發生事故的地方是個小地方。

上述人士表示,長沙市公安局的110與鐵路公安是打通的,信息傳遞非常快。

31日晚間,上游新聞記者向廣鐵集團和衡陽鐵路公安處求證,地方公安警情與鐵路部門的警情是否相通。衡陽鐵路公安處表示,此事由廣鐵集團統一發聲。隨後,記者向廣鐵集團致電,對方工作人員稱正在開會。記者發送求證短信後,截至發稿仍未獲回覆。

“這是不可抗力,從技術的角度來講,現在的結果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陳先生是一名擁有20年工作經驗的火車司機,他認為,11分鐘內處理這樣的警情是遠遠不夠的。

陳先生說,村民李海平在距離塌方體約50米處的天橋上揮舞衣服,這對於正常行駛的列車來說,基本沒有意義。他分析,普通快車的速度通常保持在每小時120碼左右,如果採取緊急制動,滑行的距離要七八百米。

“村民發現警情,一般會打110報告地方公安,但地方公安通常會把警情轉到鐵路派出所,這是正常的流程。”陳先生說,地方公安和鐵路派出所不但有轄區劃分,且各有側重,“地方公安就很難懂調度中心等這些專業術語”。

陳先生提到,村民在報警時無法清晰地描述險情位置也會給準確處警帶來時間上的延誤,村民打電話需要時間,民警到現場核實情況也需要時間。

陳先生說,他看了很多T179次列車現場視頻及事發前滑坡體照片。“從圖片來看,塌方的面積有些大,塌方部分除了土堆還有石頭,把鐵軌全部覆蓋了,一旦車頭抬高,就會翻車。”如果是我開,也只能這樣做:發現警情,採取緊急制動措施。

遲到3分鐘的緊急呼叫:T179司機,馬上停車!但為時已晚


遲到3分鐘的緊急呼叫:T179司機,馬上停車!但為時已晚


遲到3分鐘的緊急呼叫:T179司機,馬上停車!但為時已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