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就能看出究竟誰在“裸泳”

巴菲特曾經說過: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到底誰在裸泳。

可能是一次股災,可能是一場意外,也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你永遠猜不透的是,風平浪靜之下的暗流洶湧。

疫情過後,就能看出究竟誰在“裸泳”


<code>前幾日,鄭州市一名男子因為疫情無法還清分期債務,打110舉報自己酒駕的視頻在抖音平臺被送上熱門,視頻中
該男子向民警哭訴,房貸、車貸、信用卡每月要還好幾萬,而疫情期間沒有收入,實在還不上就想去拘留所一個月
,這樣疫情過後可以跟銀行說明情況申請延期還款,聽起來有些滑稽,但是我相信應該有很多人感同身受。/<code>

疫情突來,首當其衝的是一些收入支出吃緊的中小企業,遲遲不開工,高額的成本迅速崩斷掉資金鍊,導致企業破產。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的現狀,其中一項是——如果不開工,企業還能維持多久?數據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僅9.96%的企業能維持 6 個月以上。

疫情過後,就能看出究竟誰在“裸泳”

超過一半的企業的現金流只能維持3個月以內,多麼可怕的數據,也許你會疑惑,挺大一企業為何區區幾個月的現金流都無法週轉?而事實確實如此,在宏觀數據和企業層面,都顯示中國企業現金流日趨緊張,甚至很多企業都在負債運營,一場疫情,讓許多企業的潛在風險完全暴露在了大眾之下。

房地產公司開始發不出工資,五星級酒店開始路邊攤賣早餐。企業運轉如此艱難, 那麼個人會不會好點兒,答案當然是不!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正如文中的那名鄭州男子,在企業停工的同時也中斷了個人收入,在高負債的今天,要壓垮一個人實在是太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所以,疫情剛剛好轉,就出現了返程復工的人們浩浩蕩蕩的大遷徙。


疫情過後,就能看出究竟誰在“裸泳”

他們怕嗎?

每個人都會怕!

那為什麼還要冒著風險返程復工?

因為在家裡沒收入!

因為日子沒法過!

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所有的一切問題,都指向三個字“現金流”。現金流就像氧氣,平時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旦失去,就是滅頂之災。


那麼我們作為個人如何規劃好自己的現金流?

總體來說現金流常分為三種狀態:

當收入>支出:現金流處於健康和理想的狀態,意味著你可支配的結餘資金越來越多。

當收入=支出:現金流處於預警狀態,很有可能因為突發狀況導致現金流中斷,比如失業,比如疾病等。參考我們熟知的月光族。

當收入<支出:現金流處於隨時可能崩潰的狀態,一點經濟上的波瀾,便有可能信用破產,參考我們熟知的卡奴。

當你的收入=支出或收入

1、“開源”,即在工作收入之外,儘可能增加收入的機會,比如兼職或者副業。

2、“節流”,除了生活需求的開支意外,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3、如果投資收入小於借款利息支出,請終止借貸。

4、不要借錢給別人。

5、保持身體健康。

堅持做到以上幾點,讓你的現金流維持在良性循環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