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明朝永樂年間在湖北武當山建立的真武廟,傳聞是按照永樂帝的模樣建造。這個傳聞起源於明朝時代的官方神話,並在民間傳播開來,一直影響至今。那麼自古以來的真武大帝崇拜塑造的模樣真的和永樂帝朱棣畫像一致嗎?本文試圖從多方面進行尋找兩者之間的關係。

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在《武當山的傳說》這本冊子裡面就記載了真武大帝像和永樂帝之間的關係。武當山的八宮、二觀、三十六庵、七十二巖廟都供奉著真武大帝的塑像。塑像高大、圓胖面龐、被髮赤足據說跟永樂大帝奪走建文帝皇位有關。朱棣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貴族心理不滿,於是利用人們信奉道教的心理,想借助真武大帝的神威懲罰篡位的朱棣。朱棣聽到風聲,就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到處建造道觀,並找來朝鮮的工匠姬某塑像師傅,按照朱棣的形象建造。

真武大帝的前身是自遠古就信奉的天神:北宮七宿之神玄武。又因為它的龜蛇的形象被尊為水神。漢朝時代玄武已經開始成為一個民間普遍祭祀的神,到了唐朝尊崇道教地位更高。宋朝時候為了避諱宋玄朗的名字,改為真武。

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在屈原的《楚辭遠遊》中就有“召玄武而奔屬”這段話,玄武既是北方九宮之神,也是水獸。玄武位在北方,是五行中的水位,水為萬物所需,成長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他的三神東之青龍、西之白虎、南之朱雀,都是一個物體。只有玄武是蛇和龜的混合體,因此人們對他的祭祀倍加隆重。

玄武屬於北方,水克火因為祭祀它的目的還有防火的意思在裡面。根據玄武的神話,龜蛇兩物是坎、離兩氣變化而來,坎是水,離是火,玄武就是水火之精的結合體。

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明朝對玄武神的崇拜開始於朱元璋,大興於朱棣。崇拜真武的典制規模遠遠高於宋朝和元朝。那麼為何兩個皇帝對真武大帝如此尊崇呢?從禮部尚書周洪謨的陳述中說道:太祖平定天下,陰佑最多,曾經在南京建造廟宇祭祀。永樂帝起兵靖難,以神顯示,所以在武當山等地建造。

另外的證明可以參考《張三丰傳》中的記載。這些事蹟主要是朱元璋在巢湖水戰中捉元將蠻子海牙顯靈以及朱棣在北京起兵時候顯靈附會而來,主要是增加兩人繼位的合法性。

在《西樵野記》中描繪了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敵人在空中看到黑甲神兵,在清朝張廷玉等人修《明史》,則進行了相關神蹟的刪除。

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那麼真實的永樂皇帝像和真武大帝塑像有沒有關係呢?答案是否定的。真武現身的事蹟其實在宋朝的時候就有。在《稗史彙編》中記載了宋徽宗與國師林靈素之間關於真武大帝現身留下相貌的事。林靈素與靖虛天師奏請真武現身,由宋徽宗當場畫下相貌,然後蔡京取出宋太宗時候張守真請降的畫本進行核對,兩者完全無誤。不過從宋朝崇尚道教的把戲中可以看出,請神一說估計是附會。

湖北武當山的真武大帝神像,它的形象是否取材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在唐宋時代真武大帝就留下了塑像和畫本,明朝的塑像基本上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二次仿造。《明太宗實錄》和故宮傳下來的朱棣的畫像看出,朱棣的形象與真武大帝的形象還是差異很大。明朝塑造真武大帝的神像,是根據官方頒佈的統一神像標準建造,但是兩者差異很大。化身說其實部分官方加工,然後民間附會而已。只是因為永樂帝從北方燕王起兵,奪了帝位因此大肆尊崇北方的玄武之神,最終將真武與永樂帝關聯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