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祕密公文一覽

前言:我朋友當交警,有次說起執勤中事。一輛軍車被人追尾,開車軍官被撞得血流滿臉。他想打開車門攙扶其下來送醫院,軍官卻掏出槍上膛,示意他別靠近,然後左手把公文包緊緊抱在胸前……直到他部隊派人到達現場才鬆開。


有解放軍退役朋友曾說過他出車執行任務:護送機要參謀到某部,文件包放在作戰室桌上,然後退出門口持槍警戒,指定傳達某部首長進作戰室打開文件包,取出文件閱讀,不能作任何記錄與翻拍,閱讀完畢寫下回條與機密文件一起放入文件包,鎖好交還給機要參謀帶回交給發文單位。他們一路上需要子彈上膛警戒,上級交代說,有情況臨機處置,不得猶豫。


……子曰:“君不密則失其臣,臣不密則失其身,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在抗戰中,“軍不密則喪師失地”的例子比比皆是,最令人痛心是第四次長沙會戰,第九戰區司令部軍用密電碼被日軍破譯,導致會戰大敗,喪師失地。還有十一集團密電被日軍破譯,也導致松山攻克過程傷亡慘重。


連絕密等級密電碼都保不住失密,更別說次等密級公文。抗戰期間,中國軍政方面機密情諮,屢屢被日方所偵知。


這與與日軍強悍情報獲取能力有關,也說明中國軍政方面缺乏嚴慎保密系統,相關人員保密意識淡薄。


按照國民政府1932年2月頒佈的《政府機關文件往來與保密辦法》與軍事委員會頒佈的相關保密條例,政府與軍隊的秘密公文一般分三個等級“絕密,機密,秘密”。在軍政秘密中,“絕密”是最重要軍事秘密;“機密”是重要軍事秘密;“秘密”是一般軍事秘密。


根據所閱讀過檔案與資料,公文在實際使用中,每個等級又有具體細分。如“秘密”等級文件,又分“限閱”、“秘”、“密”三個等級。“機密”等級,劃分為“機密”,“極機密”,“最機密”三等。


任何密級公文資料,都有時效性。隨著時間,保密必要性也隨之下降與消失。比如,抗戰時期事關國家存亡最機密軍事作戰文件,在今天也完全失去保密意義。可以說,當年密級程度越高資料,其內容則越真實。軍史研習者,對這類資料重視程度往往是趨之若鶩。


本文試圖將抗戰時期,各密級資料公文各舉實例說明。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秘”字級別,國民參政會第二屆第二次大會紀錄,資料產生1942年9月。資料生成單位為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密”字級別,國民參政會第三屆第一次大會紀錄,資料產生於1943年8月。資料生成單位: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秘密”級別,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紀錄,資料產生於1940年8月。資料生成單位為國民參政會秘書處。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開會式攝影。01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國民參政會第五次大會開會式攝影。02


國民參政會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成立民意最高諮詢機關,於1938年7月在武漢正式成立。國民參政會共有4屆,召開過13次會議,汪精衛、蔣介石先後擔任議長。參政員都是國民政府指派的,最初有200名,後增至290名,大多是國民黨員及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國共產黨有7名代表。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舉行所謂“國民政府”還都儀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權,發表《和平建國十大政綱》。


兩天後的1940年4月1日,國民參政會即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禮堂召開了一屆五次會議,議長蔣介石、副議長張伯苓及參政員138人出席會議,會上最後通過《聲討汪逆兆銘南京偽組織電》。本次大會共開了10天,重慶的各大媒體都對大會的內容進行了報道。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40年1月編印的《徐州會戰國軍作戰經驗》,本資料密級為“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限閱”:本資料原為“機密”等級,限閱是資料失去時效保密需要之後,資料管理部門為管理分類新蓋的印章,標明“限閱”資料,多為軍事圖書。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40年2月編印《武漢會戰期間國軍作戰之經驗教訓》,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國民政府軍委會軍令部,前身原為參謀本部。抗戰初期,蔣介石倡言戰時體制,將中央軍政機關改組為大本營六個部。稱參謀本部為第一部。後又規復舊制,將軍事部門改為軍政、軍令和軍訓三部,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共分三廳和高參、秘書室等。一廳掌管作戰計劃;二廳掌管國內外情報事宜;三廳管總務。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軍事委員會軍訓部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二期同學通訊錄


軍事委員會軍訓部遊擊幹部訓練班第二期同學通訊錄,本通訊錄密級為“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第軍訓部遊擊幹部訓練班本部。


1939年在南嶽衡山,由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開辦的抗日遊擊幹部訓練班一般簡稱“遊幹班”,培養造就了大批抗日民族精英。遊幹班共辦了三期,於1940年3月結束。遊幹班取得很大成績。在國共合作史上和抗日戰爭史上都佔有一定的地位。中共方面,派出葉劍英、李濤、邊章五、吳奚如、薛子正、李崇等參加教學工作。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通訊錄上第一頁,可以看見葉劍英元帥職務擔任副教育長,教育長為八十年代擔任黃埔同學會會長的李默庵將軍。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三十年代的李默庵將軍像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通訊地址註明一八集團軍總部的少將教官李濤、上校教官吳奚如在通訊簿上的名錄。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39年4月10日,葉劍英(前排中)與參加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中共代表團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李濤將軍五十年代像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密級為“機密”的《長沙會議錄補編》。第九戰區於第三次長沙會戰後召開作戰檢討會議上,各部隊主官總結與檢討戰役得失彙集。資料生成單位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36年3月25日,憲兵司令部甲種情報,關於日本對華之情報彙編。本資料密級為“極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憲兵司令部。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第九戰區各軍攻擊隊編組實施計劃


由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參謀第一課於一九三九年四月下發給陸軍第五十八軍的機密文件,密級為“極機密”。內容為九戰區下轄各部隊用予攻擊的精銳部隊編組計劃,全案分四部份,一為人員配置,二為火力配備,三為軍需後勤補給,四為攻擊前位置。資料生成單位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第九戰區各攻擊隊攻擊區域要圖。


閱讀檔案研判是為1939年中國軍隊發動“冬季攻勢”前作戰規劃。


冬季攻勢:1939年底至1940年初,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中國軍隊發動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進攻性戰役,本戰役牽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冬季攻勢歷時三個多月,中國軍隊直接參戰兵力達五十五萬,出擊一千零五十次,與敵作戰一千三百四十次,殲滅日軍X萬多人(其中擊斃日軍中將一名、少將一名、大佐兩名),俘敵四百餘人,擊沉、擊傷敵運輸艦船九艘,繳獲各種火炮十一門,步槍兩千七百多枝。日軍自己也承認:這次作戰“付出的犧牲是過去作戰不曾有過的”。會戰結束後,日軍一連幾個月無力動作,正面戰場歸於平靜。中國軍事當局趁機對全軍進行全面整訓。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陸軍第九集團軍上校以上主管官佐姓名一覽表,本資料密級為“極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第九集團軍司令部。


作戰部隊官佐姓名與具體負責崗位,一般都是機密。近代以來,敵我雙方一般都會給對方的高級軍官建立個人檔案,內涵其籍貫、學歷、履歷、性格、行事特點……,越高級負重大責任軍官,個人檔案越詳細。通過個人檔案,情報人員可以研判預測其行為,對事物反應與處理習慣。在電影《巴頓將軍》中,德軍情報參謀很好地表現了這個工作內容。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本資料密級為“極機密”。內容是軍令部第一廳邀請顧問(資料說明沒註明具體顧問是誰,根據文章內容研判為留下幫助中國,堅不回國幾位德國原顧問團成員)視察前方各部隊所得之意見。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39年《重慶至西寧沿途調查概況》。本資料密級為“極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令部第二廳第三處。


軍令部二廳第三處主管國內情報。處長杜逵以下人員,絕大多數是軍統調用。當然也有非軍統工作人員。第三處情報主要來源,是各地諜報小組和諜報電臺。這本資料由第三處派出人員花了一年時間調查。調查得很細,各種交通情況,物資產出,水文氣候,山體坡度,植物分佈,還有各種軍事行動效果評估。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1943年,由軍令部第一廳第二處調製的全軍各戰區“挺進部隊指揮系統表”(附駐地),文件密級為“極機密”。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一、本表極關機密,系編號發出,領用機關須由主官或領用人員負責密存。

二、舊錶繳還方能領新表。

三、請勿翻印及轉抄,入發現上項情事,領用人員負責。

四、……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連陽標統:軍不密則喪師失地,抗戰時期各等級秘密公文一覽

參謀長會議是由軍事委員會召開的秘密軍事會議,由軍令部負責具體會務,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一共三天。出席人員為各戰區、集團軍級別以上之參謀長。為國防最高級別參謀會議,每次會議負抗戰最高責任者蔣先生全程參加。 會議所內容對過去一年全軍作戰進行總結與檢討,對未來一年戰事進行研判、預備,所有涉及重大戰略實施。


此資料在一九三八年份,標明級別為“最機密”,邊上注有三個雙層紅圈。一九三九年後,紅圈消失,註明為“最機密”,這表明了密級符號已經變換。資料生成單位為軍事委員會軍令部。


本人閱讀過最高密級抗戰檔案文件為“絕密”,內容多涉及敵後。如抗戰時期軍事調查統計局湖南站、江西站指揮系統表,詳細到每個諜報小組成員,還有派往敵後潛伏諜報人員的聯絡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