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鄉情躍紙上——讀李俊輝散文集《農城四月天》

感謝網絡,讓我與曾經的友人陸陸續續聯繫起來,知名青年作家李俊輝先生就是己亥年歲末聯繫到的一位故交。

熱情、向上、開朗的李俊輝,雖然年紀小我,但處事老成的他當年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濃濃鄉情躍紙上——讀李俊輝散文集《農城四月天》

——著名作家楊爭光題寫書名的《農城四月天》

我們相約庚子鼠年春節在咸陽小聚的願望被“新冠肺炎”攪局了,原本要當面送給我的散文集《農城四月天》,也只能讓快遞快遞小哥送達。打開散發著濃郁墨香的書,我很快被濃厚的鄉情所吸引,當年那位滿臉喜感、思維敏銳、年輕記者的印象,一下子又加深了許多。

在《楊凌後花園》一文中有這樣的問答:

“這是楊凌嗎?感覺是進了秦嶺!”

“是楊凌,這就是咱楊凌的後花園。”

作家通過水務局的一次活動,借參與人員的視覺、談論,給了讀者展示出一個“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景色宜人......”耳目一新、環境優美的城市印象​。

政府關閉“五小”企業,取得看的見、摸得著的效果,讓身臨其境者感觸頗深,以致於作家回到自己的小家庭,對親人們不無自豪,迫不及待地喊道“帶你們去一個非常漂亮而又沒有去過的地方——楊凌的後花園!”

20年前與李俊輝的交往,就看得出他是一位非常重情重義的關中漢子。在《哭愈強》一文中,作家得知高中同級不同班的同學韓愈強被確診“肺癌晚期”時,作家“整個身子微微地顫抖”。同為天涯打拼人,同學的遭遇肯定在他內心撞擊出巨大的震動。讀到此處,袁枚《祭妹文》裡的感慨不由得也重重地烙了我一記。俊輝多次去探視愈強同學,在同學群內撰文呼籲,為愈強募捐......該來的誰也擋不住,面對失去同學的痛心時刻,一首《哭愈強》詩中:

這個夏天有點冷/

冰雨時不時打痛我們的神經/

這個夏天有點涼......

痛失同學的苦楚,作家傾自己一腔之情,與眾同學的關愛,定會讓脫離苦難的愈強同學在天之靈得到籍慰。


2015楊凌農科城的馬拉松賽事,作家與自己的愛人比翼雙飛。楊凌本土企業家陳讓民、馬玉建不計kk企業收入,只顧賽事效果的義舉;農業科技報2200份特刊《楊凌時訊-馬拉松特刊》及時互動;農科城賓館酒店員工高姿態地主動配合…成功舉辦二十一屆農高會的楊凌人,又一次圓滿舉辦了馬拉松賽事。

“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在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被髮揚光大、被激情傳承,實力證明高起點的楊凌人,沒有辦不成的事!

俊輝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幸運的他,得到陝西文壇領軍人物的厚愛,著名作家賈平凹、著名作家方英文、著名作家楊爭光先生等不同角度的關愛。

早在2000年7月,賈平凹先生百忙之中擠時間接待李俊輝時,並題字“龍藏流水井 馬站清風橋”,鼓勵他做人要有“龍馬精神”,要有精氣神。

濃濃鄉情躍紙上——讀李俊輝散文集《農城四月天》

——著名作家方英文毛筆做序

方英文先生對於李俊輝更是扶持有加,本書的序就是方先生用毛筆書寫;有一次參加一個活動,俊輝偶因腳傷,方英文先生挽住他的胳膊,扶著他站正合影的瞬間,被文友們深情地解讀為:文壇大家方英文先生“扶”文學新人一把的美談!

俊輝對關中文化的方言領會得極為透徹,“倭也”“塌豁”等詞語的解讀,我們優秀關中文化的組成“口婆”,作家詳盡的記錄、尤其在《難忘鄉村的露天電影》一文裡,讓人讀罷不由得有一種捨不得丟手,再次繼續閱讀的慾望;大美關中的柿樹林、“泡桐樹”“合歡樹”、菊村情緣、關中農村當年的“場房”、玩過的“杏哨”“鏈子槍”、念念不忘的“嗆子菜”“凍凍肉”;與厚道的俊輝每每相處過後都是朋友,如“香港農民”鄧子平先生、楊凌本土“小馬哥”“桃南大姨”“呆老爸”“萌丫頭”等等不同手法人物描寫的篇章;更是引人入勝、樂此不疲反覆誦讀的佳作;時興的網絡用語、經典語彙的運用總是巧妙地貫穿於文中,百看不厭的《農城四月天》——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濃濃鄉情躍紙上——讀李俊輝散文集《農城四月天》

——20多年前李俊輝先生記錄我的文稿截圖

良師益友李俊輝,十多年的不曾謀面,這本散文集《農城四月天》,又一次拉近了我們之間的友誼隔離在這困頓的地方,用心品讀俊輝佳作,不失為一種靜心的學習與享受。

四月份如期來臨,這篇《農城四月天》讀後感,作為對青年作家李俊輝取得成績的敬意,祝福李俊輝先生工作順利、筆耕不輟、佳作頻頻!


——郝景望在關中祝福大家吉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