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4月1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二十四場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佈會,這也是 "一線講述"系列主題的第2場發佈會。來自我市中心醫院和市醫專一附院的一線基層醫務工作者,為大家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主持人:南陽市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辦主任周衛忠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第二十四場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佈會,也是我們舉辦的"一線講述"系列主題的第2場發佈會。隨著我市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廣大參與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正從緊張的戰疫狀態逐步恢復到日常診療救治工作。在這場抗疫戰鬥中,我市廣大醫務工作者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們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根據市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安排,今天我們邀請了來自我市中心醫院和市醫專一附院的基層醫務工作者,他們都是來自一線,參與病人救治與護理工作的白衣戰士,為大家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首先,請允許我逐一介紹一下他們。他們是: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喜勝先生;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中心醫院感染重症監護病房科室主任朱喜增先生;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醫專一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明生先生;

市醫專一附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國強先生;

市醫專一附院隔離病區護士長趙建蘭女士。

下面,首先請朱喜增醫生分享他的抗疫故事。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中心醫院感染重症監護病房科室主任朱喜增

我叫朱喜增,疫情發生後,作為中心醫院感染科主任,我義不容辭地帶領著感染科全體醫護人員投入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

2020年1月22日,一例武漢旅居史發熱患者以疑似新冠肺炎入院。我立即組織值班人員採取專業防護,第一時間完成臨床資料採集等工作,前期我們雖然都已經進行了多次防護演練,但為了打消大家恐懼,發揮表率作用,我親自接診患者並帶領患者完善胸部CT檢查,經過隨後的相關檢查,該患者診斷為南陽市首例新冠肺炎(重型)確診病例。經過14天的中西醫綜合治療及精心護理,該患者成為我市首例重症治癒出院患者,極大鼓舞了醫患鬥志。

2020年1月31日中午,一例新冠肺(重症)確診患者轉診到我院。該患者高齡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轉入後我帶領科室醫生積極救治,聯合中醫專家深入病區查房,予以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患者病情仍不斷加重。2020.02.01 21:00與當班醫生反覆交代患者的注意事項後,我剛回到賓館準備休息,又接到當班醫生電話,該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不穩定,我一邊電話指導醫生調整救治措施,並依據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指導參數調節,一邊迅速往醫院趕。經過各種調但由於患者肺部病變嚴重,持續無創呼吸機已經不能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求。時間就是生命,此時唯一能延長患者生命的辦法就是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帶領著當班醫生開始了中心醫院第一例危重症患者的氣管插管,霧濛濛的護目鏡使工作困難程度明顯升級,最終順利完成插管上機,患者病情逐步穩定,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暫時放了下來,過程可謂十分驚險。

病毒無情人有情,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我院共收治51例確診患者,全市11例危重證中8例及28例重症中的16例在我院治療。

通過個人參加疫情體會到,作為感染科醫生,我們始終保持高度責任心,要勇於面對新發傳染病,對每個病人做到全力救治,精心治療,讓老百姓放心。因為從上班就從事感染科工作,參加過非典甲流禽流感救治,感覺祖國的強大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堅強後盾。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大家好,我是南陽市中心醫院的孫曉林。

2月16號的時候,我到疫情一線的重症病房任護士長,去接替在前線堅守奮戰了二十多天的護理姐妹。當時危重病人多,護理工作繁重。防控形勢也非常嚴峻。作為有20多年護齡,做了10年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的我,去一線責無旁代。

當時的監護病房有幾位患者是上著呼吸機的,其中有2名患者上著膜肺,也就是剛剛我們鄭主任說的高精尖的ECOM,也做著血液透析。患者身上插著各種儀器的管子,連著各種的輸液泵、腸內營養泵的管子。護理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通氣困難,痰液也非常深,需要我們護士拍背、翻身、吸痰,還要做一項特殊的保護肺常用策略的方法,就是俯臥位通氣,讓病人有一個特殊的體位趴下,這是一項技術性工作。我們要上6名護士為患者翻身,還要有2名護士協助放體位墊。1名護士盯著各種儀器參數,和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徵。大家的動作又要協調一致,防止身上各種救命的管道的脫落,並且要一根根的小心的妥善安置固定。從準備到做好,一個回合下來,要半小時以上,大家防護服裡的衣服,頭髮都全都溻溼了。

但是其他的工作還沒有結束,還有其它的病人需要高難度的護理。病人大小便失禁,拉的滿床都是,還有噴出的痰這些基礎性的護理工作也需要我們為患者清洗更換消毒處理。這都是和患者和病毒零距離接觸的工作。常常是下班的時候大家拖著疲乏的身軀出來,脫下防護口罩,帶上外科口罩,深深呼吸著空氣,因為防護服裡實在是空氣稀薄。有的小妹妹眼裡還含著淚水,但是沒有一個叫苦叫累喊怕的。有的該下線了,還要留下來,她們說,我留下來就可以少一個姐妹來接替我。她們就少一份危險。

我也常常帶著深深的感動工作著,有時候我看到她們就彷彿看到了護理工作的未來,也為我是身在其中的一員感到自豪。作為參與者,作為護士長我知道這其中的辛苦。也知道這些護士有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有的還是父母的小寶貝,都是科室的骨幹。每當我看到這些想到這些,我的心就揪成一團,我知道我的責任重大,我必須在努力參與配合救治患者的同時,想盡辦法保護大家,把他們從疫情病房安全的帶出來。

其實能參與到這次新冠肺炎的抗疫工作中,是作為一名護士的榮幸,我們履行了我們的職責,盡了我們的一份力,看到一個個患者痊癒出院,我們得起所了,內心很滿足。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醫專一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明生

我是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明生,在1月21日下午,我在門診接診了一個"發熱,呼吸困難"的病人,看罷病人的肺部CT片子,職業的敏感性和高度的責任感,我高度懷疑是"新冠肺炎",立即上報醫院,組織專家會診,疾控中心採集標本,很快得到確診,立即將患者及密切接觸著隔離,及時控制住傳染源,切斷了病毒傳播途徑,避免了病毒在醫院乃至南陽市的傳播蔓延。

作為一名黨員,疫情就是號令。我作為首診醫生,毫不猶豫帶領兩名醫生,六名護士組成"新冠肺炎救治先鋒隊",立即進入隔離病區,開始了緊張的隔離區工作和生活。

我在隔離病區工作的十五天內,正是新春佳節,每天二十四小時堅守陣地,做好各項工作安排,加強團隊管理,每天認真查房,給病人做各種檢查,組織專家會診,研究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共收治確診病人十例,其中搶救危重症六例,疑似病例二十例。每天查房時,耐心給病人講解病情,心理疏導,消除恐懼心理,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隔離病區,嚴格要求醫護人員,科學防護,嚴格消毒,合理治療與護理,在我們團隊工作期間,沒有出現一個醫護人員感染。圓滿完成任務!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經歷,我的最大感想是,新冠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在疫情期間,每一個醫護人員,甚至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高警惕,決不讓一個"新冠肺炎"病人漏網,漏網一個病人,後果不堪設想!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喜勝

我叫鄭喜勝,是南陽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2020年1月,作為南陽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中心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參加了防疫工作。特別是除夕晚上,在唐河、桐柏、油田總醫院,為多位重症病人進行會診。整個春節,都無暇顧及自己的家人,都是奔波在各家醫院中,為患者進行會診。

2月8日,按照醫院新冠肺炎指揮部統一部署,我作為第二組領隊,帶領ICU的十餘名醫護人員接替朱主任接管了感染重症監護病房,負責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由於危重患者很多都是高齡,還合併有呼吸困難、休克、煩躁、腹瀉、嘔吐等多種併發症。再加上治療時需要戴著朦朧的護目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治療難度很大。

面對這種情況,我對病人進行綜合評估,對普通病人加強篩查,排除可能出現加重的危險因素。對重症病人嚴防死守,防止病情惡化進展。特別是危重的患者要由專人負責,實行精細化管理,充分利用人工膜肺氧合、持續性血液濾過及康復期血漿輸注等新技術進行救治。ECMO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最核心的搶救措施,被稱為重症肺炎的最後救命稻草。一個ECMO病人,需要調動大量的醫生護士、專業的設備、專業的團隊進行管理。對於新冠肺炎,還存在加重傳染的風險,但最終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滿意效果。

印象深刻的是,病房收治的98歲、當時全國年紀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因為合併血管性痴呆,不配合治療,不吃藥,不吃飯,治療難度很大。於是我就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給老人講故事、陪老人說話、哄老人開心,並加強護理,最終老人能非常配合地吃飯,吃藥。同時老人因為高齡,合併心衰、胸腔積液,需要胸腔穿刺引流。但他長年臥床,不能採取正常治療體位,無法配合手術,一旦出現併發症則會非常危險。最終我們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討論,在保留自主呼吸、鎮痛鎮靜的狀態下,準備為老人做超聲引導下引流手術。術中老人一度出現血壓低,心率慢,因為準備充分,經過及時調整方案,手術非常順利,術後老人順利清醒,心功能得到改善,病情穩定,最終順利治癒。

我們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治病,不管有多艱苦,不管有多危險,不管有多少風雨,都應該迎難而上,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是作為醫生的使命。我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醫專一附院隔離病區護士長趙建蘭

我是趙建蘭,南陽醫專一附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第一梯隊護士長,負責隔離病房初期籌建、管理及患者救治工作。

萬事開頭難,疫情初期,防護物資緊缺,護士們為了節約防護物資,為了上班期間不上廁所,堅持每班8小時工作制,至少10個小時左右不進食水,甚至用上成人尿褲。一個班下來,工作衣溼透了,面頰鼻樑耳根壓紅壓疼了,白皙的雙手泡白起皺了。她們中有從小在優越環境中長大的獨生女,有年輕的90後,愛漂亮、愛乾淨,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網絡報道以及不斷攀升的感染數字,甚至醫護人員感染的案例,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大家能夠咬牙克服,唯病毒的威脅時刻不在,對家人的擔憂超過對自己的擔憂。因為隔離病房內我們反覆練習防護裝備的穿脫,每天嚴格落實消毒隔離、規範處理醫療廢物,而家人呢、孩子呢,不敢往家打電話,因為每次打電話都忍不住要流淚,因為面對擔憂除了反覆叮囑外我們無能為力。非常感謝我的護理姐妹們,她們沒有怨言、沒有退縮,關鍵時刻用她們堅毅的品質圓滿完成我們第一梯隊救治護理工作。

我的愛人在外地工作,家中有馬上面臨中考的女兒和不到三歲的兒子,還有身患肺癌的公公,平日了多虧年近七旬的婆婆替我分擔家務。這次疫情突然,愛人還未放假回家,我又一次沒商沒量地把一切家務交給了婆婆,非常感謝她任勞任怨替我分擔。進入隔離病房後每天需要協調的事情實在太多,電話聲此起彼伏,應接不暇。每次家人打來電話我都匆匆掛掉,夜深人靜時才能夠靜下心來撥通家人電話,報個平安。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是我的生日,愛人和閨女給我送來鮮花和蛋糕,當晚上看到家人發給我的微信視頻時,才知道他們還像我在家一樣,做了豐盛的飯菜,唱了生日歌,吃了生日蛋糕,那一刻我淚流滿面,心裡默默許下願望:願疫情早日過去,大家能夠平安回家!

2月7日我們圓滿完成第一梯隊護理工作。面對家人我心懷愧疚,但作為一名20年黨齡的中共黨員,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我經驗、責任和擔當完成了院黨委交給我的任務,我很自豪和驕傲,我也相信也給我的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醫專一附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國強

我是來自南陽醫專一附院重症醫學科的朱國強。疫情發生後,我第一時間向醫院請戰。2月13日,我作為新冠肺炎隔離救治病區負責人,帶領第二梯隊投身一線工作。

進入隔離病區後,我帶領團隊人員及時調整心態,督促團隊同事全面落實個人防護,熟悉各項流程及診療規範,第一時間深入病房,掌握瞭解患者病情和心理狀態,根據病情,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精準施治。

在診療過程中,一位患者因抗病毒藥物副作用,導致噁心嘔吐,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發現病情後,我一直守在病人床旁,及時補液,應用升壓藥物,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直到患者血壓穩定,精神狀態好轉,我才稍鬆一口氣。擔心患者病情反覆,我絲毫不敢大意,始終堅守在一線,直到病情完全穩定。

我分享的第二個事例,患者張某,感染新冠肺炎後,肺部損傷重,出現呼吸衰竭,需要上呼吸機。面對病情變化,我沒有絲毫猶豫和退縮,帶領團隊迅速調整好呼吸機參數,冒著患者氣道打開後大量病毒噴出的風險,快速準確的給患者實施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患者呼吸衰竭得到糾正,病情逐漸平穩,為患者治癒贏得了時機。

在向省級醫院轉運患者過程中,轉運患者前,我都親自把關,評估風險,制定預案,備足物資,最大限度的降低轉運風險,5例重症患者安全轉運至省級醫院,其中2例特殊病人,我親自轉運至省級醫院。

通過參與這次抗疫工作,當我親自把治癒患者送出隔離病區時看到患者感激的笑容,使我覺得風險再大,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主持人:南陽市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辦主任周衛忠

感謝各位發佈人精彩的講述。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朋友就所關注的問題與他們進行現場交流。

南陽日報記者提問:作為第一批進入新冠肺病區工作的負責人,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和困難?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不斷有醫務人員感染報道,如何在工作中消除大家的恐懼心理?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中心醫院感染重症監護病房科室主任朱喜增

問題和困難是肯定有的啊。從接到醫院指揮中心的命令,儘快騰空科室病房作為新冠肺的隔離救治病區開始,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接踵而至。從前期人員的調配、病區功能的劃分到危重患者激增、防護用品的不足等。為了協調解決各種問題,我每天接打電話200餘個。最終通過院領導、醫務科、設備科等職能部門協調,很快由各個科室組成的第一梯隊的支援人員很快到位,經過愛心人士的捐贈和設備科的多方採購,物資缺乏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新冠肺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問題。缺乏家屬陪護,又加上網絡上每天與日俱增的重症及死亡人數的報道,這些患者面臨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打擊,部分患者情緒非常低落。為了儘可能減少防護設備不必要的損耗,我要求每個主管醫生添加患者的微信,便於在查房之外隨時與患者溝通,及時發現與疏導個別患者的心理問題。

前來支援的醫護來自不同的科室,很多是第一次參與傳染病的救治工作, 內心的恐懼是難免的,尤其是不斷報出又醫務人員被感染後。在第一次開會,告知大家做好防護可以避免感染可能,同時分享我在非典甲流工作經驗,病毒沒有什麼可怕。其實他們內心很強大,工作中沒有人給我提出任何要求,他們是勇敢逆行者。工作過程中能感覺到這群80、90後的主力軍心裡開始逐漸焦慮。為了克服他們的焦慮情緒,工作之餘我讓大家儘可能的不談疫情,建立各種不同的微信群,讓大家暢所欲言,互相鼓勵支持,並邀請醫院心理諮詢師入群,為大家排憂解難。醫院和社會志願者也幫助解決每個家庭困難,讓大家安心上班。

南都晨報記者提問:請問兩位護士長,作為女性,又是醫務工作者又是母親,當時是什麼支撐二位到疫情一線的?疫情嚴重時,到處都有醫務人員身處危險當中的報道,你們有沒有害怕?最大的擔心和顧慮是什麼?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說一點都不怕也不可能,我們所在的重症病房,危重患者都上著呼吸機,有兩位患者還上著膜肺也就是ECOM,做血液透析,我們當時參與其中,能親眼看到危重患者的狀況,非常痛苦,真的是在生死邊緣掙扎。很多操作都是創操作,我們的工作人員時時刻刻處在這種危險的環境當中,我也是非常焦慮的。

新冠這個病毒非常厲害,傳染性很強。我們不僅要面對護理患者的那種複雜和困難,還要面對看到患者痛苦身上插滿各種管道那種心理上的衝擊。作為護士長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時,也有一個像媽媽一樣的角色,要做好大家的心理疏導和安撫。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醫務人員的防護,想盡辦法保證安全,打好這場戰役。

說實在話,去一線的時候都沒來得及想,就覺得我應該去。首先當我們穿上這身白衣,身份就是醫務工作者。就相當於穿上軍裝的戰士,只有分工的不同,性別什麼的沒想太多。而且很多時候由於我們工作的特殊性,家庭職能都被弱化了。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做到心無旁騖的工作。有時候想想也很揪心,並不是家人不需要我,而是這個時候患者更需要。當時我去疫情一線,中間婆婆住院我不知道,孩子生日我忘了,家裡擔心想問問情況也顧不上多說。我想問問上初中的孩子學習情況,常常是我忙完了他已經睡了。但我知道不光是我,我周邊同事們類似的事情也非常非常多。因為我們的專業,因為患者的需要。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醫專一附院隔離病區護士長趙建蘭

第一名疑似患者是在我們科收治的,雖然大家有培訓有準備,但當疫情真的來臨時還是很緊張、很擔憂,作為護士長我要給我的護士們做表率,關鍵時刻我不上誰上,要讓他們知道她們不是孤軍奮戰。其次,2009年H1N1和2013年H7N9流感救治經驗讓我知道,疫情來臨後需要協調處理的事情很多很多,護士是我的護士、病人是我科的病人,沒有選擇的餘地,我要做她們堅強的後盾。擔憂肯定的。第一擔憂我的團隊能不能安全撤離,病毒如此肆虐猖狂,作為護士長我怎樣才能保證所有人員不被感染。第二個擔憂是我面臨中考的女兒,上網課能不能自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均陪伴身邊幫助整理資料,而我呢,什麼也幫不上,心裡焦急愧疚。

南陽電臺記者提問:朱國強醫生,聽說您在一線提交了入黨申請書,黨員,在此時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任務。在搶救病人中,您最擔心的是什麼?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醫專一附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國強

在救治新冠肺炎的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作為第二梯隊的負責人,我欣喜的發現團隊中的黨員同志,不需要動員,衝鋒在前,絲毫沒有畏懼,這種精神,深深的觸動這我,這是一個黨員同志日常工作中已經存在的奉獻精神,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進一步得到了體現。這是一種抗疫精神,在工作中我義無反顧的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我要傳承這種精神,以他們為榜樣,並且把這種精神,落實到今後的工作生活當中。所以,參加這次抗疫戰鬥,不僅僅收穫看到患者治癒時的成就感,更是自己修養的一次洗禮!

河南經濟報記者提問:你作為"新冠肺炎"患者的首診醫生,有什麼感想?聽說你家裡過春節時給你送來了很多美食,你跟同事們一起分享了!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市醫專一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明生

1.疫情發生後,我們醫院已經做好了工作安排部署,要求全院職工加強認識,提高警惕。

2.作為呼吸專業醫生,我對新冠肺炎當然也有很高的警惕性,也非常慶幸我首次接觸,沒有誤診。

3.假若漏診一個病人,沒有及時隔離,引起疫情在南陽市的播散,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團隊進入隔離病區時,正值新春佳節,因為不能回家,所以家裡人在年三十下午給我送來了很多美食,我隔著隔離區的窗子,讓他們把東西放在遠處,就趕緊讓他們走了,我看到妻子,兒子淚汪汪的眼神,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後來我就把這些美食跟同事們一起分享,在隔離區過了一個終生難忘的除夕夜!

中國醫藥導報記者提問:中心醫院開展ECMO新技術的情況?在感染ICU病房裡感染的風險高嗎?你們在感染ICU裡害怕被感染嗎?

實錄|白衣執甲,英雄凱旋!防疫發佈會上,這些故事令人淚目

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喜勝

體外膜肺氧合,俗稱"葉克膜"、"人工肺",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中心醫院有二臺ECMO機器,可以開展二例危重病人搶救。

實話說,在感染ICU裡很多操作都是很高風險的操作,像取咽拭子,吸痰、處理排洩物,氣管插管,動靜脈置管等,如果防護不到位,感染風險比在普通病房裡還是高很多。

進入病房,就像進入戰場,一心想著搶救患者,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等到隔離的時候才靜下來想想,我們有幾個戰友,有高血壓,糖尿病,其實很替他們擔心的。

主持人:南陽市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辦主任周衛忠

媒體朋友們,聽了幾位發佈人的生動講述,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內心特別受觸動。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臨危不懼,舍小家為大家,逆風前行,懷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職業精神,晝夜奮戰,全力守護著我們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相信,有了向他們這樣千千萬萬默默無聞的英雄們,我們一定能夠眾志成城、凝聚力量,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再次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記者朋友們。

(文/柏伴雪 高超 整理 圖/關政 楊萌 杜東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