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高创会对话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

硅谷高创会对话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 | 讲座回顾

北京时间3月28日,硅谷高创大学邀请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在西瓜视频进行了硅谷高创会对话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疫情下的滤材和口罩-科普病毒、细菌和PM2.5的过滤主题讲座,引起了热烈反响。

崔屹博士是硅谷高创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材料、能源、环境领域知名专家;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电化学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纳米学报》(Nano Letters)副主任编辑;美国湾区太阳能光伏联盟和美国电池500联盟共同主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Amprius、4C Air及EEnovate高科技技术公司创始人。崔屹博士作为硅谷高创会主席,曾出席硅谷高创会年会并发表演讲。


在疫情之下,崔屹教授作为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以及材料、能源、环境领域知名专家,为听众从专业角度带来了一场关于口罩与滤材的讲座,并回答了大家关心的“什么口罩能过滤病毒”,“口罩是否能用紫外线和酒精进行杀毒反复利用”等问题。

以下,我们节选一部分崔屹教授的演讲内容,想观看讲座全程回放的朋友,欢迎前往硅谷高创大学线上平台,同时还有更多精彩大咖演讲!

空气污染物包括什么?

崔教授:正常空气的组成部分包括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现在的浓度越来越高,达到400ppm,造成了温室效应。空气中组成部分比例的微小变化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烧煤、烧汽油,释放出无数的污染物。分子污染物,比如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甲醛、VOC,这些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较大的颗粒污染物, 比如烧汽油产生的铅、PM2.5、PM10、细菌、病毒、粉尘、花粉等。


其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铅、PM2.5和PM10是美国空气检查部门重点监测的参数。


污染物的颗粒大小是怎样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又是什么?


崔教授:为了理解口罩和滤材,我们要关注颗粒物的大小。

以下是由大到小排列的颗粒物直径:

  • 花粉颗粒:10µm to 100µm
  • 细菌颗粒:直径0.5-2.0 µm(球形);长度1-10µm,截面直径0.25-1.0µm(柱形)
  • 病毒:20nm-400nm*2019-nCov直径约为100nm
  • 分子污染物:<1nm
硅谷高创会对话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 | 讲座回顾

崔教授ppt中的污染物颗粒大小示意图


口罩滤材消毒重复使用效果是怎样的?


口罩的消毒和重复使用是疫情之下普通人和科研人员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崔屹博士给予了非常详尽的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熔喷滤材在经过酒精浸润之后的过滤效果降低至56.33%,经过消毒水处理5分钟之后过滤效果降低至73.11%;而静电棉滤材在经过酒精浸润之后的过滤效果降低至29.24%,经过消毒水处理5分钟之后过滤效果降低至57.33%。


硅谷高创会对话斯坦福终身教授崔屹 | 讲座回顾

崔屹教授ppt中展示的实验结果数据


崔屹教授表示,由实验结果可见,酒精浸润和消毒水处理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两种滤材,熔喷和静电棉,都会造成比较明显的过滤效果降低的影响,因此不建议采用酒精浸润和消毒水处理来反复使用口罩。同时医用环境下的酒精蒸汽会消除口罩中的静电,大大降低过滤效率,使很多口罩不合格。因此也建议国家把酒精蒸汽测试加入到医用口罩标准中。


最后,崔教授还一一回答了这些观众提问:

  • 普通家庭如果要反复使用口罩,该怎样消毒效果最好?
  • 如果一个口罩的过滤效率降低到50%,戴两个口罩能有帮助吗?
  • 今年高分子材料专业在美就业趋势怎么样?是否有建议给毕业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