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才人到女皇 武則天步步驚心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獨一一位真正的女皇,然而她的政治開局並不是一帆風順。若不是緊密算計,步步小心,這個十四歲便進宮的女性大概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從才人到女皇 武則天步步驚心

  武則天出生於一個生意人之家,他的父親早年靠木料交易致富,後來成為了唐高祖的“兵器提供商”。雖然被唐高祖尊為“太原元從元勳”,但武則天的父親並不能為她提供一個顯赫的身世。因為關隴集團在一百多年間一直控制著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權,根據那時的家世觀念,只有關隴集團成員的子弟才算是名門望族,才有資格在朝廷中擔當要職。
  武則天的父親雖然個人才能使他躋身士族之列,但從血統上看卻仍舊屬於不足一提的小戶人家。因此,武家被架空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想攫取包高的權柄更是難於登天。
  鮑元636年,武則天以才人身份入宮,被賜名“媚娘”。作為最初級的內官,她只能照顧唐太宗的生活,卻無法取得任何寵幸。
  這位聰慧早熟的少女便託身於比自己還要小四歲的太子李治,她絞盡腦汁靠近李治並博取他的好感,年青而軟弱的太子很快便傾慕於媚娘。眼看武則天的運氣即將呈現起色,太宗卻在此時病危,他擔憂再度呈現西漢呂雉專權的場面,便把武則天叫到床前,話中透露出想要將其賜死的苗頭。
  沒想到武則天卻極其機警地表示,皇上的身體未必不能康復,所以自己也不敢頓時赴死,倒是願意削髮為尼,用這種方式來答謝皇上的聖恩。


  獲得答應之後,武則天匆忙收拾行裝,準備出家。太子李治雖然不捨卻又無可奈何。
  一直到唐太宗歸天週年忌辰,已成為唐高宗的李治去感業寺敬香,才又在“機緣偶然”之下與心中的媚娘重逢。兩人相見一事被高宗的王皇后知道今後,王皇后便順水推舟,鼓動高宗將武則天接回宮中。其實王皇后內心的真實意圖是利用武媚娘來便制衡那時正得寵的蕭淑妃。
  進宮之初,武則天謙和地侍奉皇后,深得皇后的喜愛。不料,高宗不久之後就開始專寵武則天,將其封為昭儀。同時失寵的皇后和蕭淑妃開始轉而聯手對付武則天。面臨架空打壓,武則天也在苦苦地尋覓著一勞永逸的上位之道。
  由於身世卑賤,武則天處在宮中后妃和朝前士族大臣的夾擊之下,要想靠正常手段上位是險些是不大概的。
  直到公元654年春,武則天生下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她那殘酷的鬥爭靈感一觸即發。那一日也是機緣偶然,王皇后方才探視過女嬰,武則天就接報準備迎接高宗。於是她毫不躊躇地將女兒掐死,再蓋上被子,若無其事地出去迎接皇上駕到。
  斑宗進入內室之後,武則天笑靨如花,毫不忙亂。高宗高興地打開被子,卻只看到女兒的屍體。武則天馬上作出了一百八十度反轉的高難度情緒演出,高聲悲號。李治質問過左右侍女之後,在心中勾勒出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這樣,武則天成功地為王皇后安上了一個永世不得翻身的罪名。

  在關隴集團中,果斷支持王皇后的柳爽已經被迫辭職,剩下一個頑冥不化的太尉長孫無忌,對武則天的封官許願,軟磨硬泡等手段毫不動搖。武則天漸漸明白,自己要想取得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持是不大概的,於是便在身世寒門又不得志的官吏中尋求支持者。
  堡夫不負有心人,書中舍人李義府首先奏請皇上廢王皇后而立武則天。只管關隴集團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苦苦進諫,但唐高宗仍是於公元655年十月將王皇后貶為庶人。同年十一月,武則天被封爵為皇后,她的兒子李弘被立為太子。
  但睿宗被控制在長安城的權威中心之外,不得介入政事。不過,武則天仍舊以為不當,又派人逼死了廢太子李賢,為自己登基稱帝打掃了一切大概的障礙。
  李唐宗室知道武則天有除盡李氏宗族之心,人人自危,不停有人逼上梁山。不過武則天臨危不亂,她先是不失機會地斬除了裴炎、程務挺等人,又調兵遣將,不到兩個月就徹底平息了揚州所發生的徐敬業兵變。
  武則天的所作所為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她嚴厲地訓誡眾臣:“現在你們倔強能倔強得過裴炎嗎?亡命有人亡命得過徐敬業嗎?善戰有人善戰得過程務挺嗎?這三個人可謂才能出眾,威望過人,可到頭來還不是被我誅殺。所以勸說列位不要隨便以身試法,貽笑大方。”果真,從此今後,朝中不再有人敢隨意冒昧。

  鮑元688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暗中派人將一塊鑿有“聖母臨人,永稱帝業”字樣的白石獻給武則天,並謊稱這塊石頭是在洛水偶爾獲得的。武則天十分興奮,選定吉日禮謝上蒼之後便正式加尊號為“聖母神皇”。滿朝文武也從這個時候開始改稱武則天為“陛下”。
  李唐宗室所殘存的勢力十分明顯他們將要面對的滅頂之災,韓王李元嘉、琅邪王李衝、越王李員先後起兵。然而,得益於武則天多年來的文治武功,這一時期唐王朝武力強大,人心平穩,大部分人都不肯意為一家一姓的改弦易轍而疲於奔命。武則天的戎馬一到,李氏諸王的部隊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沒有絲毫的戰鬥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武則天便將李氏諸王的兵變鎮壓下去。  
  平叛成功之後,武則天收緊手腕,決心徹底排除異己。她設置告發箱勉勵告發,假如告發有功就可以破格升官,假如告發失實也不追究責任。如此一來,從各方湧來的告發者甚眾,再加上別出心裁的酷刑和冷血無情的苛吏,武則天掀起了一場可怕的大清洗運動。無數大臣屈死在這場運動中,李唐宗室被殺者更是多達數百人。
  至此,朝中氛圍已是緊張肅殺,無人敢言更無人敢逆。公元690年7月,東魏國寺裡的和尚在撰寫的經書中稱武則天為彌勒佛轉世,應該取代唐朝成為東方的主人。不久侍御史傅遊藝便投其所好,率黎民九百多人在宮門外請求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武則天假意推辭,卻暗中提拔傅遊藝為侍中。

  不久,朝中百官、遠近黎民和道士和尚組隊向武則天再次示威,人數達到六萬之多。武則天只得“順應民意”,於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改唐為周,在洛陽即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一位女皇。
  從才人到女皇,武則天的功過一言難盡。無論是縝密算計的聰明仍是不擇手段的暴虐,無論是鞠躬盡瘁的統治仍是血腥至極的鎮壓,武則天老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也許,身後的一塊無字碑,即是對她今生最得當的歸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