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從青海巴顏喀拉山到山東渤海

黃河蜿蜒東流

一路穿越四川、甘肅、內蒙古等9省

全長5464公里

充分展現出了中國的博大與壯美

而黃河的發源地青海也繼承了這種廣闊

從1650到6860

青海包攬了這海拔5210米間的全部美麗

從盆地到雪山

青海用極致的曠野

揮灑著她胸懷間的波瀾壯闊


1650

高原江南:下川口村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當車子穿越芭蕉和茉莉

徐徐爬上世界的第三極

你會看到遠處臺地上有個白塔

白塔下面“青海第一村”的大字反射著陽光

這就是青海地勢最低之處——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下川口村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畫家在第一村寫生

由於地勢較低

這片土地平坦肥沃,氣候溫和

是青海的“瓜果之鄉”

每逢穀雨,梨花盛開

滿川花香四溢,花樹重疊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允吾梨花”也成為民和八景之一

它也是進入青藏地區的第一站

國家在這裡修建的十一座公路和鐵路大橋

連結了青藏高原的未來


2261

高原明珠:西寧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初到青藏高原

人們的第一站往往都會選擇西寧

不僅因為它是青海省的省會

還因為2000米這個不高不低的海拔

足以讓遊人決定深入高原還是打道回府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俯瞰西寧

其實西寧自古以來就是青藏高原的門戶

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

也是青海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

西寧夏季蚊蟲極少,平均氣溫19℃左右

有“中國夏都”之稱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土族姑娘的手中拿的是青海非遺——盤繡

它遙居西陲卻文化豐富

午飯吃著回族的手抓,晚餐點上漢族的“老八盤”

穿上土族的七彩服飾跳起藏族的鍋莊

令人沉醉於這民族文化的交錯融合之美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左:冬蟲夏草

右:掌葉大黃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這裡還盛產西寧大黃、冬蟲夏草、雪蓮、貝母等

各類名貴藥用植物約680種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讓西寧成為

當之無愧的高原明珠


3000

高原“聚寶盆”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柴達木盆地

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盆地

它位於青海省西北部

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俄博梁的暗夜星河

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封閉環抱

這片看似荒涼的土地卻有著舉世無雙的絕景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鹽湖是柴達木的寶庫

那是天空的鏡子、水上的雅丹、俄博梁的星空

更有產地近千處的石油、天然氣、煤、鐵、

金、鎢、錫、鋰、鉀、鎂等礦產80餘種

無愧於“聚寶盆”之名


4077

天神的眼淚:哈拉湖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冬季哈拉湖

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

深藏在祁連山環抱的腹地

流域面積近4800平方公里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祁連山

知道它的人卻寥寥無幾

哈拉湖也保持住了它的純潔與曠遠

墨藍的湖泊神秘而不可測

彷彿是天神的淚滴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夏季哈拉湖

4000米的高度只剩下了芨芨草、豬毛蒿、

阿爾泰針茅、冰草等高原草甸植物常伴湖邊

卻也成就了它不可複製的寧靜與純粹


5400

亙古冰川:姜根迪如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各拉丹冬雪山一角

在雄奇挺拔的各拉丹冬腳下

是美麗而神秘的姜根迪如冰川

如此之高的海拔使得這裡人跡罕至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這個歷經千萬年形成的古老冰川

高大而溫柔

潔白的冰舌和高聳的冰峰

是如父親一般不可侵犯的威嚴

而它又是長江的發源地之一

像母親一樣哺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而這個人類的“大家長”卻由於氣候變暖

近三十年間後退了600米

這裡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也是人類的警鐘


6860

青海之巔:布喀達坂峰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崑崙山

崑崙山延伸到青海境內後綿延1200公里

形成青海境內最高的山峰——布喀達坂峰

高大的山脈貯藏起數百萬年間積累的冰川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太陽湖畔

融化的雪水匯成無數溪流

在草原上彙集成美麗的太陽湖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藏羚羊

這高大雄渾的冰雪世界

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特種資源庫

溼地和森林、草原和冰川

養育著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雪豹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布喀達坂峰

也滋潤著數億人類

布喀達坂峰將江河湖海和無數生靈攬入懷中

展現出的是青海博大的胸懷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雅魯藏布江墨綠色的辮狀河

穿越青海!從1650到6860

從1650到6860,這其中不僅包含著青海的自然之美,也包含著青海人開墾奮鬥的精神,更展現了人類紮根極地的堅韌毅力,穿越青海,也是路過了整個世界。



聲明:本圖文來源於藏地科普、視訊青海,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