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槽點:導演沒有看完紅樓夢,就憑個人理解發揮自己的“創作”

其實很多人對新《紅樓夢》的感情比較複雜,都是靠著對《紅樓夢》原著的熱愛撐著,才堅持把50多集的電視劇看到最後。

個人對演員沒什麼意見,從未妄言過任何一個演員和原著角色的契合度,也從未評點過任何一位演員的長相。至於服化造型,背景音樂、旁白這些,頂多就是不大喜歡,但也不至於多反感,反正就算導演本人,也沒把這部劇看得多重要,遑論一個普通觀眾,看著不舒服,不看也就罷了。

新紅槽點:導演沒有看完紅樓夢,就憑個人理解發揮自己的“創作”

讓人到底意難平的一點是:導演對《紅樓夢》自以為是的曲解和窄化。這一點真的看一遍心就堵一遍,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李導演親口承認她沒有看完紅樓夢,所以她就帶著她對《紅樓夢》的理解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硬生生把《紅樓夢》拍成了一個三角戀的愛情故事。

所以在新版的鏡頭語言裡,你可以看到黛玉往寶玉臉上吹氣;可以看到共讀西廂記的時候,寶玉看向黛玉的鏡頭,對黛玉胸口和嘴唇的特寫;你可以看到寶玉在黛玉的脖子左右動作幅度很大的聞味道;你可以看到寶黛互動之間無處不在的寶釵,比如鳳姐姐開寶黛吃茶作媳婦兒的玩笑,原著無一字涉及寶釵,新版偏要給寶釵一個似失落似不在意的鏡頭。

原著王夫人對黛玉的感情從來沒有明確交代,現在找出來的例證也都是誅心之行,有道是法不誅心,唯看其行。在原著和舊版中,王夫人在行為上,從未有過喜釵厭黛的舉動,但在新版裡,王夫人對黛玉的不滿簡直要溢出屏幕。

新紅槽點:導演沒有看完紅樓夢,就憑個人理解發揮自己的“創作”

再說到刪減,新舊兩版都有刪減,老版鑑於時代環境所限,第五回沒拍,實在是一大憾事,另外有些情節,老版做了一些改動,比如張道士給寶玉說親以後,寶玉黛玉鬧的那場大別扭,老祖宗的“冤家論”其實不是當著兩個小冤家的面說的,老版為精簡,改成了當著寶黛面說。

而新紅刪減的又是什麼呢?比如小紅在怡紅院受打壓,給鳳姐傳話被鳳姐“挖牆腳”這個故事,她就沒拍。這一節不拍難道是因為客觀條件限制嗎?或許是在李導演的理解下,所有和寶黛釵愛情無關的都是小人物,都用不著拍吧。

而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紅樓夢》之所以成為名著,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寫出了一個感天動地的三角戀愛情故事嗎?“清代生活的百科全書”之譽,是空穴來風徒有虛名嗎?書中數百個人物出神入化的塑造難道是人肉背景嗎?難道光是寶黛釵之間的情感糾葛就能讓紅學家們皓首窮經研究考求數十年嗎?那《紅樓夢》為什麼不叫愛情小說要叫世情小說?

林徽因為新中國建築學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部分人只記得她和金嶽霖梁思成之間的二三事。

張愛玲對現代文學的貢獻在現當代文學史都要佔掉一個章節,一部分人只知道她為胡蘭成低到塵埃裡。

王小波李銀河在各自的領域成就傑出功績等身,一部分人只知道“你好哇李銀河”。

朱生豪為中國翻譯事業鞠躬盡瘁殫精竭慮,一部分人只知道“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紅樓夢》寫盡世情百態和人生百味,內容海納百川囊括萬千,李導演就知道三角戀愛,還要再三強調尊重原著,合著尊重原著就是照著書本讀旁白?如此,那麼多有聲書又當如何?

新紅槽點:導演沒有看完紅樓夢,就憑個人理解發揮自己的“創作”

不少人肯定過10版在對《紅樓夢》的“普及”中所作的貢獻,這一點我不置可否,只是表達一下一個普通讀者的擔憂:拿著這樣窄化和扭曲的理解去普及紅摟,真的不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麼?

最後想呼籲一句:不論支持新版舊版,都不要走極端,不要嘴皮子一碰就給哪個版本哪位演員判死刑,曹公作古已百年,大家都是普通讀者,誰也不比誰權威,所有基於個人閱讀體驗的理解和認知都值得尊重,任何太過絕對化的言論都會被質疑的。哪怕周汝昌這樣的大家,觀點偏激了,也會被人批評“走火入魔”,何況你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