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職所繫 豈因禍福避趨之

天職所繫 豈因禍福避趨之

郭亞兵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張忠德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姚麟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桑嶺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陳秋霞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張挪富

天职所系 岂因祸福避趋之

管向東

掃碼看領隊感言

讓一座城,記住一群人。夜幕下,2484個名字接受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最高禮遇。光影中,人們抬頭仰望,試圖去記住你,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出征時毅然決然的眼神,記住你脫下護目鏡眼角深深淺淺的勒痕,記住你歸來時激動不捨的眼淚,記住天生不是英雄的你,卻為我們逆行而上。

昨晚8時25分,隨著廣州塔亮出最後一個姓名,“你的名字,我們的榮光”活動謝幕,但每個逆行者值得被這座城市銘記。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梁超儀、翁淑賢、任珊珊、何雪華 通訊員李曉姍、王軍飛、宋莉萍、簡文楊、韓文青、彭福祥、粵疾控

第一批醫療隊

領隊 郭亞兵

將名字寫在粵鄂大地上

由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廣州9家高水平醫院133名精英骨幹組成的廣東首批援鄂醫療隊,除夕夜緊急出發,馳援疫情風暴中心——漢口醫院的呼吸六病區。漢口醫院是武漢首批定點醫院,而呼吸六病區則是接管醫院條件最差、病人最多最重的地方。

面對險惡的疫情與混亂的危情,黨員同志們身先士卒奮勇當先,全體隊員知難而上,通過集體智慧、科學施救,戰勝一個個困難,奮戰59天,圓滿完成了救治任務,實現了全體隊員零感染。

看到戰友們的名字閃亮在廣州塔,閃亮在廣州的夜色中,作為首批醫療隊隊長,我為全體隊員戰友們感到驕傲、自豪,他們平凡的名字將寫在粵鄂大地!

團隊戰疫故事

17年前,我們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原第一軍醫大學)有一支隊伍支援過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這次出發前,隊員們紛紛表達了請戰的意願,大家集體寫了一封請戰書向醫院黨委請纓。

當我們抵達時,漢口醫院全部病區已經過臨時改造,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當時,湧進了無數患者,醫院不堪重負,防護物資緊缺,醫護人員疲憊不堪。混亂的秩序讓大家十分震驚。我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管了醫院條件最差、病人最多最重的呼吸六病區。儘管困難重重,病區條件艱苦,很多年輕隊員產生了心理落差,焦慮、失落、幾乎崩潰,但我們是來戰鬥的,不是來添亂的。關鍵時刻,共產黨員衝在前頭,發揮了先鋒作用,臨危不亂,我們迅速重振了士氣,強調了嚴格規範的防護,科學的施救,最終完成了挑戰,以全員無感染結束了戰鬥。

第二批/第二十五批醫療隊

領隊 張忠德

為年輕中醫人感到驕傲

看到一線隊員們的名字高高亮在廣州塔上,特別感動。謝謝廣州對我們的厚愛。回想這兩個多月來,我們中醫團隊的隊員們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特色和優勢,也運用了過硬的現代醫學搶救能力,通過中西醫結合讓救治效果得到最優化,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我看到,這些年輕的中醫人勇於衝上一線,有擔當,有勇氣,專業過硬,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至於我,是一名醫生,也曾是一名非典危重症患者。這裡需要我,我就來了,我可以用親身的經歷來激勵我的患者們,給予他們戰勝病魔的勇氣。如今,我們的戰鬥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最終勝利。部分隊員回撤休整,還有部分繼續堅守陣地。我們保證:不獲全勝,絕不撤離!

團隊戰疫故事

1月27日,廣東省中醫院等廣東三家中醫醫院呼吸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等專科的60名醫護人員和來自北京的40名隊員組成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援助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這是廣東向湖北派出的第一支中醫醫療隊。這支隊伍中,不乏經歷了抗擊非典考驗的中醫老將,也有很多80後90後。至3月11日,廣東團隊負責的病區清空,實現了隊員零感染。

3月2日上午,醫療隊迎來廣東省中醫院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6名中醫專家丁邦晗、李際強、郭建文、孫良生、王進忠、曾靖的馳援。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武漢市雷神山醫院、武漢市漢口醫院、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專家們通過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辨證施治,給患者定製“一人一方”中醫藥治療方案,治療取得顯著成效。

第三批醫療隊

領隊 姚麟

人生經歷增添更美色彩

正月初四,我們忐忑地踏上了征程,懷著可能被感染,甚至不知道會不會犧牲的心情上了飛機。在武漢的54個日夜裡,我們經歷了緊張、害怕,經歷了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帶來的無助,甚至是靈魂的拷問,應該救誰?我們經歷瞭解決問題的開心,哪怕是用78斤的身體拖動100多斤的氧氣瓶,哪怕是將我們自己的營養品分享給患者;我們更經歷了患者康復的喜悅,見證了88歲老爺爺和84歲老奶奶美好的愛情,見證了感人的親情、共同戰鬥的友情。

在平安凱旋的那一天,武漢人民夾道相送,我們看到武漢獲得新生,也看到廣州塔上播放我們的名字,為我們這段人生經歷增添了更美的色彩。我們經歷了,我們成熟了,我們有更大的力量來貢獻社會。

團隊戰疫故事

1月28日,由中山六院等18家醫院147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飛赴武漢。我們來自廣東五個地市,在漢口醫院接管的病區有76張病床,當時光重症患者就超過50位,供氧不足是一大難題。我們迎難而上,78斤重的女護士搬動著100多斤的氧氣瓶。通過改善供氧,患者血氧飽和度大為提高,救治的生還率大大提高。截至3月18日,病區“清零”,累計收治患者189例,其中危重及重症患者佔比高達84.1%,這一成果非常不容易。

我牽頭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房消毒工作指引(第二版)》,做好對隊友的保護以及心理疏導。團隊147人中有58人是黨員,截至3月7日,醫療隊已有83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人數佔可遞交人員的96.5%。

發揮廣醫人戰“疫”精神

專家 桑嶺

這次我代表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被國家抽調前往武漢參與新冠肺炎診治,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同時也是一個光榮的任務。我們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國家公共衛生事件中衝在最前面,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隊”。

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與全國各地的同道一起,打好這場仗,為保衛人民的健康而做出我們醫務人員該盡的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負韶華。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以一名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在這場戰“疫”發揮我們廣醫人的精神。

未來會有更多人挺身而出

專家 管向東

同事們把“登塔”照片發到了我們中山一院重症醫學科微信群裡,大家深受鼓舞。這個活動非常有儀式感,以整座城市作為展示的平臺,用特殊的方式來傳遞、褒獎醫務人員直面疫情、義無反顧的精神。這對醫務人員是一種激勵,對廣大市民也有同樣的作用。當未來再次遇到類似的公共事件時,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挺身而出。

我是2月2日抵達武漢的,現在依然在一線。隨著病人大幅減少,作為國家專家組成員,我從之前執行各醫院巡診和各州縣巡查等任務,改為定點駐守在雷神山醫院。每天上午查房,會診新冠肺炎危重型病人,與ICU的醫生們一同制定治療方案。下午則要在指揮部進行武漢市內當日死亡病例的討論。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我們需要不斷研究,繼續增加對它的認知,更為規範地治療危重型病人,降低病死率。

第四批醫療隊

領隊 陳秋霞

哪裡需要都義無反顧

哪裡需要我們,我們都義無反顧。在湖北省宜昌市奮戰的日子裡,我們這支隊伍與當地同行一起,夜以繼日將疑似病例的樣本存量清零。“當日送樣、當日檢測、當日報告”我們做到了,這是齊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力量。

我們很自豪,我們帶去的防護用品及實驗耗材解了當地的燃眉之急,極大減輕了當地檢測壓力,為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奮鬥了48天,走在宜昌路上、坐在車裡,當地百姓駐足,向我們揮手致敬;廣州街頭、廣州塔上的名字,這些都讓我們深感付出與努力相當值得!儘管心底自認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盡了該盡的責任。

團隊戰疫故事

1月31日晚,6名省疾控中心專家組成應急檢驗隊,抵達湖北省宜昌市,這也是第四批廣東馳援醫療隊。2月1日,宜昌應急檢驗隊隨即參戰,與宜昌疾控一起,實現“當日送樣、當日檢測、當日報告”,僅用了3天就實現“清零樣本存量”的任務,真正實現了關口前移,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贏得時間。截至3月18日,隊伍共完成樣本檢測13200多份。

實驗室檢測是離病毒最近的工作,隊員穿上厚重的隔離防護服,在BSL-2實驗室(負壓)進行操作,長達3-4小時甚至5-6個小時不能喝水和上廁所,是對耐心和體力的極大考驗。

隊員們對檢測結果進行反覆分析和比較,對疑似樣本“寧可錯殺一千,決不可放過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宜昌應急檢驗隊在協助完成清樣本存量和特殊人群篩查任務的基礎上,幫助和指導宜昌疾控開展基因二代測序工作,大大地提高了當地的檢測能力科研水平。

第五批/第八批醫療隊

領隊 張挪富

名字登塔讓隊員備受鼓舞

馳援武漢兩個月,我們被全國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愛心支持所感動。我們的名字登上廣州塔,這讓隊員們備受鼓舞。

在這裡,我們收治的都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責任重、壓力大、工作強度高。但我們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是國家高水平醫療隊,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已進入關鍵時刻,我們一定不麻痺、不鬆勁、慎終如始、團結拼搏,圓滿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團隊戰疫故事

2月1日,廣醫一院7人“先鋒隊”直奔武漢,馳援危重症定點收治醫院之一的武漢協和西院。2月7日,又有一批廣東醫護人員加入我們的“戰隊”中。如今,很多援鄂醫療隊陸續撤回,我們的隊伍仍舊堅守在武漢協和西院ICU抗疫最前線,緊張忙碌的救治工作從未停歇過。

3月27日清晨,協和西院的隔離區病房內,呼吸機輔助通氣純氧治療下的田姨指尖血氧飽和度僅有80%,另一位連續八日俯臥位通氣治療後血氧一度明顯改善的張伯此刻氧合改善的效果也在下降,指尖血氧飽和度最高只有92%。早交班會議上,我和專家們仔細討論了兩位患者的病情,經過一番評估,並徵得家屬的同意,準備為兩人實施ECMO。

最終,花了整整一天,經過醫生們的不懈努力,兩名患者在成功實施ECMO治療後,情況變好。全力奮戰一天的ICU戰士們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然而,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要真正戰勝疾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醫護人員們繼續守護在危重患者的身旁,誓要陪伴他們迎來黎明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