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重男輕女怎麼辦?

憶夢然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要打開你另一扇門。 難聽點 在重男輕女的父母眼裡,榨乾女兒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女兒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為了補貼自己的兒子嗎?不然把你養大幹嘛?還不如生下來就扔了。 覺得兒子才能傳宗接代,沒有兒子是一生的遺憾。很多女生很有共鳴的是媽媽生她們的時候,爺爺奶奶本來很高興,準備好雞湯,準備好鞭炮,要慶祝。得知生的是女兒,把雞湯倒了,把鞭炮扔了,罵一句“怎麼生了個賠錢貨”,氣急敗壞地走掉。重男輕女的父母會覺得這很正常,生女兒沒用,只生了女兒是一輩子的汙點,沒有兒子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女兒把你們當做全世界最親近、最重要的人,你們卻把她當外人。她特別難過的是,這麼努力這麼拼,一直盤算著多賺點錢給父母花,然而父母所規劃的一家人的未來裡,已經沒有女兒了。 讓女兒出錢的時候,說“我們是一家人”,分配利益的時候,說“畢竟你是外人”。 兒子再窩囊也是寶,女兒再能幹也是草 這種家庭裡,兒子往往不斷地索取,女兒往往無盡地付出,卻換不回父母的公平對待。女兒往往更懂事、更體貼父母、更捨得為父母花錢,父母卻更心疼那個沒出息的兒子。 ”父母絲毫不會體諒女兒在外面打拼的辛苦,賺錢的艱難。在父母眼裡,對兒子就是“你弱你有理”,對女兒就是“你弱你活該”,自生自滅去吧。 女兒嫁人的時候,狂要禮金,想賣個好價錢,轉手拿給兒子。 重男輕女會給女兒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嗎? 她們會自卑,因為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愛自己,會讓她們懷疑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一直是多餘的,不配被愛; 她們會缺乏安全感,因為並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會怕不給錢你們就不愛自己了,而且會覺得身後沒有後盾,沒有依靠; 她們會缺愛,容易被渣男騙,一旦一個男人對她們好一點,她們就會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說“從來沒有人對我這麼好”,不能理性地判斷對方的為人; 她們會沒有底氣, 一直要補貼家裡,家庭負擔太重,不敢談戀愛,拖到大齡; 她們會沒有尊嚴,即使嫁了,也因為孃家像個無底洞,永遠填不滿,她們會在婆家面前抬不起頭。 她們會不敢離婚,遇到渣男,遇到家暴,因為沒有孃家撐腰,因為沒有親人依靠。 我建議你們: 1.盡孝,但不要愚孝。不必答應父母無理的要求。 2.自強自立吧。唯有經濟獨立,才能人生獨立。 3.千萬不要覺得你有錯。如果有人因為你的性別而歧視你,即使他們是你的父母,那也是他們的錯。 正因為父母不夠愛你,你才要更愛自己。 你不能選擇你的家庭,但你可以選擇你的人生。


書叔思維


我是愛思考樂分享的藍藍湖,歡迎關注、點贊和留言,期待和你交流更多的育兒知識!

重男輕女是中國千百年的傳統,雖然新中國建立以後,提倡男女平等,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別是獨生子女政策實行後,“生男生女都一樣”被更多的大眾所接受。但是在那麼嚴厲的計劃政策面前,還是有很多人頂風超生,生到兒子為止,為此不惜放棄優越的家庭生活,背井離鄉。這都是傳統觀念在作怪。

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讓你明白,重男輕女是一個頑疾,要根除不是那麼容易。如果你不幸落到了這樣的家庭,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求學階段“乖一些、懂事一些”,讓父親給你提供一個基本教育的條件,然後非常努力的去改變自己的境遇,到社會上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身的價值。

不要試圖在家裡和弟弟爭寵,這樣會得不償失。可以當一個非常關愛弟弟的姐姐,多承擔一些家務,在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讓你成為家裡的臉面。多爭取媽媽和長輩的支持和愛,通常爺爺奶奶會看的淡些,得到他們的愛,也可以彌補在爸爸那裡愛的缺失。總之一句話,努力奮鬥,讓你的爸爸刮目相看。


藍藍湖


重男輕女這個話題,對於我這個家中有弟弟的女兒來說還是有發言權的,我的父母重男輕女雖然沒有那麼明顯,但我還是能感覺得到他們對我和我弟弟的區別。

首先是期望上的差別,記得我高考結束的時候,從選大學到選專業,我父母是沒有給我任何建議的,從前到後都是我一個人解決,但是到我弟弟高考結束填志願的時候,我父母四處打聽,看什麼學校比較好,什麼專業比較有前途。

其次是婚嫁上的差別,這點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女孩結婚陪點嫁妝,男孩結婚需要買房買車。

再次是財產分配上的差異,我父母現在還在搞養殖掙錢,但是對於他們掙的這些錢,基本上是不可能分給我一些的,他們最終肯定是會留一部分自己養老,然後其他的貼補給我弟弟,之前老家有可能要拆遷的事,他們也沒有想到我,你就連我的戶口還掛在老家,他們都不知道,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把我弟媳的戶口給遷回家。

其實對於我父母這種行為,我看的還是挺開的,畢竟他們沒有重男輕女到不給我讀大學,我現在結婚生子,有家庭有工作,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算衣食無憂,有房有車,比起獨生女來說,我確實辛苦一點,畢竟沒有孃家的支持,但是我也知足了。

我時常想,如果我有孃家的貼補,我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努力,答案是未知的,但是我一點都不討厭現在努力的自己,而且這種奮鬥的精神,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有一些潛移默化的作用,等自己老了,回憶起來,你會覺得沒有白白過一生。





喬治麻咪


“父愛如山”這是為人兒女都能感受的,你也明知父親很疼你,卻又偏偏不能讓你原諒。這就使人一頭霧水了,題主僅憑一句“雖然重男輕女,總歸又是疼自己”,很矛盾的一句話,裡面是否有很多未知信息,也讓小編很難回答。



猜測一下你一定是個女孩,不然為什麼說“父親重男輕女”呢。你父親有點老封建,不過這也是受了“兒子傳宗接代”舊傳統封建意識的影響,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對你的愛。



“巾幗不讓鬚眉”,如果你是個女兒,就要拿出“男兒”的勇氣,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使自己變得優秀,能夠撐起一片天,讓你父親刮目相看,為你而自豪。



為人兒女對父母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是父母所給,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我們在心中時時要裝著父母,那怕是父母對我們管教嚴一些,甚至有時候少不了吵罵,但是兒女們要明白,那都是為我們好,那是一種愛的方式。



當兒女們為人父母以後,就會知道養育兒女的艱辛,就會知道父母對兒女嚴勵的初心。就會理解和包容父母,就會抱著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言勸


當沒聽到,沒看到。環境所致,在父母那這代,每家人一定得生個兒子才行,不然就是絕戶,要被人看不起嘮閒話的。爸媽的運氣不好,連生了三個女兒後才得到一個兒子,自然寶貝得不得了,重男親女那是肯定的,習慣了。

可能是被環境影響吧,當老爸當著我們幾姐妹的面說他就是寵兒子疼兒子的時候我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反而覺得他很實誠。

從小到大,老弟都是重點保護對象,家務活都是給他分配最輕,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總是得讓他先選了才輪到我們,小時候大家都在田裡幹活,爸媽總是會讓他先回去休息等等。從小到大我們姐妹都習慣了父母這種重男輕女的行為,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所有人家的男孩子都會受到這樣的優待。

就算我們不開心,不樂意,那又有什麼辦法呢?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深深地植入他們的價值觀,爸媽永遠都不會認為這樣會有什麼不妥,只要不是偏心得太過分,我們就只能裝聾作啞了。

幸好,雖然父母重男輕女,但也對我們幾姐妹不會太差,也是傾盡他們的全力對我們好,只不過對兒子是更上一層樓的好而已。

現在我們都成家生娃,升級做父母了,也深知當爹孃的不易,孩子多了肯定會偏心某一個的,更不要說80年代的中國農村了。儘管爸媽現在還是會偏心他們兒子,甚至打算拿我的彩禮錢給老弟買房,我也認了,畢竟嫁那麼遠,能在他們身邊盡孝的時間很少,就當是我給他們養老錢吧,不過這也是最後的一次了。


集眾幫人氣平臺


自給自足什麼的絕對是首要的。

還有一點想提醒你,別想著去改變他。

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所以加粗。有很多孩子包括我,不管是被重男輕女也好還是什麼。我爸不重男輕女,就是脾氣暴躁。反正就是不被重視,長大以後,我們總想去改變他,或者討好他。總想證明,我沒有那麼糟糕,我很好。所以會拼命對他好,想以此喚醒他的愧疚感。

打住!

這是病。

趕緊好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讓自己愉悅一點。他不會改變的,他不會珍惜的,你只是無法逃離那個熟悉的相處模式。

千萬別自我感動,覺得自己偉大,如果你還以這種自殘的形式想改變他,這真的是自己不勇敢。別抱怨。

你要加油,有時候那種愧疚感不是真的。


西柚味兒的錯題


我是女生,家裡從小寵到大,所以對於其他人重男輕女我感到很不屑。想必你現在年齡也不小了,從小到大,或者說從你弟弟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你一路的心酸,以前太小,除了認別無他法,現在你應該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而你無論表現多麼優秀,都得不到父母多餘的讚揚,甚至還可能被逼著走上扶弟魔的道路。

我覺得針對這個問題,你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工資可以貼補原生家庭,但是有個度。就是三分之一吧差不多了,因為你沒有足夠支配的錢就沒有安全感,多餘的看情況,如果有必要,只能一二不能再而三,你應該明白父母找你要錢的用途。並且你交的錢,足夠用於家裡支出或者就是單純孝敬父母。若是父母有掙錢的能力,還要求你上交大部分,請拒絕。

第二,教會你弟弟做人。小孩子都是單純的,但是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如果就這樣放任不管,小孩子有樣學樣,你就在未來多了添堵的日子,少了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家庭地位就更別談了。

第三,找一個合適的依靠。你需要的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可以放鬆的港灣,人品好的朋友或者男友會讓你更加積極向上。

所以,原生家庭你要做的就是硬氣,圓滑。開始的時候如果你太硬氣,勢必讓你的父母覺得不可理喻,甚至一致排外,讓你更難受,所以一定要選擇在合適的情況讓父母意識到你的重要性,從而改觀。畢竟血濃於水,你也不想跟父母關係搞得太差對吧。

最後,請一定別當扶弟魔!別當扶弟魔!別當扶弟魔!那是害人害己的行為!



紋左


多看書,讓自己變得陽光積極一點,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不要總是把心思放在父母對你的態度上,你自己不要那樣想父母,也許他們並不是重男輕女,只是你自己太敏感了,其實有時候真的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煩惱,我家只有我和我姐兩個孩子,但是 我小時候總覺得我爸媽愛我姐姐多一點,總覺得他們不愛我,總是和他們發脾氣,故意不聽話,經常鬧彆扭。但後來長大了懂事了,才明白自己當初的想法有多可笑。小時候總是半夜發燒生病,每次爸媽都是半夜三更急急忙忙的把我揹著去醫院打點滴,有過很多次,每次他們都很著急,他們也經常想方設法讓我多吃飯,去找各種偏方為我治病。很多事以前不懂,但是長大了才明白父母是真的愛我的。所以你不要心裡有負擔,也不要胡思亂想,不要總是糾結他們愛不愛你。希望你開心。


長沙instyle黃飛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處境。其實我的爸媽也是重男輕女的父母。但是我現在和他們相處非常融洽,給你分享下:

可以分四個層面來幫助你更好地看待這個問題,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一,其實重男輕女有可能是人類的本性。

因為從遠古時代開始,男性能出去狩獵,能夠去用自己的力量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而女人更多的是在家,維持好這個生活。所以說如果沒有男性去狩獵,何談維持。

當然了,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主要不是靠體力,而是靠腦力勞動或者其他的勞動類型來賺取生計,所以男女的差距沒有那麼大。但是本性的東西,人類還需要一些時間去改變,畢竟這是寫在基因裡的事情。

從這一點上,希望你能理解父母。



(其實說實話,說實話,當我想如果我有孩子,如果只有一個,那我也希望是男孩。因為覺得男孩比較聰明,女孩太容易被人騙。或者還有其他我現在還沒有想清楚的原因。)


二,希望你能看到,雖然我們曾經受過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正是這一點才讓我們有了更多努力的力量。

就好像一個人重重地摔倒,才更有力量去爬起來繼續奔跑。

就拿我來說,如果不是父母的重男輕女,我可能不會從一開始就這麼善於思考,這麼細緻地去觀察生活,也不至於去努力做個好學生,讀各種書,去各種地方旅行,做諮詢師,作家,工程師,設計師,實現女性的價值。如果沒有小時候的痛苦,就沒有現在的光芒。


三,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而潛移默化的去影響父母。

比如你在家的時候,即便你不喜歡父母這樣,但是也儘量去剋制情緒,讓他們知道你是一個很明事理的人。現在正好有電影《摔跤吧爸爸》上映。其實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帶著他們去看。雖然他們表面上也許不會說什麼,但是也許從內心就開始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四,希望有一天你,也能無條件地愛自己

什麼是無條件呢?就是即便全世界都拋棄了你,你仍然知道自己的價值,不以別人的主觀喜好為轉移。慢慢地,多照照鏡子,開始打扮,多微笑,開始喜歡自己的身體,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女性的身份,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女性的偉大,這樣即便他們不喜歡你,你也仍然知道你的後半生還會有人來愛你。

希望以上的文字能夠幫到你~ 歡迎關注我哦,我會回答你的提問,輸出更多有用的內容。謝謝閱讀~


繆斯秦


重男輕女是世俗觀念,根源在姓氏傳承、男女價值和嫁娶風俗等問題。

新社會發展至今,“女人頂半邊天”不但得到認可,亦是事實!男女平等,關愛女孩,尊重女性倡導了幾十年,現在你都不好意思提起了,為何還會重男輕女呢?

活著已是不易,健康成長已經很幸運了,成家立業也算完成人生小小目標了,能生育已是完美女人了,生出健康的寶寶也算有福氣的人啦,孩子健康成長你要細心呵護,上個小學還要操心買個學區房呢...為何奢求那麼多?

最荒謬的是,大家都喜歡女孩子,為何嫌棄生女孩呢?其中的自私和劣根性不便討論了...

回到問題__家長重男輕女怎麼辦?經濟獨立是關鍵,過好自己幸福生活,生男生女不是一個人決定的,更不是結婚的附帶條件。一代人管一代人,好好過日子,讓他們去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