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從古至今,閩商踏遍了海內外的各個國家,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閩商,現在的閩商足跡已經踏遍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僑人數達1500多萬。在福建,流傳著這樣一首歌《愛拼才會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首歌正是閩商人創業路上愛拼敢贏的真實寫照。他們在歷史的動盪與塵埃中,始終淡定自若地耕耘著腳下的土地,開創著頭頂的一片天,譜寫了波瀾壯闊的奮鬥篇章!

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據張曉立所著的《晚清首富伍秉鑑》記載,在當時有一首詩流傳民間,“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外洋,五綢八緞廣絲好,銀錢都在十三行。”如果說單憑一首詩還不能就此斷定十三行商人的富庶,那麼1822年廣東十三行街的一場沖天大火則將商人的財富暴露無遺,這場大火將商人們存放在店鋪和家中的洋銀全數融化,銀水流到街邊排水溝中,化作一條“白銀溪流”,一直流淌了幾里地。由此可見,十三行的商人憑藉廣州一口通商的優勢,聚集起了多麼驚人的財富。

  伍秉鑑究竟掌握多少財富,即便是在當時也是市井中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廣州街頭的茶館常能見到有人為此爭得面紅耳赤。通常的說法是,在全盛時期,伍家的財產可以摺合白銀2600萬兩,而當時清朝國庫中也不過只有700萬兩銀子,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伍秉鑑可謂再貼切不過了。

在產業經營方面,伍秉鑑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且其投資活動並不僅限於中國,在他經營怡和行時,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他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貿易發財致富。1834年以前,伍家與英商和美商每年的貿易額都達數百萬銀元。伍秉鑑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週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鑑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學者更稱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鑑去世後,嶺南名士譚瑩撰寫碑文:“庭榜玉詔,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身系興亡之局。”美國人亨特曾寫道:“這位舉世聞名的公行最後的頭人,與拿破崙、威靈頓都生於1769年”。

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伍秉鑑先生(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字成之,號平湖,商名浩官,祖籍福建泉州。清朝中葉的十三行總商、怡和行行主。伍秉鑑先生的怡和行在當時壟斷了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又通過旗昌洋行涉足美國鐵路工業,財富總值約二千六百萬墨西哥銀元。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鑑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伍國瑩開始經營元順行。不久,元順行擠身十三行,伍國瑩被外商稱為“浩官”,“浩官”也就成為伍家的商名。後來,由於遭遇跟粵海關及英商的經濟糾紛,1792年,伍國瑩把生意交給第二子伍秉鈞打理。伍秉鈞把商行名稱改為怡和行。

1801年,伍秉鈞病逝,怡和行就交給了弟弟伍秉鑑。伍秉鑑接手怡和行之後,表現出極佳的商業才華。伍秉鑑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和父親當初的老東家同文行平分秋色。據說伍秉鑑能夠在任何時候算出自己存放在英商行號中的期票利息是多少,兌付時分毫不差。1811年,伍秉鑑的怡和行勢頭已經蓋過同文行,伍秉鑑開始長期擔任十三行公行的總商。同年,他開始擔任英國公司羽紗銷售代理人。在伍秉鑑擔任總商的數十年間,怡和行佔據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最大份額。1830年,怡和行賣出的茶葉是50800箱,佔東印度公司在中國所購全部茶葉的18.6%,價值127萬4000兩白銀。


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1843年9月,伍秉鑑去世,享年75歲。據伍秉鑑先生自己在1834年統計,所有田地、房屋、鋪店、錢莊,以及與英美兩國貿易的商業資本,約值2600萬兩白銀。在清末,這是世界上單個商人擁有的最大一筆財富。所以,西方學者當時就稱他為“天下第一大富翁”。美國學者馬士說,“在當時,伍氏的資產是一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貲財”。在產業經營方面,伍秉鑑先生不僅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使怡和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伍秉鑑被美國稱為商界教父,這一名號不僅僅源於他的財富,而且是因為他對西方的產業認知和商業運作是頂尖的——遠遠超出了其他東方人的想象。

據說當時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與伍秉鑑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鑑7.2萬銀元的債務。然而他又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故也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鑑知道此事後,並沒有為難這個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據拿出來,對波士頓商人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只不過不走運。” 說完,他就把借據撕個粉碎,並向對方表示他們之間的賬目已經結清,對方可以隨時離開廣州回國。伍秉鑑這個驚人的舉動,讓伍秉鑑的豪爽名聲在美國膾炙人口達半個世紀之久。

從此,洋人們都認為伍秉鑑“誠實、親切、細心、慷慨”,是最為值得信賴的商業夥伴。有記載說,1805年,外國一家商號按約運到廣州一批棉花,到了港口後發現是陳貨,行商們都不願接貨,伍秉鑑卻收了下來。看似虧本的伍秉鑑就是憑著這樣的手段與許多頗有實力的洋商建立起了很好的私人友誼,生意也越做越紅火,成就了鉅額財富。

十多年來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等商業名人讓我們對商人的看法稍有改觀,並因此對中國商人有更高期待。但實際情況是,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等人,只是伍秉鑑的後繼者。


硬核福建人!全球史上有記載的唯一中國籍世界首富

馬雲曾說過,企業家拼到最後都是拼做人,伍秉鑑的成功與他的眼光、品行息息相關,只有利益當頭,卻能保持初心、不計較利益得失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能笑到最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