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十年浩劫断送了众多年轻学子渴望求学的道路,直到1977年冬天,高考制度恢复,570多万人得以重拾书本,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命运。直至今日已过去43年,回想起这段岁月,更让人铭记高考的重要性。

"提高一分,超越千人",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众所周知,许多中国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能够金榜题名对于父母来说,是对子女最大的期望。

在高考这场战役里,无数的高三学子也是日以继夜的奋笔疾书,不辞辛劳地努力学习着,只为能通过手中的笔杆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考生们总是分分必争,而语文作文作为高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是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因此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发现。

在2001年就有这样一位考生,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成功从广大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一时名声大振。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蒋昕捷,江苏南京人。也因为他在01年的高考中写下了这篇《赤兔之死》而一举成名,最后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19年过去了,他的现状如何呢?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因三国起源

年幼的蒋昕捷在五岁时偶然读到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自此便爱上了这本名著,读小学的时候,她反复阅读过好几遍,甚至连玩游戏也迷恋上了三国题材,对于三国可谓是到了痴迷的地步。

名著中关于赤兔马的描述让年轻的蒋昕捷一下子便着了迷。大家都知道古有名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最早的时候是由董卓赏给吕布的,关于赤兔马之死众说纷纭。

自吕布被曹操用计除掉之后,赤兔马也被曹操赏赐给了关羽。在此之后,关羽又被吕蒙除掉,赤兔马便流落到了马忠的手中,最后也死在了马忠手上。

根据之后不少的文学资料记载,说赤兔马是为忠义诚信的关羽而死的。因为在关羽死后,赤兔马便没了去处,马忠又并非什么英雄豪杰,因而便含恨而死了。

上初中之后,蒋昕捷开始了各种古典书籍的阅读,诸如《论语》,《庄子》之类,

即便他学习的是理科专业,他也没有停下对于文学作品的热爱,大量的阅读量和对于文学作品独到的理解给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也为他之后的高考作文创作埋下了伏笔。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大胆的尝试

对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免带上一些的夸大的成分,不可尽信。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马的寿命不过短短几十年,征战数年又经历了三任主人,赤兔马也早已经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最后去世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而此说法并不恰当。不过这却给蒋昕捷带来了写作的灵感。

正逢01年高考,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以诚信为题的开放性作文,而在之前的阅读理解中又正好提到了赤兔马,这一下给了蒋昕捷创作的灵感,于是他决定杜撰一篇讲述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并且大胆的使用文言文载体来写,也正是蒋昕捷的这一想法让他一举成名。

蒋昕捷曾说,当初在写文章的时候,他就预测自己一定能得到高分。结果也是如他所料,当阅卷老师们看到这篇"特殊"的作文时,眼前一亮。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尽管在蒋昕捷的文章中还有一些表达不当的部分,甚至有些年份还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但是用文言文体裁写高考作文,如此大胆的举动还真是头一回看到,并且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词藻的使用还都不错,也符合作文题目要求。

当时阅卷老师打算给58分的,可既然都给了58的高分,那何不直接给个满分呢?就这样,蒋昕捷冒险写下的这篇《赤兔之死》一举夺得当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满分。

一时之间,蒋昕捷的名字被全国各地的人所熟知,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敢于创新的小伙子。当时他高考成绩只有527分,远低于他报的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线,但是由于他的满分作文,学校破格录取了他,并就读于自己喜欢的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成名之后

似乎成名之后的一切都非常顺利,大多数的毕业生迫于毕业就失业的压力,而蒋昕捷一毕业就和《中国青年报》签约从事新闻工作。

工作中,他也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围剿地沟油》《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两篇调查报道,可似乎再也无法超越之前的影响,渐渐被大家遗忘。

可是是金子就总会发光,蒋昕捷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便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天猫双十一的发言人。十几年前优秀的蒋昕捷丝毫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成为阿里集团的一名公关总监就说明了一切。

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19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蒋昕捷的一生是成功的,他敢于创造的勇气也给了后来人们做了榜样,对于高考作文别出心裁的尝试无疑是大胆且前卫的。事实证明,蒋昕捷的做法是成功的,在高考这艘前进的大船上脱颖而出,也成功的改变了蒋昕捷的人生。

蒋昕捷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同时也不能忘了知识的积累,如果不是年轻的蒋昕捷因为喜爱三国而有大量的历史积累,他也不可能写出"赤兔之死"这样的文章。

同时也告诫人们,勇于创新和挑战是好的,但也不能一味的想要投机取巧、利用小聪明蒙混过关,还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也希望广大悻悻学子都能在高考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尽管不是人人都是蒋昕捷,但也希望人人都能有蒋昕捷的勇气和运气,在自己的人生里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