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你所擁有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

很多人的回答是:時間、金錢、健康……

答案是:「注意力」


你可能對這個答案有疑問,但請想想其他 3 個選擇:


  • 時間,人人都是一天 24 小時,一年 365 天。不會因為你是達官顯貴而延長一秒,同樣不會因為你窮困潦倒而縮短一分。時間絕對不受我們控制,用或不用,它都都會自顧自的流失,一刻不停。


  • 金錢,如果你沒有繼承,想必絕大多數人也就是小康水平,不會有多少積蓄。


  • 健康,的確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但卻不是人人都擁有。根據《2018 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殘疾人 3566.2 萬,我們大多數人擁有的「健康」,對於他們而言顯得那麼奢侈。


唯有注意力是每個人都擁有,受自己控制,且能有所產出的資源。


那如此寶貴的財富我們是如何使用的呢,精打細算,生怕浪費一丁點嗎?

很遺憾,我們的注意力往往是被「免費收割」。

現在已經進入了「注意力經濟」時代,搶奪用戶的注意力成為了商業的核心指標。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你想想每天的生活是不是這樣的:

從早晨睜眼,第一個看的東西一定是手機。打開微信,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一大堆「小紅點」。很多人甚至患上了「小紅點綜合症」。

具體症狀表現為:只要看到小紅點,哪怕已經看到了內容,甚至明知是一條垃圾推送,還忍不住要去點擊,很多人都逃不過這個魔咒。

當你看完一條資訊,後面會有各種「猜你喜歡」「大家都在看」,於是你就一條條看下去,等感覺眼睛有些乾澀,看看時間。天吶,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如果長時間不登錄某些APP,它還會突然會給你發個通知,告訴你現在又有什麼新鮮事兒。你有幾張優惠券待領取,還有幾張即將過期。


所有的軟件無一不是在極盡所能的爭奪你的注意力。

原因在於:用戶的注意力流向哪裡,財富就流向哪裡。

在種種大坑中,有 3 個尤為可怕。99% 的人都深陷其中,卻毫無察覺。


01 莫名其妙的湊熱鬧

你一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

大街上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有幾個人圍觀,過不了幾分鐘,就會發展成幾十個上百人的圍觀隊伍,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用想,這種圍觀,基本沒什麼好事兒。要不是打架鬥毆,要不是車禍現場,或者是有人暈厥……

總之,十之八九是壞事。而且,往往圍觀者還幫不上什麼忙。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大學時候,有幾個同學還真的實驗過人們這種「湊熱鬧」心態。

中午下課,他們七八個人站在教學樓前廣場上圍成一圈,裝模作樣的對著中間的空地指指點點。

沒幾分鐘,就吸引到了第一批圍觀者,一個個踮起腳尖,探著頭,都想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更有甚者,拼盡全力擠開人群也要鑽進來瞧瞧。

當這場鬧劇結束時,已經有四五十人的隊伍在圍觀,而且仍有壯大的趨勢。


當然,現在圍觀的主戰場已經由街上轉移到了網上:

我們可以擺好姿態,吹著小風扇,翹著二郎腿,磕著瓜子,泡著清茶,舒舒服服的圍觀。江湖人稱「吃瓜群眾」。


  • 哇,有明星求婚了,好幸福。


  • 哇,又有一個出軌被發現,人渣。


  • 天吶,他怎麼能吸毒呢?唉,人一有錢就變壞……


這個群體極其龐大,有多大呢?

兩個明星公佈戀情,竟一度導致微博服務器宕機。不過,這也不能怪微博,畢竟,猛然間承受 8 億的訪問量,出點兒狀況也正常。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看熱鬧的人常常因為觀點不一致吵了起來,而且吵得不可開交,口誅筆伐。

其精彩程度有時候會超過熱點本身,引來更多人圍觀。

我們追著一個個熱點。點贊、轉發、評論一條龍,成功的變成了平臺的流量。

將自己寶貴的注意力無償貢獻給平臺,這是平臺最樂意看到的。

因為:流量=金錢。


02 心急火燎的隨大流


每出現一個新浪潮,總會有一大批人撲上去。

這些人都堅信:自己是風口上的那隻豬,一定可以飛起來。

但卻忽略了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哪怕是無意中準備好的。


每一個潮出現都會有一批牛人。公眾號、短視頻、直播的興起都讓我們見識了那些弄潮兒的威力:


曾經的情感大號咪蒙,一篇文章漲粉 20 萬,一年漲粉 600 萬,頭條廣告報價 65 萬,助理月薪 5 萬。

我們所熟知的 papi 醬,大家都知道她粉絲 3000 萬,短視頻分分鐘播放量過百萬,獲得了羅振宇 1200 的投資,現在又出任百度的「首席內容官」。

前段時間刷爆網絡的「李佳琦」,我們只看到他 15 分鐘賣掉 15000支口紅,5 個半小時斬獲 353 萬營業額。


比起這些風光,我們更應該知道這些:


咪蒙曾是山東大學文學碩士;讀書時主攻魏晉南北朝文學;曾在南方都市報做了 12 年編輯;開設公眾號之前微博已經有 107 萬粉絲。

papi 醬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碩士,正經的科班出身。

李佳琪爆紅之前,幹了 3 年的化妝品導購,他用三年時間成為了最專業的那一個。又做了兩年的直播,才真正迎來了爆發。


所有去處,皆有來路。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10000 個人心急火燎的湧入這條洪流,我們往往只看到了成功的那 1 個,卻忽略了變成炮灰的另外 9999 個。

這就是當今互聯網的問題,將聚光燈都投向成功者。無限放大極少數人的「豐功偉績」,卻忽略了絕大多數的失敗者。


傳播學上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看到的內容,不過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不要盯著那些牛人的風光,要看看是什麼成就了 ta 們。

在你湧入這個浪潮之前,先想想自己有什麼實力,可以成為勝出的那一個。


03 操碎了別人的心


過年回家,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最恐懼的事情之一。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因為你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追問:

找對象了嗎?這麼大了,怎麼還不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啊?要不要給你介紹一個?誰誰誰家有個孩子不錯……

這個時候,只能臉上樂呵呵的回應著。心裡卻早就開始嘀咕:

我找不找對象,結不結婚關你什麼事啊?怎麼那麼喜歡操別人的心!!!


這些人往往自己的生活還一塌糊塗,卻操碎了別人的心。積極的給別人出謀劃策時,卻忘了自己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為別人操碎了心」這件事情上,不只是中老年的專利。你想想周圍是不是有很多人喜歡關注別人的感情問題?

人家小情侶鬧矛盾,雙方都還沒說什麼,這些朋友卻義憤填膺,恨不得手撕「渣男」。

但注意力如此稀缺。過多的關注了別人,必然會忽略自己。

別人的事情,無論多大,都只是談資;無論多小,都需要人家自己決定。只有你自己的生活,才是核心。


04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


讀到這兒是不是發現自己在坑裡啊?

沒關係,接下來就聊聊如何從這些深坑中跳出來。


1、 屏蔽信息源,遠離「熱鬧」

現在人們一般不會在街上湊熱鬧了,我們就重點談談「網上湊熱鬧」。

人本能喜歡湊熱鬧。一方面是獵奇心理,另一方面是怕錯過什麼信息,導致與社會脫節。其實大可不必擔憂,那些重要的事件一年也沒有幾件。即使你主動去看,也一定會知道。

餘秋雨曾在一篇文章裡談到他曾經因為考察,離開中國一年。期間沒有看過任何新聞,在回來的時候,和鳳凰衛視創始人劉長樂在一輛車上。於是就想了解一下過去一年中國發生了哪些事情,本來他準備聽個一天一夜,因為那可是一年的新聞啊。

結果,半個小時劉長樂就講完了。餘秋雨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只有這麼點東西?

劉長樂答道:真正的大事就這幾件,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我們每天接收的絕大多數信息都沒那麼重要。即使屏蔽了,也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反而可以降低焦慮,提高幸福感。

現代醫學研究顯示:每天使用手機會造成慢性壓力。

而當人體處於慢性壓力下,負責專注、決策、思考和交流的「前額葉區」會萎縮;負責控制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壓力控制的「海馬體」會發生退化……

說白了就是,長時間玩兒手機,人會變笨,變傻,變得反應遲鈍,健忘,情緒麻木。


那具體怎麼做才能儘量避免自己陷入「莫名其妙的湊熱鬧」這個大坑呢?

下面幾個方法供你參考:


  • 關掉一切不必要的推送,可以去「通知」裡設置權限。


  • 專心學習工作時,將手機放在夠不著的地方,增加玩手機的阻力。


  • 在打開一個可能讓你「沉浸」的軟件之前,給自己設定一個倒計時。


這些方法可能會讓你覺得痛苦,違背了我們喜歡湊熱鬧的「本能」。但那能讓我們強大的東西往往都「反本能」。


2、 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避免「裸泳」

當潮流出現時,前期都會有很大的泡沫。你首先要做的不是一頭扎進去,而是要想想:這波大潮是屬於你的嗎?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每一波浪潮中的那些弄潮兒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新媒體行業,剛開始的時候亂象叢生,各種辣眼睛的文章被炮製出來,通過一驚一乍的標題收穫了流量。但能活到現在還活的不錯的,一定是可以長期提供優質內容,可以滿足其受眾的需求。


你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首先應該問問自己能給讀者提供什麼價值?

是提供最新的資訊;還是輸出某個領域的乾貨;又或是提供情感慰藉……

總之,你的內容一定要對得起讀者花費的時間。


湧入大潮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長久立足。

否則,當潮水褪去,你就會發現自己在裸泳。

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核心競爭力,那就不要急著隨大流。你要做的是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別擔心這波潮流會過去。

潮水一波接著一波,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能力成為「弄潮兒」。


3、 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先說明一下,這可不是讓你「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適當的關心和交際還是需要的,只是要把握一個「度」。

總的來說就是不要操「閒心」。

有兩個衡量標準:


第一,和你沒關係的事情,不要操心。

在你為一件事,一個人操心之前先問問自己:

和我有關係嗎?

相信我,絕大多數時候,你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半毛錢關係。


第二,你無力改變的事情,不要操心。

即使和你有關係,操心之前同樣問問自己:我有能力改變嗎?

如果答案是沒有:那就該幹嘛幹嘛去。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當你用這兩個方法篩選過之後,就沒多少人和事值得你去操心了。省下來的注意力幹什麼呢?

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的成長操操心。

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增加自己的專業性和見識,這才是應該投入注意力的地方。


05 結尾


想要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重新奪回注意力,註定會會艱難。

因為不管是湊熱鬧、隨大流,還是喜歡操閒心,都是本能。而你要做的事情卻是「反本能」的。

但難走的路和正確的路往往是同一條路。

在這條佈滿荊棘的路上人註定不會很多,你只能踽踽獨行。

不過賈平凹曾說過一句話: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才有芸芸眾生。

希望你成為那個強者,有勇氣跳出這些大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感謝你的時間~


三個方法奪回寶貴的注意力,讓你事半功倍!

這次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你還在為記憶力差而擔憂,還在為記憶知識太慢而煩惱,我很樂意幫助你運用科學的方法提升記憶力,老師會送你一套我錄製的記憶法精品課程和訓練軟件,私信我回復:學習資料,即可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